不同接种比例对产细菌素与不产细菌素绿色魏斯菌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研究

摘要:本实验选取一株产细菌素绿色魏斯菌和一株不产细菌素的绿色魏斯菌,分别分析其与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接种比例的共存体系中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接种比例对共存体系中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存体系下,产细菌素绿色魏斯菌对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产细菌素绿色魏斯菌对单增生长没有影响。同时,两种细菌的接种比例对绿色魏斯菌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没有影响。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材料与方法3
1.1实验材料与试剂 4
1.1.1实验菌株 4
1.1.2主要试剂4
1.2主要仪器4
1.3实验方法4
1.3.1菌株准备5
1.3.2菌株培养5
1.3.3靶细胞计数方法5
2 结果与分析5
2.1 单独培养生长状况5
2.2 混合培养生长状况6
2.2.1 单增与绿色魏斯菌比例为5:37
2.2.2 单增与绿色魏斯菌比例为3:57
2.2.3 单增与绿色魏斯菌比例为3:37
3.讨论8
4.致谢9
5.参考文献9
不同接种比例对产细菌素与不产细菌素绿色魏斯菌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研究
引言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属于李斯特菌属,是一种嗜冷微生物,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生长环境是需氧和兼性厌氧,可以在低温和低pH条件下生长和存活。它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20世纪90年代WHO 将其列为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它是一种能够导致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可存在于多种食品中[1],20世纪80年代后,李斯特菌性食物中毒现象在欧美国家呈上升趋势,该菌除了可污染牛奶、肉制品等动物性食品外,尚可存在于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中,而且该菌可以在高盐、低温、酸性等较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感染人类后可以导致胃肠炎、败血症、脑膜炎、流产,对于孕妇、婴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肿瘤、AIDS等疾病的更容易引起感染。欧洲和美国曾经多次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生由于感染单增李斯特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率达30%以上[2]。魏斯菌属细菌属乳酸菌群,是不形成芽孢、无动力的革兰阳性球菌或球杆菌,呈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35]。 乳酸菌细菌素是某些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相对于抗生素来说,乳酸菌具有无毒、无残留、无耐药性、耐热性,可抑制多种病原菌及食品腐败菌等特点,是被认为最有可能代替抗生素的天然产物,因此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工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6] 。
乳酸菌与单增李斯特菌之间的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乳酸菌代谢产生的细菌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能力的影响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其生长能力的影响,可以通过从数量的角度,通过混合培养乳酸菌和单增李斯特菌,使用靶细胞计数方法得到单增李斯特菌和魏斯菌各自的生长曲线,然后从时间的角度观察乳酸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数量上的变化进而得到乳酸菌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抑制。目前,这一类的研究是一个热点,许多学者都探究了通过数量角度不同的乳酸菌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高羽荣等人[7],将一株清酒乳杆菌C2、乳酸菌素sakacin C2和单增李斯特菌分别混合,以及三者混合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素Sakacin C2可以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数量但是抑制效果比较有限,但是当清酒乳杆菌C2和sakacin C2联合与单增李斯特菌混合培养后,单增李斯特菌在30天内由原来的104CFU/ml被抑制到0水平。Saraoui[8]等人发现,Lactococcus piscium CNCM I4031在26℃的仿制虾基质上,24h内降低34 Log CFU/g单增李斯特菌。Vermeiren[9]等人研究表明,一株产细菌素的清酒乳杆菌10A在熟火腿上能够在27天内控制3株混合的单增李斯特菌的数量在小于1 Log CFU/g,但是一株不产细菌素的清酒乳杆菌148却没有任何抑菌效果。
使用乳酸菌以及其代谢产物来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正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抗生素使用带来的菌株耐药性,化学添加剂引起的消费者对食品新鲜和安全的要求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乳酸菌和它产生的代谢产物因其天然高效的特点,更容易受到研究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研究乳酸菌在数量上对致病菌的抑制,是研究两者交互作用的表观第一步,大部分的研究偏向于应用,因而它们更侧重于筛选抑制单增能力强的菌株,并且测试其益生菌性能。而本实验更侧重于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探索具有不同性质的乳酸菌与单增李斯特菌交互的作用,同时关注了益生菌和普通菌,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探寻,并且为建立两者的竞争生长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本实验采用产细菌素乳酸菌和不产细菌素乳酸菌分别与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接种比例下混合培养,了解两种细菌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不同接种比例对共培养下细菌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 1. 1 实验菌株
实验用单增李斯特菌(代号19)和绿色魏斯菌(代号43、76)均来源于国家肉品中心的分离菌株。
1.1. 2 主要试剂
MRS Agar培养基
Oxoid, 英国
脑心浸提液BHI 液体培养基
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培养基PALCAM
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添加剂P104
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LB肉汤
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MRS Broth
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MRS培养基
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2 主要仪器
easySpiral? Pro螺旋接种仪
法国Interscience公司
Scan1200全自动菌落计数仪
法国Interscience公司
TG16台式高速离心机
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HVE50自动高压灭菌锅
日本Hirayama公司
PRACTUM6121CN电子天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kxygc/3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