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同城配送车货匹配方法研究(附件)
目 录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研究意义 5
1.4研究方法 5
1.5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5
2相关理论与方法 6
2.1“互联网+”背景下的同城配送 6
2.2双边匹配理论 8
2.3数学建模理论 9
3“互联网+”背景下同城配送问题描述 10
3.1 “互联网+”背景下同城配送车货匹配的流程 10
3.2同城配送车货匹配的目标 11
3.3同城配送车货匹配原则 11
3.4同城配送问题的数学描述 12
4同城配送车货匹配数学建模 13
4.1一对一匹配模型描述 13
4.2一对一匹配模型模型假设 13
4.3同城配送车货匹配指标 14
4.3.1车辆属性 14
4.3.2货源属性 16
4.3.3货主偏好和车主偏好 16
4.4货源与车源筛选 18
4.5车源和货源属性的匹配 19
4.6一对一供需匹配模型构建 21
4.7模型求解 21
6研究结论与反思 30
6.1研究结论 30
6.2反思与不足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领域,发展的如火如荼,势头很猛。随着移动终端普及率不断上升,人人几乎都拥有智能终端设备,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状态,它依靠自身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联合,而"互联网+物流"的新的组合形式可以让物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重新焕发活力。而物流行业的兴起离不开同城配送的发展,我国的同城配送市场潜力极大。
/
图1.1 20102017年全国同城配送物流总额
同城配送,它指的是城市内部的配送,又被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最后一公里物流”,它追求的是配送效率的最大化,配送速度的最快化,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完成同城配送车货匹配。在“互联网+”背景下,车货匹配平台在整个配送过程中可以满足货运双方的物流需求,节省供需双方的时间与成本,整合物流资源等作用。随着我国的公路运输的发展壮大,资金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加入,车货匹配平台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我国目前的车货匹配平台在前期会大量投入资金吸引消费者进行注册,但是由于平台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客户反馈并不好。当前我国车货匹配平台存在效率低下,返程空驶诸多问题。所以如何基于“互联网+”时代对同城配送车货匹配优化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减少了在同城配送中出现的配送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
近年来,由于物流业快速发展,同城配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同城配送因为受小批量、多频次以及配送设备等特点的影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同城配送车货匹配平台的设计存在许多缺陷: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信息化低下该因素不仅对同城配送企业发展产生影响,而且限制了同城配送企业的良性发展。现如今市场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定制服务,新的要求催生了新的行业,同城配送物流企业在客户个性化需求面前必须要做到交货准时不拖延,及时反应不延迟,响应敏捷不迟钝。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同城配送企业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更谈不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原因就是这些同城配送的企业在调度、运输,仓储等应用系统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虽然这些年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国的同城配送车货匹配平台发展水平与同期国外同城配送相比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分散的经营模式,不合理的物流园区布局,信息化程度不高和较低的物流配送效率。虽然我国同城配送车货匹配平台在同城配送业务中开始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但是从总体而言,我国同城配送车货匹配信息化使用率过低。虽然当前我国同城配送企业的配送效率已经开始有了提高,但这些配送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意识。这会导致出现"牛鞭效应"现象,即供应链下端出现的哪怕极小的不稳定,都会造成上游供应链的波动。其原因就在于上下游企业没有做到信息互通有无,引发了极大的市场风险。
除了存在信息化低下问题,我国同城配送这个领域的物流配送的效率很低,十几年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第一方,第二方运输。以淮安为例,成百上千的大小企业,其原材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除了有自用专线,使用铁路整车运输的方式外,其他就是使用企业自备的载重汽车,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返程空驶现象严重,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恶化。
基于我国同城配送车源与货源没有实现有效匹配,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入手,建立同城配送车货匹配模型,从而解决车源与货源匹配的问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互联网+”背景下同城配送车货匹配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Ghoumrassi 和Tigu 从供应链的角度对配送平台进行框架建模,运用数据建模等方法,强调要建立车货匹配信息平台,这样有助于整合物流资源[1]。Chen 和Lin 早在2005年就提出要加强同城配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指出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2]。Rui 等人认为同城配送车货匹配需要车源与货源两方的合作[3]。Liu 和Chen 认为同城配送与传统配送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要满足市场需要,还需要考虑顾客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差异化配送服务[4]。 Noroozi 等人总结出配送公司不应该追求配送人员以及配送车辆的多少,应该重视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作用[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