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目录
引 言 4
一、大丰物流的现状 4
(一)区位优势遭遇尴尬,区域物流市场尚未形成 4
(二)交通、信息等物流基础平台面临重重发展制约 5
(三) 物流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物流运作成本高 6
二、发挥港口优势,采取相应对策 6
(一)拓展物流市场从发展农产品着手 6
(二)加强港口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7
(三)创建一体化的物流联盟,扩大物流企业规模 7
(四)加大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引言
大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受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辐射,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它与中国国际大都市上海和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相邻,铁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京禄口机场和盐城机场近在两侧。
大丰一直有“金大丰”的美誉。2011年大丰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1个,其中来自于上海和苏南地区的有40%,大丰巧借了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东风,以更深更广的“城市合作”,拉动区域经济“一起跑”。备有青岛港、连云港,南有上海港 ,强邻环伺下,大丰港从无到有,码头吞吐量、吞吐能力分别是2年前的5倍、7.5倍,而这成功“突围”的关键是在于大丰人对港口的新定位。大丰人民清晰的看到,2年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规划里18次提到大丰,这就意味着建设大丰港的意义已经不是一座港口,而是拉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这就为大丰未来的发展继续了无限潜力。
无论是从文化上、工业发展上、还是港口的经济发展优势这几方面来看,无疑都意味着大丰的经济在迅速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物流的发展,所以发展大丰物流势在必行,必须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断壮大完善物流体系,发挥更多的沿海优势,打造完美的港口物流。
一、大丰物流的现状
(一)区位优势遭遇尴尬,区域物流市场尚未形成
大丰尽管有好的沿海优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虽有“上海后花园”的美誉,但与上海在地理上的接近造成了物流业发展的尴尬。在基础建设方面远没有上海发达。从物流市场运营来看:在国际集装箱市场上,上海、宁波港的存在使上游集装箱仅有20%在宁中转。在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竞争中,大丰应反思尽快找准发展物流的突破口和立足点。
大丰区域物流市场还未真正形成。城市里各个地方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行政分割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和一体化程度还很低。据调查了解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并已着手研究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与政策。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区域物流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很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大丰区域物流自身实践的发展与不断深入,要求迅速建立起与之协同发展的区域物流理论体系。但是大丰区域物流业未能得到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业对区域产业的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作用也不明显。
(二)交通、信息等物流基础平台面临重重发展制约
1.交通
运输是最重要的物流成本,它与产品的种类、装运的规模以及距离直接相关。国际物流企业一般采用整合运输来降低成本。整合运输针对产品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装运方式、采取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通过运输的规模和距离经济性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大丰的运输方式并不齐全,且各种运输方式间缺少无缝化连接。港区难以取得相互中转的资质,致使多式联运网络至今仍未建立。就单一的运输方式而言:水运作业与物流国际化运作以及与一天24小时不问断服务的要求相距甚远。
2.信息平台
大丰市信息平台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缺少资源共享的措施和技术支持。2007年双十二的那天,盐城海关驻大丰港办事处正式开关,大丰成为苏北第一个拥有海关机构的县级市,这也就标志着大丰沿海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外开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个网上信息平台,企业网络的运用是交易的必需条件,而网络平台投资与取得信息的不对称性却降低了中小企业运用系统的意愿性。电话、传真等传统手段作为补充显然缺少了信息及时可得的优点。目前大丰港口信息化信息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共享、服务体系等方面与我国其它沿海大港口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有的管理部门对信息化应用目的不够明确,在港航系统的生产、组织、管理全过程中信息技术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二是海西港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分散,建设水平低,信息不能共享。港口相关行业之间和部门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业务之间还不能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三) 物流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物流运作成本高
大丰物流业大多数企业,有的甚至是个体私人户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了企业寻找最 经济的规模,使物流企业服务设施闲置,规模越大也就意味着损失越大。企业只能在缩小规模和提高服务价格的选择中维持生存。虽然形成了物流的空间布局,但低成本、高效率、绿色化的城市物流系统尚未建成。大丰是个消费型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的大多数物资都要从外地调入,如何打通主要通路的瓶颈,如何在大丰城郊构建换装换载中心等问题,成为了大丰城市物流系统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由于港口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低,所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也就不统一,从而大大影响了港口作业效率,由此可见,综合交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现阶段,大丰港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较小,许多临港工业存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腹地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另外大丰港口的物流企业此类型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又不够健全与完善,导致港口物流的高级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二、发挥港口优势,采取相应对策
在大丰,一个以港口物流为中心,集仓储、包装、加工、运输、配载、销售、通关、集装箱中转、信息服务及处理为一体的“一主两辅三阶”现代物流体系已经悄然成势,物流格局“一主”是大丰港港口物流 ,“两辅”则是大丰市经济开发区的综合商贸服务区,以及城区的专业市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阶”则是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丰港口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一些大城市以及上海的港口物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下面是根据市政府的政策而采取的策略:
(一)拓展物流市场从发展农产品着手
在区域性物流中,面临来自上海、苏锡常都市圈、徐州区域的竞争,苏锡常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但其经济依托上海,其发展的趋势是要与上海经济融为一体,成为上海的加工基地。大丰应结合自身的特点,集中有限资源,有区别地选择物流形态和市场重点发展。应秉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重点发展轻工业这几方面的物流。
在满足市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大丰市外部的物流需求,在大丰市周边规划建设大型商品集散中心。例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仅能满足大丰市大部分的农产品需求,同时也是周边区域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创造了新的物流需求。近年来,农产品物流发展较快,大丰可以初步形成以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产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由综合市场向专业市场过渡,进一步来优化布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2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