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秘书文化对当代秘书修养的借鉴作用

传统秘书文化是历史上秘书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既定的价值观、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的总括。我国传统的秘书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古代秘书业务精炼、落笔有神、敢为人先的精神要义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做好今天的秘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以传统秘书文化为剖析点,对历史上留下来的秘书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重点分析了其对当代秘书修养的影响和启示,及如何指导当今的秘书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弘扬传统秘书文化,为当代秘书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 传统秘书文化,修养,道德,思想
目 录
1 引言 1
2 传统秘书文化的基本内容 1
2.1 君举必书,秉笔直书 1
2.2 忠于职守,严守制度 2
2.3 精于业务,落笔神速 3
2.4 处惊不变,富有气节 4
3 传统秘书文化对当代秘书修养的借鉴作用 5
3.1 对当代秘书道德准则的引领作用 5
3.2 对提升当代秘书职业修养的促进作用 6
3.3 对当代秘书才干方面的指导作用 7
3.4 对当代秘书胆识的激励作用 7
4 当代秘书借鉴传统秘书文化的途径 8
4.1 当代秘书要加强对传统秘书文化的学习 8
4.2 高校要加强对秘书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引导 9
4.3 社会要为秘书学习传统文化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10
结论 11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秘书及秘书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秘书的工作更加复杂而重要。在反腐倡廉、净化社会风气的大背景下,针对秘书人员加强秘书素养的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深入地了解传统秘书文化的内涵及其精髓,秘书学子才能从中吸收并借鉴其丰富的养分,以培养正确的职业观。持续、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可以加强秘书人员的道德修养、政治修养、职业修养,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为将来从事秘书工作奠定基础。
当代秘书的教育工作和秘书人才的培养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受到传统秘书文化的影响,广博的传统文化和秘书文化给予当代秘书教育多重启示。本文立足现实,提出了当代秘书专业教育应该从传统秘书文化中吸取精华的想法,这对培养优秀的秘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这对传统秘书文化理论研究来说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研究成果丰富了当前我国秘书文化的研究文献,对秘书工作也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2 传统秘书文化的基本内容
秘书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历史文化结合紧密。从根源上来讲,历史文化是秘书文化形成的基础,为秘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内核,现代文化的发展又推动了秘书文化的发展。总体上来说,秘书文化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秘书文化的物质形态,包括秘书文化相关书籍、秘书文化产品、设施建设等,二是秘书精神文化,如秘书价值观、职业道德、秘书工作准则等。三是秘书制度文化,如秘书管理制度、秘书工作制度、秘书部门规章制度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秘书文化包含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相比物质方面的变化,秘书精神文化的变化较小,传统秘书文化对当代秘书人员仍然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值得当今高校秘书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借鉴。
2.1 君举必书,秉笔直书
从古至今,可以发现担任秘书的人不仅具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他们的身上普遍体现出了一个特征,这种特质属于他们的个人品质,同时也印证着社会变迁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人物性格,体现了国家对秘书人才的要求,以及专业适应性。
从传统的秘书文化内涵及发展演变过程来看,直言敢谏、奋笔直书是大部分秘书的性格,在辅佐君王的时代,秘书以笔杆子赢天下,与君主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做好政策制定和文件下达工作,更多的时候,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君王的命令,书写的主要内容是与国家大事相关的文件,配合各个机构的工作,做好事项的安排和命令的传达工作。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古代秘书必须要具备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特点,在君王出现意识形态错误的时候,他们敢建言献策,保证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以当今的眼光来看,敢于揭穿国家统治者错误言行的秘书是受人敬重的,他们在那个时候就会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切以大局为重,不论是在言语上,还是在行为上,都不失大将风范,用手中的笔冒死直书。这方面的秘书人物有很多,如我国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尽管自己最后遭遇宫刑,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以历史上秘书人物大无畏的精神真实记录历史,反映社会现状,最终写成了千古绝唱《史记》;还有《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他为人高尚,有丰富的知识和内涵,以秉笔直书的精神为依托,根据当时鲁国及其他诸侯国的史料写成了这部历史巨著;其他人还有如三国史家韦昭主撰《吴书》,唐朝褚遂良记录太宗言行以及吴兢撰述《贞观政要》等,都体现了古代秘书高风亮节、敢言敢写的职业操守,为当代秘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发展至今,虽然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有所改变,但是秘书们仍然把道德和人格的完善看作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阶梯。当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宁可“舍生而取义”,体现了秘书们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之心,他们刚正坦诚、笔担道义,万事为天下共,这依然是值得当今秘书学习和效仿的。
2.2 忠于职守,严守制度
秘书一般都供职于政府部门和重要机构,他们为部门和机构重要文件的制定者、修改者和传达者,核心任务是负责单位的政策类文件的拟写和落实工作,是国家公共部门重要事项和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作为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他们首先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他们是为国家办事的,只有严守国家法律和单位的各项制度,才能保证在合理、合法的轨道上运行,这一特征在秘书人员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传统秘书文化在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下诞生,囊括了诸多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历代秘书人员身上不仅体现出了秘书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着中华民族整体的性格特征,例如大气凛然、威武不屈等民族节气。秘书虽然是用笔“打”天下的人,但是他们的胸中一腔正气,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会为任何强权势力所打倒,只有具有这样精神气质的人,才能在秘书的岗位上忠于职守,誓死为国家利益效劳,而不见风使舵、以公谋私、背叛人民和国家。
忠于职守、严守制度是对秘书的基本要求,后来成为一种秘书自身所具备的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秘书。战国时期的屈原,为了楚国的千秋大业,呕心沥血、视死如归、舍生求义投入泪罗江。屈原留给后世的不仅有《离骚》这部伟大的著作,还有屈原忠于职守、一心为国的勇士精神,将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不亏为楚国的高级秘书。还有苏轼,既擅长写词,也有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决心和勇气。他被贬后不颓废,写了无数名篇鼓舞人心,成为宋词史上广为人知的名家。得到朝廷重用后,苏轼又一如既然的为朝廷出力、为文学讴歌,既有文人的才华,也有对国家制度的严格遵守,始终不忘自己身为文士所肩负的责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