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秘书的心理健康及其调适【字数:10150】

摘 要现代秘书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贯穿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新时期的秘书工作以及严峻的新形势对秘书人员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秘书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秘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通过对秘书心理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现代秘书人员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找出对策,以确保企业或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目 录
引 言 1
1 秘书心理健康概述 3
1.1 秘书心理健康的概念 3
1.2 秘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2 秘书心理问题分析 5
2.1 秘书心理问题的表现 5
2.2 秘书心理问题的危害 6
2.3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6
3 秘书心理健康调适的方法 8
3.1 个人角度 8
3.1.1 自我调节,勤于锻炼 8
3.1.2 准确定位,有条不紊 9
3.1.3 善于自省,及时调整 9
3.1.4 明确认知,培养品质 10
3.2 社会角度 11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引 言
“秘书”一词的演变由宮中秘藏之书到职务之称,再到现代的社会职业。现代秘书是供职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其既是领导者的辅助者,有事公务服务者,在辅助决策、上传下达、信息处理、办文办会、内外协调、事务处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秘书工作由单纯地办文办事转变既办文办事又出谋划策;由单纯地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信息处理;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凭经验办事转变为科学化管理。这四个转变其实是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秘书工作应该向着职能全面、综合处理信息、主动服务与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辅助性作为现代秘书人员工作的根本性质,让秘书人员与其他员工相比具有更大的压力与责任,同时,秘书工作的中介性让其处于一个特殊的纽带位置,秘书工作的直接性带来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务,秘书工作的全面性则要求秘书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潜隐性是导致秘书成就感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获得激励少的重要原因。这些工作特征让秘书相比其他职业人员有了独特微妙的心理体验,若不加以关注调适甚至放任不管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至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秘书应怎样面对各种心理问题,怎样对其调适,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研究秘书人员的心理问题,就是要关注于秘书人员健康情感、良好意志、健全性格的培养,从而提高秘书人员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增强适应性[1]p24。这不仅对于秘书正确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对于秘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身心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
心理健康影响人际关系和事业的发展,当秘书人员收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时,就难以有耐心和精力去维护人际关系,难以建立和谐有效的工作氛围,通过对现代秘书心理问题的研究,有利于秘书人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保障,有利于秘书人际关系的处理和事业的发展。秘书作为职业大军,在组织中扮演着“纽带”的角色,因此,现代秘书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与整个组织的运转和协调息息相关,对秘书心理问题的研究能帮助秘书人员有效解决焦虑、厌烦、嫉妒、自负等心理问题的困扰,更好的完成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本文对现代秘书常见的四种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厌烦、嫉妒、自负进行了解释说明,进而分析了其危害和成因,秘书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自身工作能力、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不够关注等,也离不开组织的各方面关注。在 根据现代秘书问题产生的原因,着重提出了切实可行针对现代秘书心理问题调适的几种措施。希望以此为契机,呼吁秘书人员自身对心理问题的关注,以及组织加强对秘书队伍的建设,从而达到秘书人员和组织的双赢。 秘书心理健康概述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承受的压力增大,心理问题产生,各行各业的心理健康工作引起了重视。现代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组织工作的枢纽和窗口,秘书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组织正常的运转和发展,还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人际交往。
1.1 秘书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和外部社会适应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内部的心理活动包括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指能够觉察到并进行自我调节与有效控制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如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感活动(如爱、恨、欢乐、悲伤、紧张、放松等)和意向活动(如动机、兴趣、愿望、意志等)。外部的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能否在心理活动、行为方式上随之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内部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和外部社会适应良好的心理状态只要是稳定的,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其中包含这些基本要素:智力活动基本正常;应对现实,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融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情绪稳定有安全感;心理活动协调;社会角色功能良好;具有同情心和爱心;具有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的意志品质;人生态度现实积极。
秘书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则包括:充分的安全感、正确评价自己、善于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秘书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厌烦、嫉妒、自负等[2]p46。秘书人员应对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有所了解,并且学会用正确的途径进行调适,为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秘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秘书是每个企业或组织不可缺少的力量,是领导与员工、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当代社会中必须要有大批精明能干的秘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的管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秘书的功能才能得到最佳发挥,秘书职能才会高效运转。因此,秘书人员在不断扩充知识、提高各种办事能力的同时,必须自觉加强秘书的心理素质,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障碍。秘书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劳累,较比其他职场人员更易产生身体不适和心理问题。秘书人员如果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引起关注,就难以正确灵活的面对各种工作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会危及自身的身体健康[3]p87。研究秘书人员的心理健康,并对其中几种常见心理问题的现象及调适进行阐述,能更好的培养秘书人员健康的品格和体格,从而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身心健全的塑造。只有一个身心健康、性格良好、积极乐观的秘书人员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发光发热,才能为组织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贡献一份力量。总之,现代秘书的心理健康如果不引起重视,没有做出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调适,会影响工作的按时完成、领导的正确决策、同事的和谐相处。因此,研究现代秘书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1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