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分析

官场历来备受社会关注。新时期以来官场腐败的蔓延为官场小说供给了新的社会土壤。当代官场小说故事具有浓重的现实社会主义精神,体现了官方权力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与运作,也是人们不可忽视的创作现象,向我们展现了具有很高的价值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生活世界。首先对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官场小说的相关界定,官场小说的内涵与发展流变。并对秘书人物形象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进一步提出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关键词 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社会意义
目录
1 引言 1
2 官场小说的界定 1
2.1 官场小说的内涵和发展流变 1
3 秘书人物形象类型分析 2
3.1 秘书人物形象分类 2
3.2 秘书人物形象分析 4
4 当代官场小说秘书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 5
4.1 对官场文学的作用 5
4.2 对现实官场的映射 7
4.3 对现代社会的反映 9
结论 11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官场是一种敏感而重要的社会存在。它既是政治生活的焦点,又是各种社会力量的中心。近二十年官场官场小说的小说不断升温,在许多小说中官场人物参与到复杂的光谱中来准确分析秘书人物、人物的秘书和梳理,就必须研究其类型。官场小说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不断升温已成为当下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官场的波动影响着社会各个角落的敏感神经。毫无疑问,官场是作家观察和探索生活,实现存在的理想切入点”[1]。另一方面,是基于影视艺术更广泛的影响,在新时期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要求,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喧嚣主题”的声音,以及大量的叙事背景下而出现的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职业定位开始走向宽泛化,有的秘书学者提出以“型”来对秘书进行分类,其实还是侧重于秘书人员某项专业技能或业务能力。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秘书人员作为一类综合服务提供者,他们应该是秘书服务职能的集合体,虽然说术业有专功,可对服务提供者来说,业务技能还是应该越全面越精湛才好。甚至是普通机关工作人员,只要是为领导提供了“办文、办事、办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服务的,都应该归入“秘书”岗位的范畴。
2 官场小说的界定
2.1官场小说的内涵和发展流变
“‘官场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个概念,与之类似的概念还有‘后改革文学’、‘反腐小说’、‘政治小说’或‘主旋律小说’等。它是对中国古代讽刺文学、近代官场文学、现代暴露文学的传承”[2]。从总体上来说,这类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是当代作家用艺术的视角和文学的形式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官场生活的一种观照和阐释,是对当前现实生活中权力与人性关系的一种暴露与反思。这类小说多扣紧时代的脉搏,正面表现改革开放中的政治冲突和决策博弈,揭露官场阴暗和社会腐败,直面现实生活中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及复杂的矛盾纠葛,针砭时弊,为反腐倡廉摇旗呐喊,引导人们从多个层面去关注和思考这一现象,比如政治、经济、文化、人性等。
20世纪末叶,“官场小说”创作呈蓬勃之势,不仅在大众阅读层面成为关注的热点,在新一轮图书销售热潮的带动下,也跟随着小说的翻拍同步出现在各大影视剧当中。然而,这种小说的创作在学术界一直被忽视。事实上,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官场小说叙事中的话语是社会文化系统与自我身份的过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视角,探索现代人心灵图景对我们的反映。因此,有必要对官场小说进行探索与反思。
新时期官场小说开始于蒋子龙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种新的以蒋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改革小说”迅速崛起,其中,一些小说在改革过程中触碰官场现象,可以视为官场小说。官场小说在获得激情改革者们好评的同时,也防止了许多弊病,“官场的改革进程,揭示了矛盾、复杂、难处理的关系在官场权力中的运作,一些干部自身素质低、官僚、保守,习惯相互推诿批评”[3]。如果在新时期初期官场小说在整体氛围中初步展现,高唱革命歌曲是改革的难点。在一些被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官场小说的发展。
在改革的阵痛中,变通和协调国家与工人、农民之间关系的政治缓冲带无疑是这些基层政权组织。作家们正是通过对这些基层的政府行为及其间权力关系的书写,力图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苦难的担当。与此同时,一批直面官场腐败的小说作品也在迅速崛起。1995年,陆天明出版长篇小说《苍天在上》,它以大胆揭露省部级高层官员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最先引起关注。现代社会对“倡廉反腐”的呼吁和这类官场小说的创作意识形态相响应,也与当下时代潮流所需要的正义相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规划涵盖了小说中体现出的对社会严峻现实的深切审视与崇高诉求。同时,这些小说不仅畅销,而且大都被改编成影视剧,在市场运作机制中也收益颇丰。例如,“人民的名义”这部小说,根据它翻拍的同名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捧,揭露官场的尺度之大也让观众为之震撼。
3 秘书人物形象类型分析
3.1 秘书人物形象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秘书人物形象有不同的分类。这里我们主要从秘书的职能、秘书人物形象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和秘书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三个方面对秘书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
首先,从秘书职能的角度看,就官场秘书而言,秘书人物形象可以分为领导秘书和普通秘书两种。“领导秘书,主要是指省、市的秘书长,或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 室) 主任,以及县( 市) 的办公室主任、秘书处处长、秘书部部长”[4]。这些人一般都是办公厅的主要负责人,他们除了做好普通秘书的职责外,还投身于官场权力的运用中。也就是说,领导秘书不仅仅是普通的秘书,他有更多提升的空间和被利用的价值。一方面,领导秘书与领导的关系较近,便于提升;另一方面,领导秘书这一职位给秘书提供了施展的空间,他有自己的决策权,他不单是一个上传下达的协调者,他可以通过决策来影响事态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领导秘书一般都是领导的接班人。这是领导秘书与普通秘书的本质的区别。如洪放《秘书长》系列中的程一路和方良华、《接待处处长》中的钱亮亮、《蜗居》中的宋思明等都是典型的领导秘书。而普通秘书则是指在秘书长领导下的职员或领导的二秘、三秘等,他们在秘书长的带领下共同辅佐领导完成工作。这些普通秘书的职能领域一般比较狭窄,如一些专门的行政秘书,文字秘书、事务秘书等。不会像秘书长或大秘一样总揽全局,也没有自由的决策权。他们工作的专业性强,只需做好本职工作,在权力的争斗中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如刘震云《单位》中的小林、《接待处处长》中的“老彭儿”等,他们只是底层普通的秘书,做最普通的工作,没有权力和自主的决策,因此被利用的价值远小于那些有实权的领导秘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