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政秘书腐败的成因及防腐策略【字数:11885】
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建设也渐趋科学合理化,党政秘书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之以往有所提升,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工作任务也越来越多,地位日益显著。但结合党政机关的发展状况来看,内部腐败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对党政腐败问题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很多腐败问题得到了整治和惩戒,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党政秘书腐败仍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尤其是党政秘书与领导关系密切,权力容易膨胀和扩大,极容易出现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问题,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国家和社会的权益。因此,加强对党政秘书腐败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简要讨论党政秘书腐败的成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党政秘书工作更好的展开,有效避免腐败问题的出现,更好的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目 录
一、绪论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1
二、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原因 2
(一)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 2
1.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 2
2.监督不够完善 3
3.领导官员与党政秘书的职能错位 4
4.社会腐败因素的影响 5
(二)党政秘书腐败的主观原因 5
1.党政秘书工作成就动机的异化 5
2.道德的沦丧与价值观的缺失 6
三、党政秘书腐败的治理策略 6
(一)促进党政秘书工作的职业化 6
1.构建党政秘书教育培养的专业化体系 6
2.构建规范的党政秘书选拔录用制度 7
(二)促进秘书职业道德制度化发展 7
1.建立秘书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7
2.制定秘书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8
3.构建完善的职业道德监督体系 9
(三)提高党政秘书自身职业道德水平 10
1.提高职业道德认知 10
2.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10
3.坚定职业道德意志 10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试论党政秘书腐败的成因及防腐策略
一、绪论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劳动力的富余以及专业化分工,并伴有阶级分化和剥削,而发展的阴暗面就是腐败,党政秘书的腐败现象会对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现代化社会中,对于党政秘书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党政秘书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与廉洁的作风,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现今,党政秘书腐败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社会现状来看,党政秘书腐败的案件屡见不鲜。政府与社会也加强防腐的决心,在腐败案件的调查过程中,通常会牵涉出很多党政秘书参与腐败的现象。党政秘书腐败成为现今隐蔽性高、欺骗性强的腐败新形态。现今,关于党政秘书腐败问题的研究仍有所欠缺,特别是缺乏较为细化的研究。针对这一背景,本文将通过对党政秘书腐败原因的深入探讨,来讨论如何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为党政秘书腐败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二)研究意义
党政秘书工作对机关和单位的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党政秘书自身的廉洁性直接影响其职能的发挥。因此研究党政秘书腐败的成因及来源,对防止和避免腐败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党政秘书的廉洁建设以及有效防止腐败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和分析党政秘书廉洁防腐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或单位秘书与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为党政秘书廉洁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本文一方面分析权力腐败的现状、规律,与党政秘书的工作职责相结合,探讨其腐败的根源和特征,为反腐工作提供更宽阔的思路和参考。另一方面本文将会把党政秘书的职责建设、廉洁防腐策略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以期能够给予秘书团队建设和职业路径设置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路。除此之外,通过有效的研究和探索,能够为党政秘书的廉洁建设提供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向。
(三)文献综述
邵道生(2006)在《如何治理权力期权化》一文中明确提出腐败大多较为隐秘,参与腐败的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商,深谙官场之道,熟悉潜规则。知道采取何种措施能够隐藏自己的腐败行为,善于隐蔽证据。除此之外,腐败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跨度。
汪文忠(2015)在《党政秘书腐败的原因与对策》这篇文章中从职业化的层面对党政秘书的腐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重点探讨了腐败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腐败行为的演变规律和发展历程。一方面是体制层面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党政秘书定位模糊,权能界限不明显。由于党政机关具有权威性,社会大众对党政秘书产生敬畏,当作官员对待。由于党政秘书都有编制和级别,导致其对自我认知不清,甚至以官自居。
徐浩程(2015)在《激励下属的旧招、新招》中明确提出,现今党政秘书已经不满足时间、待遇以及名利的激励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利用新的方式和手段来对下属进行激励与鞭策。
二、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原因
(一)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
1.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
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的秘书闫振利曾经有过偷盗的经历,被发现后差点被逐出公务员队伍,然而王宝森却不在意其污点,不在乎闫振利的品行恶劣,而是对其信任并加以重任,将闫振利提拔为其专属秘书,最后闫振利成为其违法犯罪、贪污腐败的主要助手。还有陈健因为擅长打乒乓球,经常陪同陈希同打乒乓球而获得他的青睐和喜爱,从而通过花言巧语和溜须拍马被陈希选为秘书。再如江苏省官员程维高被提拔,升任河北省委书记,他便把他的亲信秘书吴庆五也调任到河北继续为他服务,与此同时使吴庆五升职为河北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职务。由此可见,这种裙带关系的秘书选拔任用会导致秘书岗位公平失衡,间接导致秘书权能不受限制,在领导的庇护下滋生腐败。
结合我国现今的行政制度来看,党政秘书隶属于国家公务员编制,大多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行筛选和录用,领导秘书则是由相关部门通过层层考核加以选拔。然而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党政机关领导比较青睐言听计从的秘书,所以在选择秘书过程中很多都是由领导根据自己喜好直接任命。甚至一些职位较高的领导调任也会带着自己的秘书。这种现状直接促使了党政秘书工作性质的转变,从公共服务的职能发展为领导的私人助理,最终造成领导与秘书之间产生紧密的依附关联,领导与秘书的亲密程度超越了正常上下属关系。除此之外,由于现今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范围广泛,内容繁杂,会出现权限模糊的现象,很多秘书甚至被外界视为“官”,由于很多行政事务都有秘书亲力亲为,导致秘书成为权力的代名词,直接行使执行权能,成为了实质上的“掌权者”,秘书在权力行使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现今很多人认为秘书是走上当官之路的有效途径,甚至出现了“秘书是准干部的门票”这种说法。很多领导干部在调岗或离任时都会提升贴身秘书的职位,将秘书同步调任,或提升其级别,担任更高的位置,或者将秘书提到更好的岗位,促使秘书职位和全能的逐步提升。
目 录
一、绪论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1
二、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原因 2
(一)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 2
1.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 2
2.监督不够完善 3
3.领导官员与党政秘书的职能错位 4
4.社会腐败因素的影响 5
(二)党政秘书腐败的主观原因 5
1.党政秘书工作成就动机的异化 5
2.道德的沦丧与价值观的缺失 6
三、党政秘书腐败的治理策略 6
(一)促进党政秘书工作的职业化 6
1.构建党政秘书教育培养的专业化体系 6
2.构建规范的党政秘书选拔录用制度 7
(二)促进秘书职业道德制度化发展 7
1.建立秘书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7
2.制定秘书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8
3.构建完善的职业道德监督体系 9
(三)提高党政秘书自身职业道德水平 10
1.提高职业道德认知 10
2.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10
3.坚定职业道德意志 10
四、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试论党政秘书腐败的成因及防腐策略
一、绪论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劳动力的富余以及专业化分工,并伴有阶级分化和剥削,而发展的阴暗面就是腐败,党政秘书的腐败现象会对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现代化社会中,对于党政秘书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党政秘书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与廉洁的作风,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现今,党政秘书腐败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社会现状来看,党政秘书腐败的案件屡见不鲜。政府与社会也加强防腐的决心,在腐败案件的调查过程中,通常会牵涉出很多党政秘书参与腐败的现象。党政秘书腐败成为现今隐蔽性高、欺骗性强的腐败新形态。现今,关于党政秘书腐败问题的研究仍有所欠缺,特别是缺乏较为细化的研究。针对这一背景,本文将通过对党政秘书腐败原因的深入探讨,来讨论如何控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为党政秘书腐败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二)研究意义
党政秘书工作对机关和单位的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党政秘书自身的廉洁性直接影响其职能的发挥。因此研究党政秘书腐败的成因及来源,对防止和避免腐败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党政秘书的廉洁建设以及有效防止腐败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和分析党政秘书廉洁防腐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或单位秘书与职业道德素质提升,为党政秘书廉洁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本文一方面分析权力腐败的现状、规律,与党政秘书的工作职责相结合,探讨其腐败的根源和特征,为反腐工作提供更宽阔的思路和参考。另一方面本文将会把党政秘书的职责建设、廉洁防腐策略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以期能够给予秘书团队建设和职业路径设置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路。除此之外,通过有效的研究和探索,能够为党政秘书的廉洁建设提供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向。
(三)文献综述
邵道生(2006)在《如何治理权力期权化》一文中明确提出腐败大多较为隐秘,参与腐败的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商,深谙官场之道,熟悉潜规则。知道采取何种措施能够隐藏自己的腐败行为,善于隐蔽证据。除此之外,腐败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跨度。
汪文忠(2015)在《党政秘书腐败的原因与对策》这篇文章中从职业化的层面对党政秘书的腐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重点探讨了腐败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腐败行为的演变规律和发展历程。一方面是体制层面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党政秘书定位模糊,权能界限不明显。由于党政机关具有权威性,社会大众对党政秘书产生敬畏,当作官员对待。由于党政秘书都有编制和级别,导致其对自我认知不清,甚至以官自居。
徐浩程(2015)在《激励下属的旧招、新招》中明确提出,现今党政秘书已经不满足时间、待遇以及名利的激励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利用新的方式和手段来对下属进行激励与鞭策。
二、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原因
(一)党政秘书腐败产生的客观原因
1.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完善
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的秘书闫振利曾经有过偷盗的经历,被发现后差点被逐出公务员队伍,然而王宝森却不在意其污点,不在乎闫振利的品行恶劣,而是对其信任并加以重任,将闫振利提拔为其专属秘书,最后闫振利成为其违法犯罪、贪污腐败的主要助手。还有陈健因为擅长打乒乓球,经常陪同陈希同打乒乓球而获得他的青睐和喜爱,从而通过花言巧语和溜须拍马被陈希选为秘书。再如江苏省官员程维高被提拔,升任河北省委书记,他便把他的亲信秘书吴庆五也调任到河北继续为他服务,与此同时使吴庆五升职为河北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职务。由此可见,这种裙带关系的秘书选拔任用会导致秘书岗位公平失衡,间接导致秘书权能不受限制,在领导的庇护下滋生腐败。
结合我国现今的行政制度来看,党政秘书隶属于国家公务员编制,大多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行筛选和录用,领导秘书则是由相关部门通过层层考核加以选拔。然而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党政机关领导比较青睐言听计从的秘书,所以在选择秘书过程中很多都是由领导根据自己喜好直接任命。甚至一些职位较高的领导调任也会带着自己的秘书。这种现状直接促使了党政秘书工作性质的转变,从公共服务的职能发展为领导的私人助理,最终造成领导与秘书之间产生紧密的依附关联,领导与秘书的亲密程度超越了正常上下属关系。除此之外,由于现今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范围广泛,内容繁杂,会出现权限模糊的现象,很多秘书甚至被外界视为“官”,由于很多行政事务都有秘书亲力亲为,导致秘书成为权力的代名词,直接行使执行权能,成为了实质上的“掌权者”,秘书在权力行使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现今很多人认为秘书是走上当官之路的有效途径,甚至出现了“秘书是准干部的门票”这种说法。很多领导干部在调岗或离任时都会提升贴身秘书的职位,将秘书同步调任,或提升其级别,担任更高的位置,或者将秘书提到更好的岗位,促使秘书职位和全能的逐步提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mishu/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