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正逐渐占据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他们将眼光瞄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国际贸易融资成为一项备受重视的业务。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本文首先从我国中小企业具体的贸易融资数据进行整理,对目前的国际贸易融资现状进行详尽分析,再针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作出解释,最后从市场和企业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可以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希望能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原因分析,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1
2.1 中小企业陷入贷款困境2
2.2 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融资模式落后2
2.3缺乏有效的防护担保措施,准入门槛较高3
2.4 不断同其他国家产生法律纠纷3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4
3.1 现代信息技术的制约4
3.2持续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4
3.3融资体系缺乏效率5
3.4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8
3.5 信息不对称9
4 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处理策9
4.1 借鉴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融资经验9
4.2 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9
4.3 增加资金供贷双方之间的沟通10
4.4 改进我国贸易融资体制10
4.5培养相关人才10
4.6完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10
4.7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渠道11
4.8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11
5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案例分析12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造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银行等金融行业激烈竞争的主要原因。国际贸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融资是指各国政府为支持本国企业进行进口贸易而由政府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进出口商之间提供资金,主要形式有国际贸易短期筹资和国际贸易中长期融资[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因其拥有风险低、收益高、资本占用少等优点,而备受银行和进出口企业的关注,逐渐成为他们着重发展的一项金融业务。但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和内部因素的制约,所面临的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并不乐观,应当认真分析和研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状态,经济远景非常不稳定的环境下,树立融资风险意识,探寻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设性的措施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降低,进而有助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达到稳定外需的目的。在现代化的融资理念指导下,中小企业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规避融资风险,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国际贸易融资?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课题方向。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生重大改革,在我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对数量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开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外贸经营限制是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大量的中小企业获得了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机会。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首批企业开始接触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期间较晚。在国有型、私营型、民营型等众多类型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发展速度最快,数量也一直居于高位。与大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可快速转变经营方式和开拓竞争市场,但融资能力却与其有着天壤之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6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表明,2016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6.6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0.84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2.1%,大中型企业及国有企业占到企业贷款余额的67.9%。要知道在我国,小微企业的占比超过七成。虽然全球的国际贸易融资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低迷趋势,中小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现状并不理想。频繁出现的资金紧俏,难以维持需要等风险使得资金缺乏又融资困难的现象成为其在国际贸易中扩展经营、谋求发展的又一难关。
2.1 中小企业陷入贷款困境
即使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但融资困难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整体建立时间较短,资金原始积累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而言较欠缺,在发展业务的过程当中,资金匮乏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制约着中小企业继续发展。究其原因,担保和抵押是造成中小型企业贷款艰难的关键因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抵押贷款办理时,只有对抵押物等固定资产进行有价值的评估,贷款才会生效。由于当前国家缺少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估部门,因此不断涌现各种纠纷 ,如复杂繁琐的评估程序、相对较高的收费标准、最后的评估结果也与市场调研结果及其价值存在严重差距。
2.2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融资模式落后
目前,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仍是国内各银行办理有关融资业务的重要手段,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发生的贸易融资金额约占贸易融资总额的70%。而对于手续比较繁琐,操作相对复杂的保理、福费廷业务,则开展力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以福费廷业务为例,它的特点就是免除追偿权,若中小外贸企业采取这一贸易融资方式,可保证其应收账款的安全,加快资金的流动速度,使得企业可以提高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水平,但由于当前我国各大银行不注重对该项业务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且我国银行关注的融资对象重点还是大型外贸企业,他们拥有丰富的资金,具备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业务发展水平也保持稳定。而对于多数中小型企业提交的贷款申请,则往往设定较高的国际贸易融资贷款条件,通过降低申请通过率的途径,从减小银行贷款的规模,对企业的发展和融资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1
2.1 中小企业陷入贷款困境2
2.2 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融资模式落后2
2.3缺乏有效的防护担保措施,准入门槛较高3
2.4 不断同其他国家产生法律纠纷3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4
3.1 现代信息技术的制约4
3.2持续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4
3.3融资体系缺乏效率5
3.4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8
3.5 信息不对称9
4 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处理策9
4.1 借鉴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融资经验9
4.2 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9
4.3 增加资金供贷双方之间的沟通10
4.4 改进我国贸易融资体制10
4.5培养相关人才10
4.6完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10
4.7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渠道11
4.8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11
5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案例分析12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造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银行等金融行业激烈竞争的主要原因。国际贸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融资是指各国政府为支持本国企业进行进口贸易而由政府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进出口商之间提供资金,主要形式有国际贸易短期筹资和国际贸易中长期融资[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因其拥有风险低、收益高、资本占用少等优点,而备受银行和进出口企业的关注,逐渐成为他们着重发展的一项金融业务。但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和内部因素的制约,所面临的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并不乐观,应当认真分析和研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状态,经济远景非常不稳定的环境下,树立融资风险意识,探寻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设性的措施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降低,进而有助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达到稳定外需的目的。在现代化的融资理念指导下,中小企业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规避融资风险,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国际贸易融资?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课题方向。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发生重大改革,在我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对数量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开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外贸经营限制是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大量的中小企业获得了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机会。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首批企业开始接触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期间较晚。在国有型、私营型、民营型等众多类型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发展速度最快,数量也一直居于高位。与大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可快速转变经营方式和开拓竞争市场,但融资能力却与其有着天壤之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6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表明,2016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6.6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0.84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2.1%,大中型企业及国有企业占到企业贷款余额的67.9%。要知道在我国,小微企业的占比超过七成。虽然全球的国际贸易融资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低迷趋势,中小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现状并不理想。频繁出现的资金紧俏,难以维持需要等风险使得资金缺乏又融资困难的现象成为其在国际贸易中扩展经营、谋求发展的又一难关。
2.1 中小企业陷入贷款困境
即使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但融资困难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整体建立时间较短,资金原始积累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而言较欠缺,在发展业务的过程当中,资金匮乏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制约着中小企业继续发展。究其原因,担保和抵押是造成中小型企业贷款艰难的关键因素,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抵押贷款办理时,只有对抵押物等固定资产进行有价值的评估,贷款才会生效。由于当前国家缺少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估部门,因此不断涌现各种纠纷 ,如复杂繁琐的评估程序、相对较高的收费标准、最后的评估结果也与市场调研结果及其价值存在严重差距。
2.2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融资模式落后
目前,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仍是国内各银行办理有关融资业务的重要手段,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发生的贸易融资金额约占贸易融资总额的70%。而对于手续比较繁琐,操作相对复杂的保理、福费廷业务,则开展力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以福费廷业务为例,它的特点就是免除追偿权,若中小外贸企业采取这一贸易融资方式,可保证其应收账款的安全,加快资金的流动速度,使得企业可以提高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水平,但由于当前我国各大银行不注重对该项业务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且我国银行关注的融资对象重点还是大型外贸企业,他们拥有丰富的资金,具备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业务发展水平也保持稳定。而对于多数中小型企业提交的贷款申请,则往往设定较高的国际贸易融资贷款条件,通过降低申请通过率的途径,从减小银行贷款的规模,对企业的发展和融资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