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以创业板公司为例

目录
1 引言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
2.1 传统资本市场理论 2
2.2 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 3
3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5
3.1 投资者情绪的心理学分析 5
3.2 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6
4 理论假设 7
5 投资者情绪的测量方法及指标选取 8
5.1 投资者情绪的测量方法8
5.2 投资者情绪衡量指标的选取 10
6 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10
6.1 数据选取与研究设计10
6.2 股价与其他情绪指标13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24
1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在现代金融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证券市场成为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投融资的重要途径。市场的运行变得复杂是因为投资者的增多,他们的投资偏好、情绪波动以及行为决策不但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投资收益,并且对市场波动和证券价格有着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比较晚,到目前为止发展历史只有20多年。证券市场缺乏平衡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市场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投资者缺乏系统的证券市场知识。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这些不足导致了套利机制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情绪波动比较大,非理性行为较为普遍,“跟风”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全适用于有效市场理论,因为股票价格波动异常。我国股票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价格经常大起大落,政策因素已经成了股市的风向标,利好政策或者利空政策在股市中会马上得到反映并且会被无限放大。
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单一,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占比较高。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少,所以资本市场需求方的主体由个人投资者构成。但是个人投资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比较喜欢追涨和跟风。因为散户比较多,所以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形成一种非理性的群体模式,由此形成“羊群效应”。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中国股票市场经常发生金融异象,市场环境不稳定,在投资行为不理性的情况下,我们对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市场收益机制的研究刻不容缓。而投资者情绪作为行为金融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定会对其行为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会使股票收益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外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逐渐深入,虽然对于其概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统一,但是通过投资者情绪对资本市场进行研究减少了用传统金融学分析市场异常现象带来的阻力。所以投资者情绪是研究资本市场的一个新的角度,对它的研究显然有重要的意义,其表现在:一、对投资者情绪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体系;二、投资者情绪波动与股票价格的关系研究能够清楚地了解投资者行为特点,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全新认识证券市场的视角,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决策和内部影响过程;三、研究投资者情绪有助于投资者培养良好的投资观念,理解证券市场各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解释股票市场内在的价格运行规律;四、对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有助于中国股票市场监管效率的加强和投资者自身情绪管理的加强,在理论意义和经济意义上都有利于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持续的发展。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传统资本市场理论
传统金融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延伸。其中最主要的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设——投资者都是厌恶风险的,并且能够理性地、合理地给予资产定价。在这假设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许多金融理论,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
2.1.1 投资组合理论
马柯维茨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了《资产组合的选择》,首次在考虑投资组合时引入了均值、方差和相关性的概念,通过不同的组合达到资产组合最优化。该理论中做了大量假设:(1)投资者都是厌恶风险的和理性的,并满足投资效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2)面对相同收益的投资组合时,投资者总会选择回报最大的资产组合;(3)市场是完美的,没有额外的相关费用,每个投资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承受者。?
2.1.2 有效市场假说
20世纪60年代,在尤金法玛的《股票价格的随机走动》中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的假说。假设了所有的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每天做着许多研究,如技术面、基本面的分析和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在有效市场中,信息是完全公开和透明的,任何投资者都能及时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并立即做出反应。有效市场可以分成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弱有效市场,其定义为:证券市场的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过去的交易信息,包括成交量、股票价格等等。此时,任何技术面分析都已经没有价值。技术面分析是通过研究以往的股价走势、交易量走势和K线的形态来预测未来股票的走势。然而,根据弱有效市场的定义,股价中已经完全反应了过往的股票数据,因此对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劳而无功的,对当前的股价不会产生任何反应。在这种市场上,基本面分析和所谓的内幕消息依旧能获取收益。
第二种是半强有效市场,是弱有效市场的一种延伸。认为现在的股票价格不但反映了以往的交易和公司信息,而且反映了公司在未来的发展战略、经营和财务等相关信息。这种情况下,基本面分析就失去了获利能力,只有内幕交易者才能获得额外利益。
第三种是强有效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没有办法获得额外的利益。所以这时的股票市场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全部信息,包括所谓内幕消息。
2.1.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964年威廉姆夏普等人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现代金融资本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1]。这个模型是从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其主要假设与投资组合的假设类似。主要包括:(1)投资者是理性的,在期望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方差最小化的资产组合。(2)投资者对分析股票价值的方法是相同的,包括公司基本面分析和宏观经济前景分析等。(3)市场是完美的,投资者不需支付相关成本,如印花税、佣金和服务费等。(4)投资者是短视的,只在乎短期收益,缺乏远见。(5)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每个投资者的财富是微小的,不能影响市场价格,投资者必须接受价格。(6)无论哪一个投资者都可以用无风险利率借贷资金。
2.2 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
2.2.1 行为金融学历程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主流的学科,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19世纪至1970年)
勒庞和麦基的《群众》以及《公众错觉和群体疯狂》是最著名的经典巨作,着重描述了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关系。即使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情绪依旧有可能相同。个人心理具有暗示能力及感染能力,所以个其他人的心理能够被影响。相比之下,个人的心理更容易理解,然而很多个个体变成一个整体时情况就会变得相对复杂。当一个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员时,他原来的行为和心理均会发生变化。1936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选美理论”。认为选美和股票投资有共同特点,实质上是选择别人眼中认为好的事物[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3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