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制权市场怎么了以万科股权之争为例

目录
一、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对控制权市场的初步探究 2
(一)对现有理论综述 2
(二)、对控制权市场的思考 2
三、万科股权之争案例: 3
(一)、宝万之争 3
(二)、万华之争 4
(三)、恒万之争 5
(四)、监管插手 扭转乾坤 6
四、万科案例分析 6
(一)、各方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及行为分析 6
(二)、股权分散模式下,万科管理层的作用以及影响因素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 要
本文以动荡起伏的万科股权之争这个经典案例当作基准点,探究公司控制权市场里控制权转移的过程中,可以看作经理人市场代表的管理层扮演的角色和它的作用。本文先是详实介绍了万科之争的全部过程、阐述了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最后又揭示了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多元化治理下公司控制权转移时管理层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说明影响管理层行为的除了利益因素外还有道德因素,这丰富了对控制权转移中管理层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控制权转移;管理层;多元化趋势
ABSTRACT
This article to the turbulent Vanke equity dispute this classic case as a benchmark point ,explore the transfer of control in the control market,the role of management as a manager market representativ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details of the Vanke dispute the whole process, elaborated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main deman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epresentativ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details of the Vanke dispute the whole process, elaborated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main demands, and finally reveals the diversity of the companys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at the tim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ransfer under diversified governanc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s that there are moral factors besides the interests of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which enriches the study of the transfer of control.
Key words:Control transfer ;Management;Diversification trend
一、前言
研究背景
股权分置期间和股权改置后,上市公司兼并呈井喷式发展,成为我国行业整合、产业升级的战略方法。股改的结束极大的加速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成长,但在股改的后期,随着上市公司股票自由流通度的增加,控制权的争夺慢慢成为控制权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也就体现出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与惩戒作用。控制权市场借助转移控制权、更换管理层等方式发挥了其作用。而自2015年7月开始的万科控制权争夺无疑是对控制权市场的最好检验,万科是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股权高度分散进行股权多元化模式经营的企业。本文通过对万科股权之争进行了探究,寻求管理层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胡天存、杨鸥(2003)在《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现状与效率研究》一文中将我国股票市场控制权主体划分为国有性质、民营性质、外资性质和一般法人性质四类。并且探究了控制权主体性质对企业工作效率及综合绩效的各种影响[1]。
石水平(2009)在《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中通过实证表明控制权转移后管理层的更替对大股东利益侵占有所帮助,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价值形成负面影响[2]。
屠巧平(2009)在《公司控制权转移目标管理层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发现股权协议转让终止的企业经理人阶层拥有股权较少和控制权激励作用较大,这表现了控制权产生的激励效果越大,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抵反对力度就越大[3]。
薛小东、李爱勇、和楠(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证分析》发现股票价格随股权让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上升而上升。让渡股票溢价高低与企业大小和ROE负相关,和市场存在的中介以及法律制度环境正相关[4]。
2、国外研究现状:
Berle和Means(1932)发现,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形下,企业控制权与所有权实质已经发生了分离,事实上企业的经营者就取得了企业的控制权[5]。
Manne(1965)、Jensen(1988)、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当职业经理人成为所在企业内部控制人时,怎样保护股东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通过接管机制激励股东和监督内部实际控制人、控制其道德风险变成了有效手段[6]。
Shleifer和Vishny(1986)认为由于在任管理层的不作为,导致企业效益不高、偏离正常水平时,企业实际价值被低估,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获得企业实质控制权从而得到超额利润的机会
Hirshleifer 和 Thakor(1994)认为当公司控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