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会计的成本改善收益核算研究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内容和意义 1
(四) 创新点 2
二、 精益会计和成本核算方法的相关理论 2
(一)精益生产和精益会计的概述 2
(二)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管理方法 3
三、宝钢公司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问题分析 3
(一)宝钢公司简介 3
(二)宝钢公司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 3
(三)宝钢公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
四、宝钢公司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改善收益核算分析 4
(一)精益会计适用于成本改善收益核算 4
(二)宝钢公司价值链分析 5
(三)成本改善工作开展成效 7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前言
研究背景
我国企业在成本改善收益的探索中,发现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不完全适用于企业进行成本改善收益核算。而基于精益会计的企业成本改善树立起杜绝一切浪费的目标。为追求价值流中成本最小化,在各个环节中消除非增值部分。它涉及到的精益思想是二十世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根据经验教训总结出的一套为企业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并持续改进的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延伸出来的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改善观点能在企业成本改善的道路上助其一臂之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国外学者的研究,Daniel Roos(1995)教授将大批量生产方式与丰田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在《改造世界的机器》里将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1]Brian H. Maskell(2000)指出精益会计通过消除传统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浪费而节省成本,[2]鼓励企业实施精益改善。[3]David Drickhamer (2004)指出利用价值流图法进行成本分析,主要从精益角度比较了标准成本法与精益管理会计的方法,指出利润报告中不必细分对成本项目,可以减少成本核算的任务量。[4]
国内王寅东(2003)通过探讨分析邯郸钢铁公司的成本管理,提出国内企业精益成本管理还在萌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指出精益会计通过消除传统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浪费而节省成本,[2]鼓励企业实施精益改善。[3]David Drickhamer (2004)指出利用价值流图法进行成本分析,主要从精益角度比较了标准成本法与精益管理会计的方法,指出利润报告中不必细分对成本项目,可以减少成本核算的任务量。[4]
国内王寅东(2003)通过探讨分析邯郸钢铁公司的成本管理,提出国内企业精益成本管理还在萌芽阶段。[5]万寿义(2004)他通过对价值流成本进行核算,探讨了精益会计的框架体系。[6]我国对于精益会计的研究不得不提的是陈明坤(2007)所著的《精益会计》,他用比较详细的数据和案例研究,对精益会计在企业的应用过程进行了深刻地剖析。[7]同年白胜(2007)阐释了精益会计的基本内容的精髓是依照价值流来进行成本改善。[8]李蓓(2008)总结了精益管理会计的三个原则。[9]唐大鹏(2008)在他发表的文章中论述了精益会计的发展,分析了精益会计的基本内容。[10]金彧昉(2009)主要从价值流管理的角度论述了怎样为企业筛选出科学有效的信息。[11]张慧茹,刘金红(2010)指出价值流成本核算的特点、思路框架和基本过程,说明其可以助企业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12]姚采薇(2012)提出引进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应该采取精益管理会计模式。[13]
综合地来说,国内国外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改善探索主要围绕如何使用精益思想,尽可能杜绝一切浪费。用精益思想指导精益生产,在传统的会计管理方法下加以创新融入精益会计的核算观点。我国企业运用精益会计计算成本改善收益仍在不断探索阶段,多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随着精益思想和精益会计的日渐普及,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改善收益核算方法在我国制造业企业逐步得以应用。
研究内容和意义
研究内容
本文将对企业如何降低成本以改善收益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传统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的存在的的缺陷和精益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势。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某一成本为对象进行核算和分析。而精益会计成本管理主要从价值流着手于企业成本管理。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会计模式的不足,以及使用精益会计成本管理可指导企业进行成本改善。
(2)案例分析
根据基本理论介绍结合我国传统企业宝钢公司。分析传统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再阐释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改善是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本文主要从价值链这一点上分析企业是如何解决传统会计模式问题中具体的一种的。
研究意义
(1)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改善收益核算管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方法为企业发展解决问题。借助于阶段性成本改善工作的效果以预测成本改善工作将为企业带来更为丰厚的收益。
(2)它还能够为企业采取更好的成本改善。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不断摸索中以促进企业坚持实施推行精益管理方法。
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针对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中成本管理仅局限于生产成本管理这一弊病的。重点分析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通过运用精益会计观点中供应链管理这一精髓思想,重点分析了宝钢在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做出的成本改善措施,最后通过历年的财务指标印证宝钢进行成本改善的成效,从而赋予了基于精益会计的成本管理方法用于成本改善以现实意义和说服力。
二、精益会计和成本核算方法的相关理论
精益生产和精益会计的概述
“精益生产”一词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日本想要通过发展汽车行业带动经济的复苏,为此历经波折去美国学习借鉴。但是日本认识到当时的国情不能采用美国大规模的的生产方式。因为不像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合适的市场。所以日本独辟蹊径提出根据需要的数量用必要的时间来生产所需的产品,这就成功创造了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
精益会计是在精益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创立起来的。消除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非増值或浪费的环节是它的主要目标之一。像准时制生产、价值流管理、特征成本法等是其主要管理方法,对实施精益改善的企业会计系统实施优化升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精益管理框架,辅助成本改善的持续实施。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基于精益会计成本管理方法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根据生产方式确定的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是其基本方法。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多使用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精益会计以价值流为核心,以消除浪费为目的。它将准时生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8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