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研究以a智能技术公司为例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思路 1
(四)研究方法 1
二、文献综述与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2
(一)文献综述 2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2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现状与存在问题 5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现状 5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9
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改进经验借鉴 10
五、结论与展望 11
(一)研究结论 11
(二)相关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致谢 1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高新技术企业是在科技日新月益的时代,高科技知识性和公司商业经营性高度结合的社会发展产物。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技术含量高的知识产权,并以知识产权内容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能使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升值(Porter,1998)[1]。《财富》500强公司的相关数据证实了新产品使企业盈利增加至少30%(Booz等,1982)[1]。而对技术指向型企业,新产品能带来的利益增长估计更是至少35%(Ziger,1990)[1]。
中国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伊始之时正一步一步向创新型国家转型,企业之间也顺势而为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资源来开发创新产品和项目。同时,技术创新成本因此而迅速膨胀,这直接影响到新旧产品市场的交替,也使企业面临巨大利润和巨大风险并存的境况 。
由此可见,开发新技术需要控制成本,合理配置投入资源,提高再利用率,避免企业在投入资源后得不到回报或回报不能与资源投入成比例,资源再利用率低和失败后先前投入资本被白白浪费等问题,提升企业创新产品的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根据成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方面的文献基于价值管理的角度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观点和案例分析,证明“能够较好地满足理论模型中较好成本管理模式内容和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要控制成本,合理配置投入资源,提高再利用率,避免企业在投入资源后得不到回报或回报不能与资源投入成比例,资源再利用率低和失败后先前投入资本被白白浪费等问题,提升企业创新产品的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根据成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方面的文献基于价值管理的角度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观点和案例分析,证明“能够较好地满足理论模型中较好成本管理模式内容和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提高产品创新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绩效,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收集整理有关文献,与目标公司研发部门主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资料数据,对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进行验证性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访谈
深度访谈为访谈者提供了详细丰富的、可全面了解人们的经验、观念和态度的机会(May,1997)[13]。本文在文档资料收集和阅读的基础上,与目标公司的科研处处长和科研管理科科长进行非结构式访谈。首先事先与被访者进行电话沟通预约好访谈时间,说明访谈的目的和内容,并提供访谈参考提纲。在访谈中使用做笔记的形式,并在24小时内整理访谈笔记,对其中不确定没记清楚的缺失部分,通过电话与被访者进一步沟通和补充。
2.文献研究法
凤元杰(2010)在《文献信息检索》中介绍了文献检索的几种方法[14]。本文在查找整理相关图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筛选,了解现有文献提供的集中研发成本管理模式
3.案例分析法
本文选取济南某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上述的访谈法了解该企业的情况,把了解到的该企业发展的过程作为改进管理模式经验的依据。
二、文献综述与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Hillton等将成本管理定义为一种能使资金得其所用的资金使用方法,成本管理系统是管理规划和控制的系统。Matheson和Menke(1994)在研发资源在组合之间的分配方面认为,不能简单地靠集中于单个项目来完成,而应将多个项目组合互补。Heidenberger等(2003)在考虑了与技术研发相关的其他影响因素后,开发了一套可以模拟研发预算对公司影响的算法程序。McFarlad(1959)和Moffit(1962)是第一批研究研发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学者,他们认为间接成本的分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2.国内研究现状
陈劲(2005)认为,企业应设计顾客导向的综合成本管理系统。梁莱歆(2007)提出可以把ABB法与研发预算活动的特点集合在一起。她设计了基于ABB法的研发预算活动模型和编制方法(ABB,作业基础预算法)。纪延光、韩之俊(2004)提出了质量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主要是将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成本构成相结合。
3.国内外研究评述
从整理的理论概述可以看出,国内较少涉及对活动成本使用和控制的实际操作。许多学者关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的理论。主要涉及创新活动带来的企业价值的提升,研发投入的必要性、经济性,建立良好的创新活动管理机制等科研管理领域。
为了使研究更加专业、集中、深入,在关于哪些部分可以划归为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方面尽量做更明确的定义,对如何更好地优化使创新活动不再被动而转变为企业一种主动的投资活动策略加强研究,体现严谨性和系统性。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1.研发成本管理模式提出
为了技术创新,企业要对整个过程投入各项资源,技术创新成本因此直线增加。企业新产品和旧产品在市场上交替以维持企业积累下的市场资源和知名度的目的便不一定能成功,会面临种种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难度大,涉及的人员和部门范围广,内容复杂,一旦创新没能达到初衷目的甚至研发活动破产,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技术创新过程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思路 1
(四)研究方法 1
二、文献综述与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2
(一)文献综述 2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2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现状与存在问题 5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现状 5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9
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改进经验借鉴 10
五、结论与展望 11
(一)研究结论 11
(二)相关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致谢 1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高新技术企业是在科技日新月益的时代,高科技知识性和公司商业经营性高度结合的社会发展产物。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技术含量高的知识产权,并以知识产权内容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能使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升值(Porter,1998)[1]。《财富》500强公司的相关数据证实了新产品使企业盈利增加至少30%(Booz等,1982)[1]。而对技术指向型企业,新产品能带来的利益增长估计更是至少35%(Ziger,1990)[1]。
中国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伊始之时正一步一步向创新型国家转型,企业之间也顺势而为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资源来开发创新产品和项目。同时,技术创新成本因此而迅速膨胀,这直接影响到新旧产品市场的交替,也使企业面临巨大利润和巨大风险并存的境况 。
由此可见,开发新技术需要控制成本,合理配置投入资源,提高再利用率,避免企业在投入资源后得不到回报或回报不能与资源投入成比例,资源再利用率低和失败后先前投入资本被白白浪费等问题,提升企业创新产品的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根据成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方面的文献基于价值管理的角度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观点和案例分析,证明“能够较好地满足理论模型中较好成本管理模式内容和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要控制成本,合理配置投入资源,提高再利用率,避免企业在投入资源后得不到回报或回报不能与资源投入成比例,资源再利用率低和失败后先前投入资本被白白浪费等问题,提升企业创新产品的竞争力。
(二)研究意义
根据成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方面的文献基于价值管理的角度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观点和案例分析,证明“能够较好地满足理论模型中较好成本管理模式内容和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提高产品创新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绩效,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收集整理有关文献,与目标公司研发部门主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资料数据,对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进行验证性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访谈
深度访谈为访谈者提供了详细丰富的、可全面了解人们的经验、观念和态度的机会(May,1997)[13]。本文在文档资料收集和阅读的基础上,与目标公司的科研处处长和科研管理科科长进行非结构式访谈。首先事先与被访者进行电话沟通预约好访谈时间,说明访谈的目的和内容,并提供访谈参考提纲。在访谈中使用做笔记的形式,并在24小时内整理访谈笔记,对其中不确定没记清楚的缺失部分,通过电话与被访者进一步沟通和补充。
2.文献研究法
凤元杰(2010)在《文献信息检索》中介绍了文献检索的几种方法[14]。本文在查找整理相关图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筛选,了解现有文献提供的集中研发成本管理模式
3.案例分析法
本文选取济南某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上述的访谈法了解该企业的情况,把了解到的该企业发展的过程作为改进管理模式经验的依据。
二、文献综述与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Hillton等将成本管理定义为一种能使资金得其所用的资金使用方法,成本管理系统是管理规划和控制的系统。Matheson和Menke(1994)在研发资源在组合之间的分配方面认为,不能简单地靠集中于单个项目来完成,而应将多个项目组合互补。Heidenberger等(2003)在考虑了与技术研发相关的其他影响因素后,开发了一套可以模拟研发预算对公司影响的算法程序。McFarlad(1959)和Moffit(1962)是第一批研究研发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学者,他们认为间接成本的分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2.国内研究现状
陈劲(2005)认为,企业应设计顾客导向的综合成本管理系统。梁莱歆(2007)提出可以把ABB法与研发预算活动的特点集合在一起。她设计了基于ABB法的研发预算活动模型和编制方法(ABB,作业基础预算法)。纪延光、韩之俊(2004)提出了质量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主要是将质量管理理论和质量成本构成相结合。
3.国内外研究评述
从整理的理论概述可以看出,国内较少涉及对活动成本使用和控制的实际操作。许多学者关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的理论。主要涉及创新活动带来的企业价值的提升,研发投入的必要性、经济性,建立良好的创新活动管理机制等科研管理领域。
为了使研究更加专业、集中、深入,在关于哪些部分可以划归为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方面尽量做更明确的定义,对如何更好地优化使创新活动不再被动而转变为企业一种主动的投资活动策略加强研究,体现严谨性和系统性。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管理模式理论梳理
1.研发成本管理模式提出
为了技术创新,企业要对整个过程投入各项资源,技术创新成本因此直线增加。企业新产品和旧产品在市场上交替以维持企业积累下的市场资源和知名度的目的便不一定能成功,会面临种种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难度大,涉及的人员和部门范围广,内容复杂,一旦创新没能达到初衷目的甚至研发活动破产,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技术创新过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