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问题研究以双汇集团为例(附件)

摘 要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状况的综合信息反馈,也是社会各界了解上市公司运营状况的最主要途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与判断,也影响着其在证券市场上有效、合理的运行。以往发生的事件例如央视“3·15”对于双汇集团的曝光就充分体现了其内部控制的缺陷极大的影响了信息披露的真实和质量 。随着社会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内控信息的披露日渐关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断完善、向前发展。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及其采取何措施进行改进,是一项重要且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本文对双汇集团内部控制的不足及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办法,最后思考如何通过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信息质量。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 3
2.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4
2.1.内部控制的含义 4
2.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 4
2.3内部控制的作用 4
2.4内部控制的方法 5
2.5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定义 6
2.6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 7
3.双汇集团案例分析 8
3.1选择该案例的理由 8
3.2案例公司概况 8
3.3双汇集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 9
3.4双汇集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真实原因分析 13
4.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思考 15
4.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5
4.2降低信息披露的成本 15
4.3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 15
4.4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的惩罚力度 16
4.5强化社会审计的力量 16
6. 参考文献 19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该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课题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意义:
2010年4月28日,由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内部控制控制配套指引》。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过程中,结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国家新颁布的指引,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有助于从理论上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应向他人或集体提供哪些的内控信息才是有用的,并希望能够更快推进上市公司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2)实践意义:
从实践方面来看,信息需求者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进行信息公开披露的途径获取信息,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现状和发展情况,包括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和执行结果。有了充分的信息,投资者才能做出理智的投资决策。本文也为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措施,管連当局可以根据存在的问题,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状况。同时为外部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制定信息披露规则提供依据。新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实施时间尚短,上市公司应依据规范体系的规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鉴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是很漫长的过程,国外许多的学者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研究结论。他们都把内部控制归纳总结为是对内部控制的综合运用。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历史非常早,但是内部控制理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理论不断发展对企业起到了十分关键的重要作用。在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国外研究基本上用内部控制缺陷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相比较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其经济后果更加受人重视。
在目前的能查找到的文章中我们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应计质量、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提升财务报告稳健性( Goh and Li,2011) 、降低融资成本 ( Kim,2011)、降低审计费用减少企业冒险行为等。在综合风险因素下,对内部控制的内容、形式和意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启发对我国内部控制的评价。
Krishnan(2012)证实,内部控制、审计两种质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财会专业委员数量直接取决于审计委的独立性,企业发生内控缺陷可能性将因更多的财会专业委员的存在而变小。
Krishnan(2013)比较了颁发萨班斯法案之后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否后有力的证实,财务专业人员在审计委中占比不高,企业披露内控缺陷时,其审计委会经常开会。
从上文对国外内部控制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内部控制相关研究大多都是基于最严格的基础之上,表现出了严谨的历史逻辑性和可验证性。内部控制在美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与内部管理控制理论。之后,内部控制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不断繁荣的历史背景下不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框架。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时间虽早成果相对来说也很多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体系,也没有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1.2.2国内研究现状
对比起外国的内部控制,我国的内部控制是在借鉴国外内部控制经验知识之基础,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
胡为民(2012)是基于内部控制战略、经营、报告、合规和资产、安全五大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设计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并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基本的评价指标,在对基本指数进行了补充与修改以后,构建出内部控制综合指数,并利用所构建的指数进行实证研究,与不披露的上市公司相比研究发现,主动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更好。
董燕(2012)首先提出了要提高公司的管理,把公司内部着手把一直存在的问题解决,才能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必要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公司的质量。李淑燕(2014)意识到研究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可以很好地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因为内部控制的好坏可以影响公司的财政安全。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还可以使一个公司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减少违规违纪的出现,对公司的发展有深远持久的意义。
我国学者主要集中于内部控制理论和评价指标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2010年4月五部委再次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所以上市公司施行;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择机施行;鼓励非上市大型企业提前执行。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使得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逐步规范。
1.3研究方法
(一)分析对比法
收集资料,主要是以文献检索与阅读法为主,通过各种期刊,数据库,书籍,网站等等检索相关资料数据,在收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文献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对比法,重点摘录收集各方面信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8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