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探讨(附件)【字数:9690】
摘 要我国的电网企业规模大,管理控制难度大,营运管理链条长,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处理。随着企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公司不得不加强在电力体制改革这方面的力度,以至于各公司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日益深化的经济改革和稍纵即逝的经济机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对江苏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系统以及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着重从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中的业务集成度、财务核算效率、财务内部控制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改进管理过程,统一标准提高财务核算效率、建立基于FMIS的财务内部控制、加强财务人员的培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较深层次研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FMIS系统及相关财务理论,提出相应的措施。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财务信息化理论论述 2
2.1财务信息化的定义 2
2.2财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2
2.3财务信息化的构成 3
2.4电力公司现代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 5
第三章 江苏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6
3.1江苏省电力公司简介 6
3.2江苏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化现状及FMIS系统的应用 6
3.3存在的问题 7
第四章 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8
4.1分布式部署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8
4.2财务核算效率有待加强 8
4.3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有待加强 9
4.3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9
第五章 江苏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11
5.1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11
5.2统一标准,提高效率 12
5.3建立基于FMIS的财务内部控制 12
5.4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12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
我国电力公司一直以来都处于垄断地位,原本粗犷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发展需求。近年来,效率低下一直是国有电力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费用是如今电力公司关注的重点。然而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的电力公司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公司的财务管理不断向信息化发展,并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
对此江苏省电力公司就将重点放在了实现公司扁平化管理,追求公司的整体效益上。所以,江苏省电力公司就转变了思想,想出了“构架先进、统一规范、硬件集中、软件集成”的新思路。
面对日益深化的经济改革和稍纵即逝的经济机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而由江苏省电力公司自行研发的财务信息系统(FMI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借鉴了国内外成熟商用软件在功能和架构上的优点,结合国家电网公司“SGL86”建设的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财务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立足于自主研发,并根据业务部门的需要进行研究和分析。
1.2研究意义
尽管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急需处理,例如管理标准不统一、核算不规范、财务体制不完善等。因此江苏省电力公司在提高管理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对自身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一定的改良,完善财务管理,发挥信息管理、核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作用,并且使得财务信息系统的转型能够有效地满足与符合公司全面的战略发展的要求,从而提升公司总体的财务信息化水平,完成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良好整合和对接。
第二章 财务信息化理论论述
2.1财务信息化的定义
财务信息化这一词,最开始见于美国的企业当中,设计思想是使用计算机来协助财务人员的工作,后来陆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MRPII等体现财务信息化想法的运营方式。
财务信息化是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财务的方式,其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对于财务的管理更加集中,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保证资金资源的不断供应。而且,它充分体现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企业在财务方面的信息几乎完美的表现了出来,现在财务信息化已经在公司财务各方面得到应用,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并带动了公司的经济增长。
2.2财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在1990年4月12日,美国Gartner公司才在《ERP:下一代MRPII的远景设想》一书中第一次提出“ERP”的概念,这种面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案立即引起了财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许多大型公司CEO迫不及待地上马ERP项目,这完全引爆了当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财务管理的轰炸,并使得财务信息化迅速登上企业财务管理的至高荣誉殿堂。在信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SAP、甲骨文、SAGE等销售数十亿美元的“信息巨人”在全球金融信息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从我国财务信息化出现到现在,可以说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只是简单的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来达到记账、方便以后的检查工作、制作财务报表以及对数据的分析等目的。相比传统的手工记账要方便快捷的许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个阶段,在公司内部建立统一的网络,使用统一的办公软件,使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种隐形的联系,从而将整个公司内部连接在一起,使各种有效的信息系统集合在一起,快捷明了高效。
第三阶段,在内部建立统一的基础上,与外部再建立统一,将公司内部与外部一体化。利用公司的内部网络将财务系统与外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外部的广域网和使用数据集成存储技术,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能在第一时间内信息共享并且能够及时反馈,从而让公司的高层在进行相关决定的时候有一定的利益依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前两个阶段在一步一步被淘汰,只有完成了第三阶段才是真正进入了财务信息化。
2.3财务信息化的构成
财务信息化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即: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互连系统。只有把这些系统建立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相互管理的统一整体,这才算成功的财务信息化。
2.3.1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是公司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有一种会计理论把会计理解为信息系统,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这样的信息系统无疑就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提供会计管理、分析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系统,其实质是将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财务信息化理论论述 2
2.1财务信息化的定义 2
2.2财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2
2.3财务信息化的构成 3
2.4电力公司现代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 5
第三章 江苏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6
3.1江苏省电力公司简介 6
3.2江苏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化现状及FMIS系统的应用 6
3.3存在的问题 7
第四章 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8
4.1分布式部署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8
4.2财务核算效率有待加强 8
4.3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有待加强 9
4.3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9
第五章 江苏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11
5.1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11
5.2统一标准,提高效率 12
5.3建立基于FMIS的财务内部控制 12
5.4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12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
我国电力公司一直以来都处于垄断地位,原本粗犷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发展需求。近年来,效率低下一直是国有电力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费用是如今电力公司关注的重点。然而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的电力公司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公司的财务管理不断向信息化发展,并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
对此江苏省电力公司就将重点放在了实现公司扁平化管理,追求公司的整体效益上。所以,江苏省电力公司就转变了思想,想出了“构架先进、统一规范、硬件集中、软件集成”的新思路。
面对日益深化的经济改革和稍纵即逝的经济机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而由江苏省电力公司自行研发的财务信息系统(FMI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借鉴了国内外成熟商用软件在功能和架构上的优点,结合国家电网公司“SGL86”建设的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财务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立足于自主研发,并根据业务部门的需要进行研究和分析。
1.2研究意义
尽管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急需处理,例如管理标准不统一、核算不规范、财务体制不完善等。因此江苏省电力公司在提高管理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对自身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一定的改良,完善财务管理,发挥信息管理、核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作用,并且使得财务信息系统的转型能够有效地满足与符合公司全面的战略发展的要求,从而提升公司总体的财务信息化水平,完成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良好整合和对接。
第二章 财务信息化理论论述
2.1财务信息化的定义
财务信息化这一词,最开始见于美国的企业当中,设计思想是使用计算机来协助财务人员的工作,后来陆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MRPII等体现财务信息化想法的运营方式。
财务信息化是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财务的方式,其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对于财务的管理更加集中,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保证资金资源的不断供应。而且,它充分体现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企业在财务方面的信息几乎完美的表现了出来,现在财务信息化已经在公司财务各方面得到应用,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并带动了公司的经济增长。
2.2财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在1990年4月12日,美国Gartner公司才在《ERP:下一代MRPII的远景设想》一书中第一次提出“ERP”的概念,这种面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案立即引起了财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许多大型公司CEO迫不及待地上马ERP项目,这完全引爆了当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财务管理的轰炸,并使得财务信息化迅速登上企业财务管理的至高荣誉殿堂。在信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SAP、甲骨文、SAGE等销售数十亿美元的“信息巨人”在全球金融信息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从我国财务信息化出现到现在,可以说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只是简单的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来达到记账、方便以后的检查工作、制作财务报表以及对数据的分析等目的。相比传统的手工记账要方便快捷的许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个阶段,在公司内部建立统一的网络,使用统一的办公软件,使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种隐形的联系,从而将整个公司内部连接在一起,使各种有效的信息系统集合在一起,快捷明了高效。
第三阶段,在内部建立统一的基础上,与外部再建立统一,将公司内部与外部一体化。利用公司的内部网络将财务系统与外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外部的广域网和使用数据集成存储技术,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能在第一时间内信息共享并且能够及时反馈,从而让公司的高层在进行相关决定的时候有一定的利益依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前两个阶段在一步一步被淘汰,只有完成了第三阶段才是真正进入了财务信息化。
2.3财务信息化的构成
财务信息化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即: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互连系统。只有把这些系统建立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相互管理的统一整体,这才算成功的财务信息化。
2.3.1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是公司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有一种会计理论把会计理解为信息系统,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这样的信息系统无疑就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提供会计管理、分析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系统,其实质是将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