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钢铁公司偿债能力分析(附件)
摘 要财务分析的重要目的就是企业的安全经营,而偿债能力分析则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4—2016年披露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财务报表数据,通过短期偿债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强企业偿债能力以确保企业长久经营。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2 偿债能力的理论综述 4
2.1 偿债能力的概念 4
2.2 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4
2.3 偿债能力分析的相关指标 4
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现状 6
3.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概况 6
3.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分析 6
3.2.1 营运资本分析 8
3.2.2 流动比率分析 8
3.2.3 速动比率分析 8
3.2.4 现金比率分析 9
3.2.5 资产负债率分析 9
3.2.6 产权比率分析 9
3.2.7 利息偿付倍数分析 9
3.3 同行业对比 10
3.3.1 营运资本的同行业分析 11
3.3.2 流动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1
3.3.3 速动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1
3.3.4 现金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2
3.4.5 资产负债率的同行业分析 12
3.4.6 产权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2
3.4.7 利息偿付倍数的同行业分析 12
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3
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偿债能力的有效措施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随着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关注企业的偿债分析。但是如果仅仅只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简单的文字或者是数字的表面分析,很难发现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只有合理地运用偿债能力分析的知识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一些既定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巧妙结合,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成果与绩效,不断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的企业需要通过很多不同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因此学术界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国内外的研究过程中基本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通过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的系统研究找出其相对应的优化对策,以实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研究。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既可以考察本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又可以评估本企业持续经营的风险,而且有助于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大体预测。研究企业偿债能力对于企业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都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程度,为企业进行各种理财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1.1.2 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自有资金的不足使得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因此负债经营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策略。目前国内许多大型以及中型企业为了追求收入与资产的快速增长,不断扩大企业的负债规模,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不断恶化且不断突破风险警戒线,给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企业如何在负债经营与平稳发展中实现双赢,就必须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灵活性以及其偿还债务的能力,而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又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偿债能力也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企业相关利益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偿债能力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财务报表不断完善,同时又促进了财务分析的发展。
财务分析始于银行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银行家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仅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分析衡量顾客的信用及偿债能力。同时作为主张提供财务报表的纽约第四国家银行副经理杰姆斯认为扩大贷款必须预测贷款者的偿债能力,必须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1906年,一位使用比较报表的作者说:“贷款经理必须通过研究与比较对报表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贷款者的强项和问题。”
二十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发展形成比率分析体系、指数法与标准比率法,被称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始创者,他认为要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能仅仅依靠流动比率进行贷款决策,而必须考虑财务报表间的各种关系。基与此观点,1928年,邓宁与华尔合著《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一书,首次提出综合比率分析,后被世人公认为“华尔分析模式”,至今仍在国际财务分析实践中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际理论界对财务分析的指标比率又不断改进。 Brown Paulr(2004)在《财务报告与报表分析》中指出,对比率的简单分析并不能预测到准确的情况,要有效了解相关环境、战略,进行全面分析[2]。
John R.Mills, Jeanne H.Yamamura(1998)在《现金比率》一文中认为了解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现金流量指标是非常必要[3]。基于此观点,Duhovnikk Metka(2008)指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并可能导致破产的直接原因就是现有现金流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因此上市公司应将一份较为合理的现金流量表提供给投资者使用[4]。同时为了更好的识别财务困境问题,Coyne Joseph S&Singh Sher G在分析了健康公司和破产公司的财务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预测财务失败的因素后,得出七个偿债能力指标在两个公司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运营现金流的措施以预防偿债能力风险[5]。
罗斯(Stephen A.Ross)和韦斯特菲尔德(Randolph W.Westerfield)等认为:对债权人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流动性强,但同时也意味着现金和其他短期资产未得到充分利用。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2 偿债能力的理论综述 4
2.1 偿债能力的概念 4
2.2 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4
2.3 偿债能力分析的相关指标 4
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现状 6
3.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概况 6
3.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分析 6
3.2.1 营运资本分析 8
3.2.2 流动比率分析 8
3.2.3 速动比率分析 8
3.2.4 现金比率分析 9
3.2.5 资产负债率分析 9
3.2.6 产权比率分析 9
3.2.7 利息偿付倍数分析 9
3.3 同行业对比 10
3.3.1 营运资本的同行业分析 11
3.3.2 流动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1
3.3.3 速动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1
3.3.4 现金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2
3.4.5 资产负债率的同行业分析 12
3.4.6 产权比率的同行业分析 12
3.4.7 利息偿付倍数的同行业分析 12
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3
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提升偿债能力的有效措施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随着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关注企业的偿债分析。但是如果仅仅只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简单的文字或者是数字的表面分析,很难发现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只有合理地运用偿债能力分析的知识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一些既定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巧妙结合,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成果与绩效,不断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的企业需要通过很多不同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因此学术界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国内外的研究过程中基本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通过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的系统研究找出其相对应的优化对策,以实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研究。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既可以考察本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又可以评估本企业持续经营的风险,而且有助于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大体预测。研究企业偿债能力对于企业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都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程度,为企业进行各种理财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1.1.2 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自有资金的不足使得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因此负债经营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策略。目前国内许多大型以及中型企业为了追求收入与资产的快速增长,不断扩大企业的负债规模,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不断恶化且不断突破风险警戒线,给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企业如何在负债经营与平稳发展中实现双赢,就必须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灵活性以及其偿还债务的能力,而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又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偿债能力也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企业相关利益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偿债能力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财务报表不断完善,同时又促进了财务分析的发展。
财务分析始于银行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银行家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仅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分析衡量顾客的信用及偿债能力。同时作为主张提供财务报表的纽约第四国家银行副经理杰姆斯认为扩大贷款必须预测贷款者的偿债能力,必须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1906年,一位使用比较报表的作者说:“贷款经理必须通过研究与比较对报表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贷款者的强项和问题。”
二十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发展形成比率分析体系、指数法与标准比率法,被称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始创者,他认为要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能仅仅依靠流动比率进行贷款决策,而必须考虑财务报表间的各种关系。基与此观点,1928年,邓宁与华尔合著《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一书,首次提出综合比率分析,后被世人公认为“华尔分析模式”,至今仍在国际财务分析实践中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际理论界对财务分析的指标比率又不断改进。 Brown Paulr(2004)在《财务报告与报表分析》中指出,对比率的简单分析并不能预测到准确的情况,要有效了解相关环境、战略,进行全面分析[2]。
John R.Mills, Jeanne H.Yamamura(1998)在《现金比率》一文中认为了解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现金流量指标是非常必要[3]。基于此观点,Duhovnikk Metka(2008)指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并可能导致破产的直接原因就是现有现金流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因此上市公司应将一份较为合理的现金流量表提供给投资者使用[4]。同时为了更好的识别财务困境问题,Coyne Joseph S&Singh Sher G在分析了健康公司和破产公司的财务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预测财务失败的因素后,得出七个偿债能力指标在两个公司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运营现金流的措施以预防偿债能力风险[5]。
罗斯(Stephen A.Ross)和韦斯特菲尔德(Randolph W.Westerfield)等认为:对债权人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流动性强,但同时也意味着现金和其他短期资产未得到充分利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