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专业(附件)【字数:938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资本市场,拓宽了上市公司融资渠道,也强化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如果上市公司依然忽视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披露一些不可靠的低质量的会计信息,甚至于不披露,那么投资者就无法掌握市场的动态,更严重的会导致市场崩盘,造成泡沫经济。面临这样的艰难境地,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亟待整改。本文从介绍自愿性披露的定义和背景开始,接着综合委托代理理论、竞争性资本市场理论和信号理论来构建评价模型,通过随机抽取10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计算披露程度并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原因分析,最终并提出解决办法。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自愿性
目 录
0引言 1
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1
1.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 1
1.1.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 1
1.1.2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2
1.2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
1.2.1委托代理理论 2
1.2.2竞争性资本市场理论 3
1.2.3信号理论 3
2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 3
2.1问题分析的过程 4
2.1.1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4
2.1.2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的评级方法 4
2.1.3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标 4
2.1.4具体分值计算 5
2.2问题分析的结果 7
2.2.1披露内容范围涵盖面小 9
2.2.2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不佳 9
2.2.3会计信息可靠性太低 10
3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3.1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意愿薄弱 10
3.2利益相关者对披露的信息需求不高 10
3.3上市公司管理层对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 11
3.4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的有效指引 11
4我国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措施 12
4.1优化硬件设备 12
4.2遵循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定规则 12
4.3披露内容标准化 12
4.4打造“天眼”系统 13
4.5实行奖励政策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0引言
时光荏苒,短短数年资本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上市公司为了增加融资渠道从而加大了同类竞争者的利益冲突,引爆了了愈发激烈的竞争战。为了在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掌握话语权,上市公司倾向于达到强制性指标的同时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期望能借此筹集到足够的资本以实现高速、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场的运转需要很多的条件共同推动,但缺少投资者的市场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说投资者就是市场的必要条件。上市公司所要披露的信息其实就是传递给投资者的,无论是好的或者坏的会计信息,投资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去获取。然而对上市公司来说,肯定是更愿意披露好的方面。至于如何评判已经披露的信息,则可以通过已经成熟的评价机制或专门的评价机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经历了从全面自愿性到全面强制性,最后以自愿性与强制性结合定型[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传递某种信息,而市场中的投资者为了竞争就会接受此类信息,并作出决策,所以当竞争愈加激烈,公司披露的就越多,质量就越高。
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1.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
1.1.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
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就得明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以及披露分别指的是什么。公司有很多,小型、大型还有微型,但不是随便一家都能称作上市公司的。首先得公开发行股票,还得经过国务院或者授权的相关部门批准,才能成为一家正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指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应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3]。可以说,投资者就是通过了解这样的信息来进行决策的,所以其准确性十分重要。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运行的推动方面也是举足轻重的。而披露顾名思义就是发布、公布,不过披露的渠道是有所限制,下面会在表格中具体讲述。掌握以上三块内容再去理解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就水到渠成了。
1.1.2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信息披露分为自愿性和强制性披露。深交所正式在2003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该报告提出自愿性披露于强制性披露的异同,披露的都是会计信息这为同,一个是出于自愿,另一个是强制,这为异。现在就两者的四方面不同作出对比,整理得到下面的表格:
表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对比表
项目方式
自愿性
强制性
依据不同
上市公司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股东权利,主动及时披露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之外的会计信息的一系列过程。
依照公司法、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条例等法律规定,通过特定的方式向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揭露相关会计信息的过程。
披露的动机不同
出于资本市场交易、控制权竞争等进行消息沟通的目的;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动机
是上市公司应尽的义务
披露的载体(渠道)不同
年度报告、临时报告、公司网站、宣讲会、发布会;网站新闻媒体;期刊报纸等
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半年报告
披露的制衡机制不同
会计准则、证监会管理规则等
公司治理机制及其有效性
目 录
0引言 1
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1
1.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 1
1.1.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 1
1.1.2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2
1.2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
1.2.1委托代理理论 2
1.2.2竞争性资本市场理论 3
1.2.3信号理论 3
2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 3
2.1问题分析的过程 4
2.1.1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4
2.1.2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的评级方法 4
2.1.3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标 4
2.1.4具体分值计算 5
2.2问题分析的结果 7
2.2.1披露内容范围涵盖面小 9
2.2.2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不佳 9
2.2.3会计信息可靠性太低 10
3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3.1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意愿薄弱 10
3.2利益相关者对披露的信息需求不高 10
3.3上市公司管理层对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 11
3.4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的有效指引 11
4我国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措施 12
4.1优化硬件设备 12
4.2遵循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定规则 12
4.3披露内容标准化 12
4.4打造“天眼”系统 13
4.5实行奖励政策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0引言
时光荏苒,短短数年资本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上市公司为了增加融资渠道从而加大了同类竞争者的利益冲突,引爆了了愈发激烈的竞争战。为了在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掌握话语权,上市公司倾向于达到强制性指标的同时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期望能借此筹集到足够的资本以实现高速、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场的运转需要很多的条件共同推动,但缺少投资者的市场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说投资者就是市场的必要条件。上市公司所要披露的信息其实就是传递给投资者的,无论是好的或者坏的会计信息,投资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去获取。然而对上市公司来说,肯定是更愿意披露好的方面。至于如何评判已经披露的信息,则可以通过已经成熟的评价机制或专门的评价机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经历了从全面自愿性到全面强制性,最后以自愿性与强制性结合定型[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传递某种信息,而市场中的投资者为了竞争就会接受此类信息,并作出决策,所以当竞争愈加激烈,公司披露的就越多,质量就越高。
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1.1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
1.1.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
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就得明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以及披露分别指的是什么。公司有很多,小型、大型还有微型,但不是随便一家都能称作上市公司的。首先得公开发行股票,还得经过国务院或者授权的相关部门批准,才能成为一家正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指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应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3]。可以说,投资者就是通过了解这样的信息来进行决策的,所以其准确性十分重要。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运行的推动方面也是举足轻重的。而披露顾名思义就是发布、公布,不过披露的渠道是有所限制,下面会在表格中具体讲述。掌握以上三块内容再去理解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就水到渠成了。
1.1.2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信息披露分为自愿性和强制性披露。深交所正式在2003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该报告提出自愿性披露于强制性披露的异同,披露的都是会计信息这为同,一个是出于自愿,另一个是强制,这为异。现在就两者的四方面不同作出对比,整理得到下面的表格:
表1: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对比表
项目方式
自愿性
强制性
依据不同
上市公司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股东权利,主动及时披露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之外的会计信息的一系列过程。
依照公司法、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条例等法律规定,通过特定的方式向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揭露相关会计信息的过程。
披露的动机不同
出于资本市场交易、控制权竞争等进行消息沟通的目的;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动机
是上市公司应尽的义务
披露的载体(渠道)不同
年度报告、临时报告、公司网站、宣讲会、发布会;网站新闻媒体;期刊报纸等
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半年报告
披露的制衡机制不同
会计准则、证监会管理规则等
公司治理机制及其有效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