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附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小城镇建设战略的实施,西安小城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使得小城镇建设在规模和速度上面临着障碍。本论文对小城镇建设以及融资过程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西安周边小城镇建设融资情况分析,指出了小城镇在融资过程中必须解决诸如融资体制改革等问题,为今后如何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推进小城镇建设如何进行融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论文对西安市小城镇及融资的相关概念、基本融资理论和现行融资方式进行了归纳并评述,同时依据西安市小城镇融资现状,分析了西安市小城镇资金来源现状及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目 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2 小城镇建设融资概述
2.1 小城镇建设的背景和内容 4
2.2 小城镇建设融资的主要特点 4
2.2.1基础设施比重大 4
2.2.2融资时间较长 4
2.2.3融资规模较大 5
3 西安小城镇建设融资的发展现状
3.1 西安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6
3.2 西安小城镇建设融资的总体情况 7
3.2.1融资规模 7
3.2.2融资结构 8
3.2.3融资使用 8
4 西安小城镇建设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融资总量存在不足 9
4.2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10
4.3 民间投资比重较小 10
4.4 与总体规划契合度较低 10
5 西安小城镇建设融资问题的改进对策
5.1 积极吸引外来资本 12
5.2 扩展融资渠道 12
5.3 挖掘民间投资潜力 13
5.4 融入城市整体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 4.1 融资总量存在不足 9
4.2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10
4.3 民间投资比重较小 10
4.4 与总体规划契合度较低 10
5 西安小城镇建设融资问题的改进对策
5.1 积极吸引外来资本 12
5.2 扩展融资渠道 12
5.3 挖掘民间投资潜力 13
5.4 融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在于解决大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而小城镇自身的功能完善,又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对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来说,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正确的战略选择。但小城镇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建设,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状况下,融资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障碍,西安在发展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依靠政府力量,在资金配置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功能,改革融资机制,才能改善西安小城镇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根据西安市城市建设管理局测算,打造一个适合十万人生活的生活小城镇,最少需要资金3万亿元左右,而打造商业小城镇,需要的资金则更多。如何筹集这笔资金,就需要对投资方式进行改革,并对投资主体进行明确。
1.1.2选题意义
通过研究西安小城镇建设所面临的融资难题,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创新融资机制,规范社会融资平台,给予投资人以优惠政策,这样才能加快小城镇的建设速度。从小城镇建设融资的发展历程来看,政府在这方面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政府财政资金地过多投入使得社会资金地介入缺乏活力,所以小城镇建设不应该单纯地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而是应该注重培养政府信用体系,推动小城镇建设融资方式创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于城镇化建设及其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开展的比较早,从西方世界城市化进程开始,相关研究就逐步展开。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国外研究的方向也随之有了重大地调整。
在大城市的周边城镇建设方面。T.V. Ramachandra(2014)等人通过数据监测与分析,指出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规模巨大的特大城市,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交通、污染等城市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以特大城市为中心,推进周边城镇建设,分散大城市发展压力就成为了一个有效的选择[1]。而通过周边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地区城市化的总体水平也会进一步的提高。
在金融支持城镇发展方面。Tessa Hebb、Rajiv Sharma(2014)通过对美国金融在美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指出金融产业是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力量[2]。金融市场活跃的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往往更高,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金融与房地产产业的融合。因此,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既需要深度挖掘金融市场的潜力,也需要提防金融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产业如何对城镇建设进行支持方面。Stephan Schmidt(2014)等人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是农民进城,但农民本身的产业特性使得其即便进了城,在技能方面也更适合于农业产业[3]。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产业配置的角度,为进城农民提供一定规模的从业渠道,例如建立城市农业合作组织来引导部分入城农民从事相关产业活动。
综上所述,目前国外对于城镇化发展进行研究已经从如何推进城市化,向如何经营好城镇方向转变,包括如何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支持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是一致的。
1.2.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小城镇建设及融资问题进行的研究比较广泛,也比较深入,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课题进行了研究。
在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方面。郑云保(2013)指出小城镇的建设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但从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建设现状来看,金融支持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方面,民间金融市场的投入还有很大潜力[4]。因此,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要努力激发民间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的热情,扩展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
在金融支持的方式方面。宋蓉(2014)对陕西省小城镇建设中PFI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指出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经济基础的限制对于地区小城镇的建设的规模与发展速度有决定性的作用[5]。单纯依靠政府融资,是难以完成建设小城镇的任务的。为此,需要通过引入PFI模式,挖掘民间资本力量来增加小城镇建设的融资供给,进而促进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在财政支持小城镇建设方面。莫红民等人(2013)则以浙江为例,对浙江小城镇建设中的财政运用与支持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政府财政是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政府财政却不能对小城镇建设大包大揽[6]。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通过财政支持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之中,带动小城镇建设的整体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