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本研究以银杏叶为原料,选用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正交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法,研究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四个因素对银杏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35min,超声功率500W,50%乙醇,料液比1:8的条件下银杏叶黄酮提取率最高为0.99%。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银杏叶黄酮提供依据和方法。
目 录
1前 言 1
1.1银杏叶的概述 1
1.1.1黄酮类化合物 1
1.1.2萜类内酯 1
1.1.3聚戊烯醇 1
1.1.4酚酸类化合物 2
1.1.5有机酸类化合物 2
1.2银杏叶的药理作用 2
1.2.1对视网膜和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2
1.2.2抗癌的作用 2
1.2.3改善心脑血循环的作用 3
1.2.4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3
1.2.5对高脂血症及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3
1.2.6对肾的保护作用 3
1.3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4
1.3.1药理作用 4
1.3.2研究现状 4
1.4黄酮类化合物常见的提取方法 4
1.4.1有机溶剂提取法 4
1.4.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5
1.4.3微波提取法 5
1.4.4超声波提取法 5
1.4.5酶提取法 5
2研究方法 7
2.1材料与试剂 7
2.2原材料预处理 7
2.3芦丁含量测定 7
2.4验证实验 8
2.4.1重复性实验 8
2.4.2稳定性实验 8
2.4.3回收率实验 8
2.5黄酮提取率计算 8
2.6单因素实验 8
2.6.1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8
2.6.2超声功率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8
2.6.3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8
2.6.4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9
2.7正交实验 9
3结果分析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1芦丁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10
3.2验证实验结果分析 10
3.2.1重复性实验 10
3.2.2稳定性实验 11
3.2.3回收率实验 11
3.3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11
3.3.1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1
3.3.2超声功率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2
3.3.3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
3.3.4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
3.4正交结果分析 14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1 前 言
1.1 银杏叶的概述
银杏,高达40米,枝条有长有短,幼树皮淡灰褐色,纵裂浅,老为灰褐色,纵裂深,花期34月,种子的成熟期为每年的910月[1]。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它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衰老、抗心血管等。但是由于银杏树生长较慢,结果要二十多年,原材料较难大量获取,所以本实验选取银杏叶来对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
银杏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多糖类、有机酸类、酚酸类等,但最主要药用价值还是黄酮类成分。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各地都有银杏的分布,但一直到近些年来才开始重视银杏资源的利用及开发,对比其它国家,起步较为缓慢,而且在提取方面技术的落后,很大程度地制约了资源的有效利用[2]。
1.1.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其实是由各种糖基形成的苷,每个分子中都包含一个到三个甲氧基,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在疾病治疗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影响,在许多疾病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抗肿瘤、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菌、抗诱变、解热解毒、镇静、降压、利尿等,尤其是在抗肿瘤、防止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知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3]。
1.1.2 萜类内酯
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血小板诱导剂,而且其还会导致许多疾病产生,而银杏内酯可以直接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行遏制[4],所以银杏内酯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受体。
1.1.3 聚戊烯醇
聚戊烯醇通常存在于动物群和绿色针叶植物中,也存在于银杏叶中,在哺乳动物中被称为多萜醇(dolichols)[5]。本品不同于天然银杏叶提取物(GBE),它为脂溶性的油状类脂化合物,其结构为桦木聚戊烯醇,主要由1422个异戊烯基单元组成,与人体内的多萜醇结构相似,是体内糖蛋白生物合成的载体。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造血等作用。国外已有聚戊烯醇类制剂的新药上市,国内仅有银杏叶聚戊烯醇的提取物[6]。
1.1.4 酚酸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取代了水杨酸的羟基,主要是白果酸、巴果酚、D2糖苷酸、叶酸和62羟基甲酸和银杏酸,银杏酚酸对农药具有抑菌作用,在肿瘤、杀菌、脑膜炎方面起很大作用,而另一方面,这些有毒物质和细胞会造成过敏性神经麻痹、突变、阵发性痉挛,在B6拮抗剂中,它的主要有毒成分是42三甲磺胺磺胺甲氧嘧啶双二醇,会抑制大脑中的维生素a[7]。
目 录
1前 言 1
1.1银杏叶的概述 1
1.1.1黄酮类化合物 1
1.1.2萜类内酯 1
1.1.3聚戊烯醇 1
1.1.4酚酸类化合物 2
1.1.5有机酸类化合物 2
1.2银杏叶的药理作用 2
1.2.1对视网膜和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2
1.2.2抗癌的作用 2
1.2.3改善心脑血循环的作用 3
1.2.4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3
1.2.5对高脂血症及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3
1.2.6对肾的保护作用 3
1.3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4
1.3.1药理作用 4
1.3.2研究现状 4
1.4黄酮类化合物常见的提取方法 4
1.4.1有机溶剂提取法 4
1.4.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5
1.4.3微波提取法 5
1.4.4超声波提取法 5
1.4.5酶提取法 5
2研究方法 7
2.1材料与试剂 7
2.2原材料预处理 7
2.3芦丁含量测定 7
2.4验证实验 8
2.4.1重复性实验 8
2.4.2稳定性实验 8
2.4.3回收率实验 8
2.5黄酮提取率计算 8
2.6单因素实验 8
2.6.1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8
2.6.2超声功率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8
2.6.3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8
2.6.4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9
2.7正交实验 9
3结果分析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1芦丁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10
3.2验证实验结果分析 10
3.2.1重复性实验 10
3.2.2稳定性实验 11
3.2.3回收率实验 11
3.3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11
3.3.1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1
3.3.2超声功率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2
3.3.3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
3.3.4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
3.4正交结果分析 14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1 前 言
1.1 银杏叶的概述
银杏,高达40米,枝条有长有短,幼树皮淡灰褐色,纵裂浅,老为灰褐色,纵裂深,花期34月,种子的成熟期为每年的910月[1]。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它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衰老、抗心血管等。但是由于银杏树生长较慢,结果要二十多年,原材料较难大量获取,所以本实验选取银杏叶来对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
银杏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多糖类、有机酸类、酚酸类等,但最主要药用价值还是黄酮类成分。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各地都有银杏的分布,但一直到近些年来才开始重视银杏资源的利用及开发,对比其它国家,起步较为缓慢,而且在提取方面技术的落后,很大程度地制约了资源的有效利用[2]。
1.1.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其实是由各种糖基形成的苷,每个分子中都包含一个到三个甲氧基,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在疾病治疗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影响,在许多疾病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抗肿瘤、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菌、抗诱变、解热解毒、镇静、降压、利尿等,尤其是在抗肿瘤、防止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知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3]。
1.1.2 萜类内酯
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血小板诱导剂,而且其还会导致许多疾病产生,而银杏内酯可以直接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行遏制[4],所以银杏内酯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受体。
1.1.3 聚戊烯醇
聚戊烯醇通常存在于动物群和绿色针叶植物中,也存在于银杏叶中,在哺乳动物中被称为多萜醇(dolichols)[5]。本品不同于天然银杏叶提取物(GBE),它为脂溶性的油状类脂化合物,其结构为桦木聚戊烯醇,主要由1422个异戊烯基单元组成,与人体内的多萜醇结构相似,是体内糖蛋白生物合成的载体。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造血等作用。国外已有聚戊烯醇类制剂的新药上市,国内仅有银杏叶聚戊烯醇的提取物[6]。
1.1.4 酚酸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取代了水杨酸的羟基,主要是白果酸、巴果酚、D2糖苷酸、叶酸和62羟基甲酸和银杏酸,银杏酚酸对农药具有抑菌作用,在肿瘤、杀菌、脑膜炎方面起很大作用,而另一方面,这些有毒物质和细胞会造成过敏性神经麻痹、突变、阵发性痉挛,在B6拮抗剂中,它的主要有毒成分是42三甲磺胺磺胺甲氧嘧啶双二醇,会抑制大脑中的维生素a[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