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用药情况调查分析(附件)
摘 要扁桃体存在于扁桃体隐窝内,是人体呼吸道对外界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可抵制和消灭自口或鼻进入体内的病毒和致病菌等病原微生物。但是当吸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毒力比较强或数量比较多时,就会引起相对应的临床症状,并引发炎症,即扁桃体炎。婴幼儿甚至是10岁之前的儿童都属于免疫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群体,扁桃体炎的患病几率较高。本文对西安、咸阳两地10岁以下的扁桃体炎患者的用药情况做出了调查,分析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为临床上小儿扁桃体炎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或参考。目 录
1 前 言
1.1 扁桃体 1
1.1.1 功能作用 1
1.1.2 结构分类 1
1.2 扁桃体炎 2
1.3 扁桃体炎的分类 2
1.4 扁桃体炎的症状 3
2 对小儿扁桃体炎的认识
2.1 当代医学对病因病理的认识 4
2.1.1 发病年龄的认识 4
2.1.2 病因病理的认识 4
2.2 古籍文献对病因病机认识 5
2.2.1 风热侵袭型 5
2.2.2 肺胃蕴热型 6
2.2.3 肺肾阴虚型 6
2.2.4 肝火上炎型 6
2.3 现代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6
2.3.1 病因病机 6
2.3.2 辩证分型 7
3 调查方法与结论
3.1 诊断标准 9
3.1.1 西医诊断标准 9
3.1.2 中医诊断标准 9
3.2 病例选择 9
3.2.1 纳入标准 9
3.2.2 排除标准 9
3.2.3 脱落标准 10
3.3 临床调查 10
3.4 统计方法 12
3.5 临床结论 12
3.6 社会问卷调查 13
3.7 调查结论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前 言
扁桃体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器官,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临床调查 10
3.4 统计方法 12
3.5 临床结论 12
3.6 社会问卷调查 13
3.7 调查结论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前 言
扁桃体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器官,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的侵入。扁桃体按其位置分为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和咽扁桃体。分别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会处,大量淋巴组织存在于此处的粘膜中,经常的接触抗原并引起局部免疫应答;咽部、舌根周围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口咽部上皮下部的淋巴组织团块[]。
功能作用
扁桃体中以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腭扁桃体。腭扁桃体为一对,位于咽腭弓与舌腭弓之间,卵圆形,表面由复层鳞状的上皮所覆盖。隐窝是由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所形成的,约为10~20个,隐窝中含有淋巴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菌等[]。隐窝周围及上皮下方密集分布着弥散淋巴组织及淋巴小结,淋巴细胞穿过上皮后沉积于口咽部。扁桃体的被膜可以把腭扁桃体和邻近器官隔开,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起到阻止腭扁桃体感染扩散的作用。
扁桃体可产生抗体和淋巴细胞,故具有抗病毒抗细菌的防御功能。咽部是呼吸和饮食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异物且较易隐藏病菌[]。扁桃体和丰富的淋巴组织执行着对咽部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和保护任务。
结构分类
腭扁桃体
腭扁桃体为卵圆形,粘膜一侧表面有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固有层中陷入形成10~20个分支的隐窝(crypt)。隐窝四周的固有层中含有淋巴小结大量及弥散淋巴组织。隐窝深处的复层扁平上皮内有许多B细胞、T细胞、浆细胞和少量郎格汉斯细胞与巨噬细胞,被称为上皮浸润部[]。上皮中还有一些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出入上皮的主要通道。上皮细胞内还有许多细胞间通道,浅表部分的通道开口于表面,有的通道则在开口处覆有扁平的微皱褶细胞(microfoldcell,Mcell)。上皮间隙内的T细胞含量多,这些经常更换和迁移。孔毛细血管附近分布着上皮内的浆细胞,有利于分泌出的抗体进血液。腭扁桃体小儿的比较发达,因其固有层内有淋巴小结及大量弥散淋巴组织,它们的发育程度及数量与抗原的刺激密切相关。扁桃体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总数的60%为B细胞,T细胞为38.5%,还有少量NK细胞和K细胞[]。弥散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较多,也有少量的B细胞、浆细胞。淋巴小结常较大而多,表明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与扁桃体的关系比较密切。固有层内还存在一些小淋巴管,淋巴细胞可由此进入淋巴。
咽扁桃体
咽扁桃体也称作腺样体,咽扁桃体位于咽的后壁,无隐窝,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粘膜形成纵行皱襞,淋巴组织存在于固有层内,上皮内也由淋巴细胞浸润,浸润部上皮常会变为复层扁平上皮。
舌扁桃体
舌扁桃体位于咽前壁和舌根,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有一些较浅的隐窝。淋巴细胞浸润部在上皮内,固有层内含有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细菌感染所导致的上呼吸道炎症。扁桃体存在于扁桃体隐窝内,是人体呼吸道对外界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可抵制和消灭自口或鼻进入体内的病毒和致病菌等病原微生物。但是当吸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毒力比较强或数量比较多时,就会引起相对应的临床症状,并引发炎症,即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的分类
扁桃体炎分为慢性、急性扁桃体炎,在气温变化、季节更替时容易发病。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常见的上呼吸道的感染之一,可伴有程度不等的淋巴组织和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咽痛、咳嗽、发热,严重时吞咽困难,高热不退,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长期感染性炎症,多由于腭扁桃体隐窝的引流不畅或急性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隐窝内病毒、细菌滋生感染而导致慢性炎症,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肥大、或可见分泌物,颌下的淋巴结肿大[]。
扁桃体炎的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为有吞咽痛,多伴剧烈咽痛,会放射至耳部,婴幼儿的表现为流口水。部分患儿会出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触痛,及口咽部肿胀所导致的说话声弱。炎症感染咽鼓管时则会出现耳鸣、耳闷、耳痛甚至导致听力下降。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者,扁桃体肿大较十分显著,若是幼儿还会引起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以及急性滤泡性。起病急,可有高热、头痛、畏寒、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周身不适、便秘等症状。小儿患者易因高热引起呕吐、抽搐及昏睡,婴幼儿易因肠系膜淋巴结过劳而出
1 前 言
1.1 扁桃体 1
1.1.1 功能作用 1
1.1.2 结构分类 1
1.2 扁桃体炎 2
1.3 扁桃体炎的分类 2
1.4 扁桃体炎的症状 3
2 对小儿扁桃体炎的认识
2.1 当代医学对病因病理的认识 4
2.1.1 发病年龄的认识 4
2.1.2 病因病理的认识 4
2.2 古籍文献对病因病机认识 5
2.2.1 风热侵袭型 5
2.2.2 肺胃蕴热型 6
2.2.3 肺肾阴虚型 6
2.2.4 肝火上炎型 6
2.3 现代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6
2.3.1 病因病机 6
2.3.2 辩证分型 7
3 调查方法与结论
3.1 诊断标准 9
3.1.1 西医诊断标准 9
3.1.2 中医诊断标准 9
3.2 病例选择 9
3.2.1 纳入标准 9
3.2.2 排除标准 9
3.2.3 脱落标准 10
3.3 临床调查 10
3.4 统计方法 12
3.5 临床结论 12
3.6 社会问卷调查 13
3.7 调查结论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前 言
扁桃体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器官,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临床调查 10
3.4 统计方法 12
3.5 临床结论 12
3.6 社会问卷调查 13
3.7 调查结论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前 言
扁桃体
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器官,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的侵入。扁桃体按其位置分为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和咽扁桃体。分别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会处,大量淋巴组织存在于此处的粘膜中,经常的接触抗原并引起局部免疫应答;咽部、舌根周围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口咽部上皮下部的淋巴组织团块[]。
功能作用
扁桃体中以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腭扁桃体。腭扁桃体为一对,位于咽腭弓与舌腭弓之间,卵圆形,表面由复层鳞状的上皮所覆盖。隐窝是由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所形成的,约为10~20个,隐窝中含有淋巴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菌等[]。隐窝周围及上皮下方密集分布着弥散淋巴组织及淋巴小结,淋巴细胞穿过上皮后沉积于口咽部。扁桃体的被膜可以把腭扁桃体和邻近器官隔开,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起到阻止腭扁桃体感染扩散的作用。
扁桃体可产生抗体和淋巴细胞,故具有抗病毒抗细菌的防御功能。咽部是呼吸和饮食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异物且较易隐藏病菌[]。扁桃体和丰富的淋巴组织执行着对咽部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和保护任务。
结构分类
腭扁桃体
腭扁桃体为卵圆形,粘膜一侧表面有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固有层中陷入形成10~20个分支的隐窝(crypt)。隐窝四周的固有层中含有淋巴小结大量及弥散淋巴组织。隐窝深处的复层扁平上皮内有许多B细胞、T细胞、浆细胞和少量郎格汉斯细胞与巨噬细胞,被称为上皮浸润部[]。上皮中还有一些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出入上皮的主要通道。上皮细胞内还有许多细胞间通道,浅表部分的通道开口于表面,有的通道则在开口处覆有扁平的微皱褶细胞(microfoldcell,Mcell)。上皮间隙内的T细胞含量多,这些经常更换和迁移。孔毛细血管附近分布着上皮内的浆细胞,有利于分泌出的抗体进血液。腭扁桃体小儿的比较发达,因其固有层内有淋巴小结及大量弥散淋巴组织,它们的发育程度及数量与抗原的刺激密切相关。扁桃体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总数的60%为B细胞,T细胞为38.5%,还有少量NK细胞和K细胞[]。弥散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较多,也有少量的B细胞、浆细胞。淋巴小结常较大而多,表明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与扁桃体的关系比较密切。固有层内还存在一些小淋巴管,淋巴细胞可由此进入淋巴。
咽扁桃体
咽扁桃体也称作腺样体,咽扁桃体位于咽的后壁,无隐窝,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粘膜形成纵行皱襞,淋巴组织存在于固有层内,上皮内也由淋巴细胞浸润,浸润部上皮常会变为复层扁平上皮。
舌扁桃体
舌扁桃体位于咽前壁和舌根,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有一些较浅的隐窝。淋巴细胞浸润部在上皮内,固有层内含有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细菌感染所导致的上呼吸道炎症。扁桃体存在于扁桃体隐窝内,是人体呼吸道对外界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可抵制和消灭自口或鼻进入体内的病毒和致病菌等病原微生物。但是当吸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毒力比较强或数量比较多时,就会引起相对应的临床症状,并引发炎症,即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的分类
扁桃体炎分为慢性、急性扁桃体炎,在气温变化、季节更替时容易发病。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常见的上呼吸道的感染之一,可伴有程度不等的淋巴组织和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症,表现为咽痛、咳嗽、发热,严重时吞咽困难,高热不退,检查可见,扁桃体肿大、充血[]。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长期感染性炎症,多由于腭扁桃体隐窝的引流不畅或急性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隐窝内病毒、细菌滋生感染而导致慢性炎症,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肥大、或可见分泌物,颌下的淋巴结肿大[]。
扁桃体炎的症状
局部症状主要为有吞咽痛,多伴剧烈咽痛,会放射至耳部,婴幼儿的表现为流口水。部分患儿会出现下颌角淋巴结肿大、触痛,及口咽部肿胀所导致的说话声弱。炎症感染咽鼓管时则会出现耳鸣、耳闷、耳痛甚至导致听力下降。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者,扁桃体肿大较十分显著,若是幼儿还会引起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以及急性滤泡性。起病急,可有高热、头痛、畏寒、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周身不适、便秘等症状。小儿患者易因高热引起呕吐、抽搐及昏睡,婴幼儿易因肠系膜淋巴结过劳而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