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不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研究附子不同炮制品煎煮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本次课题的方法是用SPF级KM小鼠18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空白(蒸馏水)组、生附片组、常压蒸组、高压蒸组、高温烘组、煮附片组,每组雌雄各10只。60只小鼠做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其余进行最大给药剂量试验。空白组ig0.04mL·gˉ1蒸馏水,其他组别ig48g·kgˉ1赋予常压、高压、高温、煮制品及生附片的煎煮液,进行最大给药剂量观察实验。与空白组比较,生附片、常压蒸制附片、高压蒸制、高温烘制、煮附片组( 48g·kg ˉ1) 小鼠体重在灌胃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区别,与空白组比较,高压片与常压片组小鼠心脏指数有明显的提高,高温片与生附片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有明显的下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其他的脏器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病理观察显示,空白组小鼠心肌细胞完整,纤维排列整齐,无异常症状;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索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呈多边形,核圆形居中,中央静脉清晰。肾髓质分界清楚,肾小管各段结构清晰,间质纤维组织少,肾小球分布均匀,体积正常,肾小球囊无粘连狭窄。给药组可见心肌排列紊乱,局灶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有局灶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肾小管间质有炎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4种炮制品的最大给药量为生药48g·kg ˉ1,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药量( 15 g·60 kgˉ1)的192倍。新型炮制品工艺的附子虽然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毒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由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炮制工艺比传统工艺的毒性更小,操作简单可控。3种新型炮制工艺的附子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Keywords: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conite Decoction; acute toxicity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6
1.2 选题意义 2
2 国内发展状况 3
2.1 现代研究 3
2.2 附子炮制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3
2.2.1 附子所含化学成分 3
2.2.2 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4
2.3 毒理学研究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1 附子的毒性机理 4
2.3.2 炮制对附子毒性的影响 5
2.4 药效学研究 6
2.4.1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6
2.4.1.1 强心作用 6
2.4.1.2 附子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
2.4.1.3 抗心律失常作用 7
2.4.1.4 抗炎作用 7
2.4.1.5 镇痛作用 7
2.5 附子相关药理实验 8
3 实验部分 9
3.1 仪器与材料 9
3.1.1 实验动物 9
3.1.2 药材及试剂 9
3.1.3 实验器材 9
3.2 实验方法及结果 9
3.2.1 附子炮制品的制备 9
3.2.2 附子不同炮制品煎煮液的制备 10
3.3 附子水煎液最大耐受量试验 10
3.4 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 11
3.5 统计学分析 12
3.6 实验结果 12
3.6.1 最大耐受量试验 12
3.6.2 毒性反应 12
3.6.3 对小鼠体重和进食量的影响 12
3.6.4 对小鼠主要脏器系数的影响 12
3.6.5 对小鼠心、肝、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4
4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1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子根的加工品,且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影响。主要用于亡阳症、阳瘦、宫冷、必腹冷痛、肢冷脉微、虚寒吐泻、阳虚外感等证[1]。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造成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低血压、冠心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性。现代药理研究方面表明:附子具有强心、升压、抗休克、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心肌缺血等多种药理作用,以及抗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镇痛、抗炎、抗溃疡、抗腹泻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2]。附子作用峻猛,用之不当则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如口唇发麻,恶心呕吐,心烦不安,心率失常等,尤其对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所以附子需要经过炮制后降低其毒性方可入药。
由于史册和地区的来历,附子炮制品种类繁多,传统炮制工艺则多采用炮、烧、炒、炙、爆、蒸、煮等处理方法,研究表明,守旧工艺操作烦琐,耗时耗能,在加工过程中,有效成分流失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加工产品毒性小,但活性成分含量低,达不到标准[3]。药材质量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附子炮制工艺进行改进,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可控、省时高效的炮制工艺。结合课题需要,对附子高压、常压、高温、煮法等炮制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化学成分上确定了4种新型炮制方法的最佳炮制工艺,该工艺具有解毒效果好,有效成分含量高,操作简单、操作可控,适应于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同时质量稳定可控。但新型炮制工艺能否完全替代传统的炮制工艺,为了确保其科学性,有必要对新型炮制品进行毒理学和药效学的评价,从药理水平方面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
目前,附子毒理学和药效学研究报道较多,实验动物方法学研究比较成熟,中医“阳虚”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此次课题首次从化学成分、毒理学和药效学等多个层面,根据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理论,综合评价附子新炮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首先明确其炮制品及其煎煮液中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然后进行毒理学和药效学评价,为附子“回阳救逆”、“回阳通脉”、“强心功效”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从而建立附子“量效”的数据模型,探索附子炮制工艺“减毒、存效”的原理[5],揭示附子新型炮制工艺的科学性,最终阐释中药材附子运用何种新型炮制工艺品质最高、为何最高、以及理论上阐明如何提高附子品质的科学内涵。实验同时从化学成分[6]、毒理学和药效学等多个层面确定出的炮制工艺将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同时能够极大提高附子饮片生产效率,解决其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
1.2 选题意义
本次课题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来对附子4种炮制品煎煮液进行安全性评价[7,8]。阐述了附子加工存在的科学内涵弱化效应,实现附子加工标准化生产、规范饮片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乌头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研究中医的毒性安全性评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实践意义重大。
研讨表明,附子的4种新式炮制品煎煮液,在急毒实验中与守旧炮制工艺黑顺片煎煮液的作用无明显区别[9],说明这4种新式炮制工艺的附子炮制品是安全有效的。同时高压片在回阳救逆方面与黑顺片作用基本相当,但高压片的毒性要小于黑顺片,并且在回阳通脉、强心作用[10]方面也要优于黒顺片。同时高压片的有效生物碱含量要高于黑顺片,说明在其他的某些功效上可能也要优于黑顺片,因此研究发现高压片要优于黑顺片。所以本此研究为附子生产中炮制工艺的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为附子的临床安全使用剂量范围提供参考依据,为后续附子的毒理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1114]。 2 国内发展状况
2.1 现代研究
现代炮制工艺研究中附子炮制法较多的有微波法、高压蒸法、高温烘法、干法等[15]。微波法由于操作简单,质量易控,炮制品水分含量低,干枯匀称,产生的膨化作用使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以便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提取率。微波法处理附子,先将附子洗净去皮后,用50%胆巴水浸泡1015h,然后反复24次换用清水浸泡,每次浸漂2024h,得到淡附子[16,17]。再将得到的附子蒸煮大概15min后,稍稍烘干,再使用微波进行照射,频率为2450MHz或915MHz,炮制得到的附子毒性较低、药效高。高温炮制法由于其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效率高,并且去毒的效果较好。韩志强[18]等通过实验得出,草乌的高温加工工艺的最优条件为:先将草乌用胆己水润至透必,制成24毫米厚的薄片,在110℃温度下连续烘制4h,得到的炮制品生物碱含量较高。林华等[19]采用正交法优选出附子高温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换水浸泡至透必,在120℃条件下炮制12h,得到的炮制品生物碱含量高、水分低,而且工艺简单,省时高效。高压蒸制法方便快捷、高效且去毒效果较好,目前已成为乌头类中药炮制新工艺的研究热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