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创作中的归零”心态

浅谈舞蹈创作中的归零”心态[20200420092128]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 舞蹈创作中“归零”心态的含义和界限 1
(一)舞蹈创作者的“零”状态 1
(二)“归零”心态和人群的划分 2
三、 两类舞蹈创作人群创作心态和个人背景的对比 2
(一)舞蹈本科普高生与中专艺校生的对比 2
(二)“科班出身”与“半路出家”或“非职业”舞蹈编导的对比 3
四、 “归零”心态与舞蹈创作 6
(一)舞蹈编排中的方式和技巧与“归零”心态 6
(二)“归零”心态对舞蹈创作的影响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摘 要
在舞蹈创作当中“零”是一种创作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本文从“归零”这样一种创作心态出发来探讨创作者的个人背景和心态对于舞蹈创作的影响。本文的突破点主要是从两类人群的对比来研究这种“归零”心态:一为舞蹈编导本科学生中普高生与中专艺校生之间的差异;二为“科班出身”舞蹈编导与“半路出家”舞蹈编导或”非职业“舞蹈编导之间的差异。舞蹈创作的主体是舞蹈编导本身,去研究和对比不同背景经历的编导人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和了解创作的过程。创作的产生和形成一直带有很多神秘色彩,在创作和创意上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方式和标准,因此研究创作者本身的创作心态和创作背景是我们得以窥见创作这一神秘领域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归零心态;四种创作人群;创意;创作方式
目录
Abstract
ous color, in the creation and creative we very difficult given an accurate metIn the creation of "zero" is a creation of the state, or it can be understood as a kind of stat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zero" of such a creative mentality,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creators of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mentality for dance creation.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to study the "return to zero" mentality: a choreographe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gene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ined" choreographer and halfway decent choreography or non professional dance choreographer differences. Dance creation main body of creation is choreographer "human" itself, comparative study and different background experience directing people to help us to have a better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The creation and formation has been with many mysterihods and standards. Therefore, the creators of "person" the creation state of mind and we can envisage the creation of this mysterious realm.
Key words:Zero mentality; four creative people; creative writing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舞蹈专业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舞蹈专业中的学生主要由普通高中生和中专艺校生构成,按照舞蹈编导的专业背景可将其主要分为“科班出身”的舞蹈编导和“半路出家”或非职业舞蹈编导这两大类,他们因学习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在创作心态和创作方式上的迥异,文章准备从“归零”这样一种创作心态出发,来探讨创作者的个人背景和心态对于舞蹈创作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创作当中“零”是一种创作的状态,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因此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在于创作的心态问题。在国内外关于创作心态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稀少,其出现的方式主要见诸于舞蹈家的传记性文章或书籍,以及访谈等等。另外在舞蹈心理学的领域和创意学的某些部分亦有涉及,总而言之国内外对于舞蹈创作心态的单一研究还相对少有提及。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创作和创意一直以来是一个神秘而抽象的概念,创作心态亦是一个难以言说的状态,在多数艺术门类当中艺术家是推动这门艺术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师的产生更是推动艺术思潮和理念产生的根本所在。从创作者本身的背景经历和心态出发来分析其对于舞蹈创作的影响是极为有必要的,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向和方式不仅可以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待舞蹈创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不同背景和经历的创作人群进行对比和分析看出创意产生的根源所在,对于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是极为有必要的。
二、舞蹈创作中“归零”心态的含义和界限
所谓“归零”源自佛家禅学中的一种心态感悟,是一种境界上的意念感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心清零”。本文所取“归零”一词与禅宗的解读不是一个含义,本文所讲的“归零”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讨论艺术的创作心态,虽然这种创作心态因人而异,但是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的成长环境和背景使创作者在创作心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间接影响了创作者的创作方式,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艺术作品。
(一)舞蹈创作者的“零”状态
在舞蹈中,舞蹈编导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专业和职业,这种特殊性体现在这个专业或者说这个职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舞蹈编导与个人是一种复杂的双向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于个人文化层次不同,情感经历不同,艺术敏锐能力不同等因素综合造成的,可以概括地说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不同。甚至在学院化、格式化的长期训练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编创者们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由此看出决定舞蹈编导这一学科或职业特殊性的原因在于创作者个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
在舞蹈创作中所谓“归零”是指创作者在创作时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归零”的心理状态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去理解:第一个层次是指创作者的创作心态和思维,创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地清空自己以往的创作经验和习惯,用“归零”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正在进行的艺术创作;第二个层次是指创作者的成长和职业背景不同,有的创作者具备天然的“零”状态,通常来讲就是“非科班出身”或者“非职业的”艺术创作者,本文主要是从是第二个层次进行研究。
(二)“归零”心态和人群的划分
按照上文提到的“归零”心态可以将舞蹈创作者或者舞蹈编导分成两类人群,如果将这种“归零”作为一个标准可以将舞蹈创作者分为“未归零”和“已归零”两类人群。因此,本文主要以这四种创作人群为案例来做研究和分析,分别为:本科学生中普高生与中专艺校生;“科班出身”舞蹈编导与“半路出家”舞蹈编导或非职业舞蹈编导,其中对于职业舞蹈从业者的分析以个人案例的形式来进行对比。
三、两类舞蹈创作人群创作心态和个人背景的对比
前文提到创作者个人的创作心态和思维方式是造成艺术创作出发点和创作方式不同的重要原因,而形成这种创作心态和思维方式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上去分析。
(一)舞蹈本科中普高生与中专艺校生的对比
随着我国舞蹈学科的不断完善,舞蹈专业的高等教育也逐步的得到确立,综合类大学越来越多的开始成立艺术学院并建立舞蹈学科专业,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生可以以艺术生的身份进入到综合类大学。另外,越来越多的专业类艺术院校也开始吸收普通高中生进入到其舞蹈专业学科中,这样一种形式和现象使得很多舞蹈专业学科中其学生的构成逐渐成两种人群,一种为普通高中生,另一种为中专艺校生。
1.成长经历和学习背景的对比
从成长经历和学习背景上舞蹈本科院校的普通高中生和中专艺校生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专艺校生大多从幼年便开始接触和学习舞蹈,其中大多数人在平均年龄12岁左右便进入到专业的艺术类学校来进行专业化的舞蹈学习,这类学生在舞蹈基本功上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也相对比较系统,但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存在“跳级”的现象,因此造成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的结果。另外,我国大多数艺术类中专院校采用封闭式管理的教学模式,并且因我国艺术类中专院校主要集中在一线或二线的大城市当中,因此占极大部分比重的学生是跨省份或者说离开出生和生活所在地而进行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较早的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的状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3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