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舞蹈专业进行艺术实践的调查研究以青年政治舞蹈为例
摘 要从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实践教育在我国各高校的舞蹈教学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至于所谓的艺术实践,就是需要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技能知识以及训练运用到舞蹈演示和创作排练中,进一步把理论与技能知识充分的通过舞台的方式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得到技能提升与舞蹈感觉的锻炼。本文以学院舞蹈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近几年来相关的书籍与文献资料,研究高校的舞蹈教学现状,得到必须要加大艺术实践的力度、高度从而提升舞蹈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以及对舞台的认识和增强自身的舞感。
目录
1
1
1
2
3
3
4
4
5
5
6
8
9
10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代社会,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校园和家长高度关注的重点。就舞蹈教学而言,在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准之外,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也尤为重要。本文拟在阐述大学生舞蹈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舞蹈艺术实践教育发展现状,并探讨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有效策略。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等舞蹈教育也已开始教育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表现为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舞蹈艺术教学实践与全程教学更为普遍。然而,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舞蹈教育在舞蹈交流上还存在空白,舞蹈教育和公共需求之间的概念与教育交流还未建立起联系,学术界的横向沟通缺乏,理论研究滞后,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和讨论导致教育部门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舞蹈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通过对高校舞蹈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上对舞蹈教学和教育资源运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舞蹈教学设备跟不上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二是当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实力薄弱,教师队伍教育水平有待提升,教学模式僵化,缺乏专业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三是舞蹈教学中实践和理论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四是舞蹈高校的学生就业资源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少,就业面较窄。
艺术实践概述
随着舞蹈专业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的重视,教育部门和家长对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艺术实践现在是对当代舞蹈大学生校外课堂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舞蹈学生对自我舞蹈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也会对学生的舞蹈积极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特别是大型专业舞蹈艺术学校在重视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同时,也把学生在教学舞蹈经验之外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也要求教师在进修学校舞蹈的同时应着力提高个人素质,要求专业舞蹈艺术学院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舞蹈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主动去认识、发展自己的舞蹈知识的体系,促使艺术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状态,推动综合能力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山青舞蹈学院艺术实践现状及分析
学院前身是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迄今已有69年的办学历史,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
学校的舞蹈专业是在1988年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创办。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了显著的特色,在国内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品牌专业。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全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研讨会以及“一带一路”下“园丁杯”全国舞蹈教师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2016年,编创的大型民族舞剧《风筝》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2017年,群舞《闯.家园》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2018原创大型民族舞剧《乳娘》入选“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扶持计划”。2010年至今连续九年参加北京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工作,2018年再次应邀参演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舞蹈学院360余名师生参加了“我们的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并获得了导演组的一致肯定。舞蹈学院现有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和舞蹈表演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800余人。
舞蹈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舞台艺术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强化优势、推陈出新,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全面、综合素质优秀的舞蹈人才。
(一)培养方案分析
学院舞蹈学院不断丰富教学方法、途径,着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建设转变,逐渐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舞台艺术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许多舞蹈院校中,不少学生因未参加舞蹈课程艺术实践而缺乏实践能力,舞蹈专业水平提高存在瓶颈,学院舞蹈学院规定本科专业必须有一个学期的艺术实践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高校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有力推动舞蹈专业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输送了一批专业技能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舞蹈人才队伍。比如,该校舞蹈专业学生多次参加中央、省市组织的各类大型文艺表演和专业比赛,获得了一百多省级以上奖励,包括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等国家级奖项六项。但由于该校舞蹈学院的艺术实践课程设置在高年级,不少学生由低年级升入高年级后,仍未认识到舞蹈实践的重要性,单纯为完成学校课程任务被动地参与艺术实践,令舞蹈人才培养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课程设置分析
学院舞蹈学院以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专注于打造“演、编、教、评、组”五项全能人才,“演”指表演,“编”指编创,“教”指教学,“评”指评论,“组”指组织。随着我国艺术科学的发展,舞蹈专业已经设置到3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具体,培养口径越来越专。舞蹈表演专业突出表演能力的培养,舞蹈编导专业侧重编创、组织能力的培养,舞蹈学专业强调教学、评论能力的培养。该专业每年社会输送大量的供优质舞蹈人才,他们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遍布全国各地。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修了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民族民间舞蹈(藏、蒙、维、傣、朝、山东三大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舞蹈技巧、舞蹈剧目表演等专业课程和马哲原理、毛概、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程。设有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和舞蹈表演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800余人。学院对舞蹈表演、编导及其他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没有统一规定,主要以实践活动的专业要求进行安排,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调研团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参与舞蹈教育机构实习、参演文艺表演等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艺术实践,并撰写毕业报告,学生的参与率普遍较高,但也存在少数理论和社会参与积极性薄弱的学生在校期间未参与任何艺术实践的情况,这些学生对于专业能力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执行力较差。
目录
1
1
1
2
3
3
4
4
5
5
6
8
9
10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代社会,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校园和家长高度关注的重点。就舞蹈教学而言,在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准之外,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也尤为重要。本文拟在阐述大学生舞蹈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舞蹈艺术实践教育发展现状,并探讨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有效策略。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等舞蹈教育也已开始教育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表现为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舞蹈艺术教学实践与全程教学更为普遍。然而,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舞蹈教育在舞蹈交流上还存在空白,舞蹈教育和公共需求之间的概念与教育交流还未建立起联系,学术界的横向沟通缺乏,理论研究滞后,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分析和讨论导致教育部门对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舞蹈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通过对高校舞蹈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上对舞蹈教学和教育资源运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舞蹈教学设备跟不上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二是当前高校舞蹈教育教学实力薄弱,教师队伍教育水平有待提升,教学模式僵化,缺乏专业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三是舞蹈教学中实践和理论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四是舞蹈高校的学生就业资源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少,就业面较窄。
艺术实践概述
随着舞蹈专业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的重视,教育部门和家长对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艺术实践现在是对当代舞蹈大学生校外课堂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舞蹈学生对自我舞蹈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也会对学生的舞蹈积极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特别是大型专业舞蹈艺术学校在重视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同时,也把学生在教学舞蹈经验之外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也要求教师在进修学校舞蹈的同时应着力提高个人素质,要求专业舞蹈艺术学院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舞蹈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主动去认识、发展自己的舞蹈知识的体系,促使艺术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状态,推动综合能力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山青舞蹈学院艺术实践现状及分析
学院前身是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迄今已有69年的办学历史,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
学校的舞蹈专业是在1988年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创办。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了显著的特色,在国内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品牌专业。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全国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研讨会以及“一带一路”下“园丁杯”全国舞蹈教师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2016年,编创的大型民族舞剧《风筝》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2017年,群舞《闯.家园》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2018原创大型民族舞剧《乳娘》入选“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扶持计划”。2010年至今连续九年参加北京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工作,2018年再次应邀参演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舞蹈学院360余名师生参加了“我们的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并获得了导演组的一致肯定。舞蹈学院现有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和舞蹈表演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800余人。
舞蹈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舞台艺术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强化优势、推陈出新,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全面、综合素质优秀的舞蹈人才。
(一)培养方案分析
学院舞蹈学院不断丰富教学方法、途径,着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建设转变,逐渐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舞台艺术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许多舞蹈院校中,不少学生因未参加舞蹈课程艺术实践而缺乏实践能力,舞蹈专业水平提高存在瓶颈,学院舞蹈学院规定本科专业必须有一个学期的艺术实践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高校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短板,有力推动舞蹈专业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输送了一批专业技能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舞蹈人才队伍。比如,该校舞蹈专业学生多次参加中央、省市组织的各类大型文艺表演和专业比赛,获得了一百多省级以上奖励,包括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等国家级奖项六项。但由于该校舞蹈学院的艺术实践课程设置在高年级,不少学生由低年级升入高年级后,仍未认识到舞蹈实践的重要性,单纯为完成学校课程任务被动地参与艺术实践,令舞蹈人才培养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课程设置分析
学院舞蹈学院以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专注于打造“演、编、教、评、组”五项全能人才,“演”指表演,“编”指编创,“教”指教学,“评”指评论,“组”指组织。随着我国艺术科学的发展,舞蹈专业已经设置到3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具体,培养口径越来越专。舞蹈表演专业突出表演能力的培养,舞蹈编导专业侧重编创、组织能力的培养,舞蹈学专业强调教学、评论能力的培养。该专业每年社会输送大量的供优质舞蹈人才,他们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遍布全国各地。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修了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民族民间舞蹈(藏、蒙、维、傣、朝、山东三大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舞蹈技巧、舞蹈剧目表演等专业课程和马哲原理、毛概、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程。设有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和舞蹈表演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800余人。学院对舞蹈表演、编导及其他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没有统一规定,主要以实践活动的专业要求进行安排,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调研团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参与舞蹈教育机构实习、参演文艺表演等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艺术实践,并撰写毕业报告,学生的参与率普遍较高,但也存在少数理论和社会参与积极性薄弱的学生在校期间未参与任何艺术实践的情况,这些学生对于专业能力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执行力较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