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群舞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
目录
一、前言 1
二、奥尔夫教学法概念及理论基础 1
(一) 奥尔夫教学法 1
(二) 舞蹈教学以及幼儿舞蹈教学 1
三、幼儿舞蹈发展的分析 2
(一)幼儿舞蹈发展面临的问题 2
(二)奥尔夫教学法促进幼儿舞蹈发展 2
四、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2
(一)帮助掌握幼儿舞蹈教学规律 2
(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新 3
五、奥尔夫对舞蹈、音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3
(一)奥尔夫在群舞中的作用 3
(二)幼儿舞蹈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 谢 6
一、前言
教育问题是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本土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是我国音乐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外的成功应用,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幼儿的教育中将奥尔夫教学法融会贯通,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我国幼儿舞蹈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二、奥尔夫教学法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奥尔夫教学法
1.奥尔夫教学法起源
奥尔夫教学起源于德国,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奥尔夫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他将音乐作曲与音乐教育二者融于一身,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教育体系。
2.奥尔夫教学法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在20世纪20年代,瑞士音乐家达尔克洛斯的体态律动学进一步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对艺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引起了奥尔夫的极大兴趣。1924年,奥尔夫与军特一起在慕尼黑创办了“军特学校”,这是奥尔夫建立音乐教育体系的理想实验场所。
1948年秋,拜耶州电台开始播放由奥尔夫创作的节目,一些未经过训练的小学生使用军特学校残存的乐器演奏,他们的演奏获得了成功,引起了巨大反响。
1950年至1954年,奥尔夫先后出版了《学校音乐教材》共五卷,创立了他的音乐教育体系。
1980年廖乃雄教授将奥尔夫教学法引进中国,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舞蹈教学以及幼儿舞蹈教学
1.舞蹈道具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道具对幼儿的舞蹈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例如,在教幼儿练习很简单的晃手动作时,小朋友的手晃来晃去,总觉得抽象事物难以理解,缺少一种舒展和延伸的感觉。这时可以将抽象事物具象化以便孩子们理解,使用彩带,在每位小朋友的手腕上绑上一根长度适中的彩带,引导他们幻想手变长了,变软了,随着彩带飘起来了。
在排练群舞时,幼儿容易出现混乱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很疲惫,教师也烦躁。这时可以给小朋友按组分别系上不同颜色的纸条做标志,告诉他们相同颜色标志的幼儿做相同的动作,走一样的方向,散开后找回相同颜色的队伍。这样,幼儿逐渐清晰自己的位置变化,教师的指挥也就更为轻松。
2.教学原则
奥尔夫教学能够在音乐游戏中让孩子们自己创设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舞蹈中不同的音乐使用、不同的情景变换、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动作设定,教师做引导,设置主线,孩子们自由发挥,以自主的想象力为主导,让节奏与编创呈现出多种可能,从而充分展示学员们的天性。
三、幼儿舞蹈发展的分析
(一)幼儿舞蹈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幼儿舞蹈教学中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忽视对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二是教学方法陈旧。
一些舞蹈机构的老师在孩子们还没学几节课的情况下就让孩子们学习高难度动作,盲目追求技巧,很不科学。这样情况下,孩子们才刚接触舞蹈,就对舞蹈产生了厌恶害怕心理。据都市时报2017年的报道,80%的孩子在报了兴趣班以后,半途而废,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另外市场上的舞蹈教学课本内容良莠不齐,一些舞蹈教师又不知如何分辨优良好坏,导致在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方法单一、观念陈旧。
(二)奥尔夫教学法促进幼儿舞蹈发展
幼儿舞蹈老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汇中。奥尔夫教学法提倡积极引导孩子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表达自我。
比如,当老师要教孩子们表演舞蹈《飞吧,小蜜蜂》时,老师可以先让孩子们想一想小蜜蜂是什么样子的,小蜜蜂发出的是什么声音?或者可以给孩子们带上蜜蜂的头饰道具,让孩子身临其境,将自己想象成蜜蜂。当孩子们在脑海中对对蜜蜂有了一个基础的形象,在舞蹈的学习中也就可以更加简单。
四、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帮助掌握幼儿舞蹈教学规律
1.了解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
在日常的课程上,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和实施发现幼儿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幼儿各项素质的全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它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幼儿舞蹈教育有助于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舞蹈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舞蹈的节奏美,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舞蹈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2.培养幼儿学习特性、激发潜能
奥尔夫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特性。它鼓励3--6岁的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和用各种方式表达音乐,创作音乐、激发潜能。
比如说在在教授舞蹈《唐老鸭》时,老师不需要在开始就告诉孩子们,这个舞蹈该怎么跳。你可以引导孩子们想象鸭子是怎么走路的,你在动画片里,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鸭子?当孩子脑海中浮现鸭子的形象,老师们就可以启发孩子们学习鸭子走路的样子,并在音乐的节点处停顿。当然,在舞蹈中,你还可以加上一些道具,或者是类似撅屁股、扁嘴、挺肚子的可爱动作。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欢乐的气氛中学会了思考和想象,激发了自身的潜能。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道具的使用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舞蹈。比如说,在圣诞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穿上圣诞老人的服装、帽子或者扮成麋鹿等,这样孩子们在学习圣诞舞蹈时,更有积极性。
(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新
1.引导教学方法
当幼儿在表现舞蹈动作过程中有障碍时,教师可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比如,教师在教舞蹈前可以选择幼儿熟悉并且喜爱的音乐,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歌曲,使幼儿首先产生联想,接下来的舞蹈教学就会容易得多。
2.拓展教学方法
激发幼儿学习的能动性。比如,激发幼儿学习的领悟力。在组织舞蹈教学时,教师要尽量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尊重、肯定和接纳每个孩子的想法。例如,让孩子们扮演兔子,有些孩子会在头上比上两只小手,有些孩子会学兔子一蹦一跳,有些孩子可能会找出一根胡萝卜假装吃起来,这些都是在表达兔子的形象,都是对的。老师们应该鼓励孩子们用更多的方法扮演小动物。
一、前言 1
二、奥尔夫教学法概念及理论基础 1
(一) 奥尔夫教学法 1
(二) 舞蹈教学以及幼儿舞蹈教学 1
三、幼儿舞蹈发展的分析 2
(一)幼儿舞蹈发展面临的问题 2
(二)奥尔夫教学法促进幼儿舞蹈发展 2
四、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2
(一)帮助掌握幼儿舞蹈教学规律 2
(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新 3
五、奥尔夫对舞蹈、音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3
(一)奥尔夫在群舞中的作用 3
(二)幼儿舞蹈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 谢 6
一、前言
教育问题是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本土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是我国音乐教育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外的成功应用,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幼儿的教育中将奥尔夫教学法融会贯通,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我国幼儿舞蹈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二、奥尔夫教学法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奥尔夫教学法
1.奥尔夫教学法起源
奥尔夫教学起源于德国,其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奥尔夫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他将音乐作曲与音乐教育二者融于一身,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教育体系。
2.奥尔夫教学法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在20世纪20年代,瑞士音乐家达尔克洛斯的体态律动学进一步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对艺术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引起了奥尔夫的极大兴趣。1924年,奥尔夫与军特一起在慕尼黑创办了“军特学校”,这是奥尔夫建立音乐教育体系的理想实验场所。
1948年秋,拜耶州电台开始播放由奥尔夫创作的节目,一些未经过训练的小学生使用军特学校残存的乐器演奏,他们的演奏获得了成功,引起了巨大反响。
1950年至1954年,奥尔夫先后出版了《学校音乐教材》共五卷,创立了他的音乐教育体系。
1980年廖乃雄教授将奥尔夫教学法引进中国,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舞蹈教学以及幼儿舞蹈教学
1.舞蹈道具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道具对幼儿的舞蹈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例如,在教幼儿练习很简单的晃手动作时,小朋友的手晃来晃去,总觉得抽象事物难以理解,缺少一种舒展和延伸的感觉。这时可以将抽象事物具象化以便孩子们理解,使用彩带,在每位小朋友的手腕上绑上一根长度适中的彩带,引导他们幻想手变长了,变软了,随着彩带飘起来了。
在排练群舞时,幼儿容易出现混乱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很疲惫,教师也烦躁。这时可以给小朋友按组分别系上不同颜色的纸条做标志,告诉他们相同颜色标志的幼儿做相同的动作,走一样的方向,散开后找回相同颜色的队伍。这样,幼儿逐渐清晰自己的位置变化,教师的指挥也就更为轻松。
2.教学原则
奥尔夫教学能够在音乐游戏中让孩子们自己创设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舞蹈中不同的音乐使用、不同的情景变换、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动作设定,教师做引导,设置主线,孩子们自由发挥,以自主的想象力为主导,让节奏与编创呈现出多种可能,从而充分展示学员们的天性。
三、幼儿舞蹈发展的分析
(一)幼儿舞蹈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幼儿舞蹈教学中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忽视对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二是教学方法陈旧。
一些舞蹈机构的老师在孩子们还没学几节课的情况下就让孩子们学习高难度动作,盲目追求技巧,很不科学。这样情况下,孩子们才刚接触舞蹈,就对舞蹈产生了厌恶害怕心理。据都市时报2017年的报道,80%的孩子在报了兴趣班以后,半途而废,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另外市场上的舞蹈教学课本内容良莠不齐,一些舞蹈教师又不知如何分辨优良好坏,导致在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方法单一、观念陈旧。
(二)奥尔夫教学法促进幼儿舞蹈发展
幼儿舞蹈老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汇中。奥尔夫教学法提倡积极引导孩子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表达自我。
比如,当老师要教孩子们表演舞蹈《飞吧,小蜜蜂》时,老师可以先让孩子们想一想小蜜蜂是什么样子的,小蜜蜂发出的是什么声音?或者可以给孩子们带上蜜蜂的头饰道具,让孩子身临其境,将自己想象成蜜蜂。当孩子们在脑海中对对蜜蜂有了一个基础的形象,在舞蹈的学习中也就可以更加简单。
四、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帮助掌握幼儿舞蹈教学规律
1.了解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
在日常的课程上,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和实施发现幼儿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幼儿各项素质的全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它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幼儿舞蹈教育有助于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舞蹈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舞蹈的节奏美,还可以让孩子们在舞蹈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2.培养幼儿学习特性、激发潜能
奥尔夫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特性。它鼓励3--6岁的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和用各种方式表达音乐,创作音乐、激发潜能。
比如说在在教授舞蹈《唐老鸭》时,老师不需要在开始就告诉孩子们,这个舞蹈该怎么跳。你可以引导孩子们想象鸭子是怎么走路的,你在动画片里,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鸭子?当孩子脑海中浮现鸭子的形象,老师们就可以启发孩子们学习鸭子走路的样子,并在音乐的节点处停顿。当然,在舞蹈中,你还可以加上一些道具,或者是类似撅屁股、扁嘴、挺肚子的可爱动作。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欢乐的气氛中学会了思考和想象,激发了自身的潜能。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道具的使用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舞蹈。比如说,在圣诞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穿上圣诞老人的服装、帽子或者扮成麋鹿等,这样孩子们在学习圣诞舞蹈时,更有积极性。
(二)幼儿教育方法的创新
1.引导教学方法
当幼儿在表现舞蹈动作过程中有障碍时,教师可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比如,教师在教舞蹈前可以选择幼儿熟悉并且喜爱的音乐,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歌曲,使幼儿首先产生联想,接下来的舞蹈教学就会容易得多。
2.拓展教学方法
激发幼儿学习的能动性。比如,激发幼儿学习的领悟力。在组织舞蹈教学时,教师要尽量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尊重、肯定和接纳每个孩子的想法。例如,让孩子们扮演兔子,有些孩子会在头上比上两只小手,有些孩子会学兔子一蹦一跳,有些孩子可能会找出一根胡萝卜假装吃起来,这些都是在表达兔子的形象,都是对的。老师们应该鼓励孩子们用更多的方法扮演小动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