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沉”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目 录
绪论1
一、对古典舞提沉元素的认知1
二、提沉在古典舞中的运用特征1
(一)提沉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1
(二)提沉在情感表达上的变化特征2
三、以舞蹈作品为例,分析提沉3
(一)以《扇舞丹青》为例3
(二)以《乡愁无边》为例4
四、提沉对古典舞的影响4
结论5
参考文献6
致谢 7
绪 论
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作为众多舞种之一,无论是在中国的舞蹈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有有着重要的地位。古典舞训练范围涉及较广,因而舞蹈演员想要跳好古典舞,就必须扎实各方面基础训练,其中身韵对于古典舞的重要性更是必不可少的。
一、对古典舞提沉元素的认知
古典舞身韵是古典舞的立身之本,它用各种各样的气息训练着舞者的各个部位,训练着舞蹈演员身体的韵味和动律,其基本动律提、沉、冲、靠、含腆、横移、旁提来体现突出舞蹈形、神、劲、律的高度集合!其中提、沉两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所谓提沉是一种呼吸方式,是人体呼吸在舞蹈中的艺术化表现,也是身韵训练的前提,它与人体自然状态呼吸既有相同又有差异,笼统的说,提沉既艺术呼吸,提即吸、沉即呼。沉以气沉丹田,带动尾椎、脊柱由上向下一节一节下沉放松,眼睛随身体带动,而提则是沉的相反动律,在沉的基础上,气息由丹田发力脊柱由下向上一节一节上提延伸,整个训练过程需要舞者处于放松状态,并且两者在训练中中要完整、圆滑不能有断点。提沉要先于动作,由呼吸带动身体,提沉力度的大小能够波及身体外部因素,力度的大小会直接依赖于呼吸的快慢,我们根据呼吸的长短快慢或者舞蹈角色的情感变化又可以将提沉千变万化,提沉的各种变化将决定于动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的连贯程度。因此提沉能够使舞蹈更加情感化更加生动化形象化,从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提沉在古典舞中的运用特征
(一)提沉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
提沉是古典舞身韵训练的重要环节,在身韵训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它是人体的必要运动也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舞蹈将呼吸艺术化,也将呼吸千变万化。提沉可以短而急促,可以长而延绵,又可以慢提快沉或者快提慢沉,它与身体各个部位共同在空间上自由转换构成新的动律。首先在提沉动律的过程中,我们将身体在空间上发生上下左右等方向的水平移动时,简单的提沉呼吸会随之而变化,根据身体方向的不同形成新的动律冲、靠、横移、含腆,我们再将这些新的动律根据方向顺序连贯起来,又组成新的舞蹈动作云间转腰。其次在提沉动律上,配合双臂双手一起运动,手臂的运动轨迹将根据提沉的长短间隔延绵顿挫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又可以说提沉的空间变化是由手臂动作的变化而决定的,两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新的舞蹈动作双晃手、小五花等。而这些新动律、动作的形成都是提沉在空间上的不断转换后与身体各个部位结合而成的。最后,以舞蹈技巧大跳为例,跳跃技巧是一种集聚弹跳力、柔韧度以及技术的综合性技巧。在完成大跳的同时,同样也需要提沉呼吸的配合,大跳动作可以简单分为错步、上步、起跳三个部分,其中的衔接就需要提沉呼吸来完成,而每个动作都带有不同的提沉,错步时,提沉在空间上是平均的,而上步起跳时,提沉在空间上会根据训练者跳跃高度等因素来合理分配。因此提沉在各个方向空间上不断变化,其变化特征又与身体的某个部位一起运动形成新的动律动作,任何一个舞蹈动作都是配合不同方式的提沉而形成的,它也可以根据动作对提沉的需求不同来合理分配提沉的特征变化。
(二)提沉在情感表达上的变化特征
提沉不仅是古典舞身韵训练的重中之重,也是舞蹈感觉训练的必要条件,提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看似基础简单,却对一名舞蹈演员的优秀与否、一部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的本质就是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在肢体语言表现的同时,需要提沉呼吸的配合才能区分内心情感的差异。我们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只看到舞蹈演员连贯的动作、柔美的线条、圆润的肢体摆动,却体会不到他们在舞动每一个优美舞姿的同时还在表达不同内心情感!而这些不同的情感流露是在提沉的不停变化中才能表达的更加丰富淋漓尽致。首先在表达思念、怀念、难忘等抒情的情感时,提沉一般是延绵不断、悠长的来衔接每一个动作。其次在表达兴奋、愤怒、战争仇怒等激动类的情感时,提沉是短而顿挫,快速不断的来衔接动作。因此提沉的快、慢、悠长以及顿挫等特征能够区分以及确定情感的喜怒哀乐。并且它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变化能更好的协助舞蹈演员内心流露,使内心情感更加丰富的体现表达出来!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三、以舞蹈作品为例,分析提沉
(一)以《扇舞丹青》为例
1.《扇舞丹青》中提沉的运用
古典舞《扇舞丹青》是由佟睿睿创作,王亚彬表演的一部重在韵律的著名舞蹈作品,它借用一把表现力十足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文化艺术的神韵之美,将纸上艺术动态化,体现书法的动态美。呼吸是舞蹈的生命力,编导该作品创作上也尤其注重提沉韵律,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舞蹈一开始,舞台只有一束灯光,舞蹈演员手拿折扇背对观众,伴随着音乐首先一个小小的提沉带动身体扇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开始了整个作品的表演,身体的提沉韵律始终带动着扇子形成连绵不断、优美的舞姿。提沉在该作品中运用的淋漓尽致,几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在长短快慢不停转换的呼吸中渗透。以最开始舞蹈演员一个控旁腿的技巧动作为例,舞蹈演员快速撩腿到一百八十度控住,腿部瞬间停顿,而舞蹈演员的呼吸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跟着手中折扇的滑动快速沉气,同时沿着沉气重心下沉的动律弯腿旁提,使动作一气呵成。由此可见,提沉韵律在此作品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并贯穿在整个舞蹈作品中。
2.《扇舞丹青》中提沉的重要性
《扇舞丹青》是极其注重韵律呼吸的一部舞蹈作品,因此,呼吸在舞蹈作品中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 该作品没有更多外在的故事情节手段,仅仅依靠舞者的身体韵律以及长穗折扇将舞蹈动作演绎的刚柔相济、错落有致,表现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古典文化。它通过不同方式的提沉体现了舞蹈演员拧、倾、圆、曲的人体形态,更加突出舞蹈演员动作的柔与刚、张与弛、急与缓的完美结合,使整套舞蹈动作流畅运转、一气呵成。其中舞蹈演员的每一次提沉每一个拧身、划圆、闪身都使舞蹈作品更加惟妙惟肖。反之,舞蹈演员在演绎作品的同时,例如以上提沉运用中说到的控旁腿动作,如果改变其中的提沉方式或者减少甚至去掉这些身体上呼吸韵律,身体就会变得单一、僵直,失去了动作的流畅性也失去了舞蹈的柔美以及中国独有的舞蹈韵味和精神气质,该作品表达的意境也会全然消失。因此,提沉在该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以《乡愁无边》为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2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