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剧乳娘的舞蹈审美意蕴
摘 要由著名编导傅小青担任导演的大型民族舞剧《乳娘》在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中获得佳绩。该剧用舞剧以山东地区的代表性人物形象“乳娘”为主要形象,以发生在山东胶东地区的抗日故事为主线, 是一部具有浓郁山东特色和文化印记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剧佳作。它的成功不仅是学院舞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舞蹈艺术编创与表演方面的一颗硕果,其本身的审美特征、艺术价值与创作经验值得深入品味与总结。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研究方法 1
二、舞剧《乳娘》概述 3
(一)舞剧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基调 3
(二)《乳娘》舞剧故事梗概 3
三、舞剧《乳娘》审美意蕴的体现 4
(一)意象符号的综合运用 4
(二)悲剧意蕴的深沉展现 4
(三)家国情怀的高尚彰显 4
四、舞剧《乳娘》舞蹈的审美表达 6
(一)在抒情性与象征性上的表达 6
(二)在节奏性和动作性上的表达 6
(三)舞剧题材对舞蹈审美意蕴的表达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绪论
舞蹈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它与其他艺术最不同的显著特征是:舞蹈是以人的肢体为媒介,结合音乐,戏剧,文学等其它艺术塑造出具有情感,具体形象的舞蹈角色甚至是文化符号,以此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舞剧则是舞蹈艺术中最复杂,最高层次的一个种类,对编剧、表演、服装、舞美、作曲都有着极大的挑战。认识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意蕴,可以让我们从理论上加深对舞蹈的认识。本文不把目光放在服装、道具等基础研究,而是深入编导、舞剧内心去发掘它的深层意味,探究舞剧的审美意蕴。
本文正是以《乳娘》舞剧在舞蹈上的表达为切入点,结合既有的美学类研究著作及中外名家对舞剧审美意蕴的剖析,从舞剧舞蹈的抒情性和象征性、节奏性和动作性以及题材、动作、情感在舞蹈审美意蕴中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乳娘》在舞蹈上的审美意蕴。详细解释了演员如何通过肢体的舞蹈来讲述故事,将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情、温暖注入故事中,如何完整地呈现了舞剧的精神大义,传播了革命精神也讴歌了如“乳娘”般伟大的民族英雄们,找出民族舞剧在舞蹈表达上是如何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
现阶段对于《乳娘》的学术类文章少之又少,其他文章多是对舞剧的剧本,编剧的思路以及创作风格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各个关于舞剧审美意蕴的研究著作,将自己的观点认知加入其中,将学术视角聚焦在新近舞剧——《乳娘》上,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总结《乳娘》是如何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了艺术、审美、情怀的统一,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剧的美学精髓,在对舞蹈的创作和欣赏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启迪。
(一)研究背景
《乳娘》是2018年山东省重点打造的4部红色文化题材作品之一,也是计划精心打造的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作品。作品以山东民间舞蹈元素为基础语汇,讲述了胶东“乳娘”在抗战时期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故事。据了解,该剧在首演之后,在北京、烟台等多地进行巡演,获得观众一致好评。伺候,舞剧《乳娘》还将在全国各地和有关高校陆续进行巡演,努力将其打造成山东红色革命文化的名片和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为进一步繁荣齐鲁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出积极贡献。
因为是刚上映不久的舞剧,虽然观众反应热烈,但是对剧目的相关研究很少,目前能查阅到的文献主要是《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大型民族舞剧《乳娘》观后》,作者于平,文章主要涉及的是作者在观看舞剧后的感受,侧重于对舞剧整体的心灵感悟和与整个剧本和演员间的心灵互动。
目前,国外对于《乳娘》从专业的舞蹈角度进行美学分析的文章还未涉及。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它的显著特征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手段,借助节奏、表情等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以此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舞剧是舞蹈中最高境界的艺术形式,对编剧、表演、服装、舞美、作曲都有着极大的挑战。认识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意蕴,可以让我们从理论上加深对舞蹈的认识。
2.实践意义
本文为大家揭示《乳娘》是如何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了艺术、审美、情怀的统一,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剧的美学精髓,在对舞蹈的创作和欣赏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启迪。
(三)研究方法
1.归纳总结法
现对舞剧《乳娘》的研究寥寥无几,主要是对舞剧整体的创作思想、创作特色进行研究,本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充分地综合关于舞剧创作等研究成果,并归纳总结,形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思路。
2.文献研究法
对本论文而言,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数不胜数。主要是关于我国民族舞剧的发展和演变文献。因此本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深入,将学术视角聚焦在新近舞剧——《乳娘》上,并深入研究,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二、《乳娘》舞剧概述
(一)舞剧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基调
舞剧《乳娘》讲述了胶东地区的“乳娘”们为革命战士哺育后代,甚至为了保护革命后代牺牲了自己孩子的真实故事。在抗日战争最紧要的时期,中国的各路军队将敌人的防线层层突破,由于随时准备攻打敌人,但是这些孩子却不能放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于是,当地正处于哺乳期的妇女自发承担起哺育这些孩子的重任,这些妇女就被称为“乳娘”,被她们抚养的孩子则称为“乳儿”。
面对日本人疯狂的侵略,乳娘们始终不抛弃一个孩子,有的就算丢下自己的孩子也不愿放弃革命英雄的孩子。在生活条件,社会条件这么艰苦的的情况下,当地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辛勤抚养1223名抗日英雄后代。建国之后,她们对于当年的所作所为闭口不提,也从未讲述过自己的事迹,对于当年辛勤抚养的革命后代也没有找寻,乳娘们用她们的无私事迹,感动了天地。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研究方法 1
二、舞剧《乳娘》概述 3
(一)舞剧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基调 3
(二)《乳娘》舞剧故事梗概 3
三、舞剧《乳娘》审美意蕴的体现 4
(一)意象符号的综合运用 4
(二)悲剧意蕴的深沉展现 4
(三)家国情怀的高尚彰显 4
四、舞剧《乳娘》舞蹈的审美表达 6
(一)在抒情性与象征性上的表达 6
(二)在节奏性和动作性上的表达 6
(三)舞剧题材对舞蹈审美意蕴的表达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绪论
舞蹈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它与其他艺术最不同的显著特征是:舞蹈是以人的肢体为媒介,结合音乐,戏剧,文学等其它艺术塑造出具有情感,具体形象的舞蹈角色甚至是文化符号,以此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舞剧则是舞蹈艺术中最复杂,最高层次的一个种类,对编剧、表演、服装、舞美、作曲都有着极大的挑战。认识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意蕴,可以让我们从理论上加深对舞蹈的认识。本文不把目光放在服装、道具等基础研究,而是深入编导、舞剧内心去发掘它的深层意味,探究舞剧的审美意蕴。
本文正是以《乳娘》舞剧在舞蹈上的表达为切入点,结合既有的美学类研究著作及中外名家对舞剧审美意蕴的剖析,从舞剧舞蹈的抒情性和象征性、节奏性和动作性以及题材、动作、情感在舞蹈审美意蕴中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乳娘》在舞蹈上的审美意蕴。详细解释了演员如何通过肢体的舞蹈来讲述故事,将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情、温暖注入故事中,如何完整地呈现了舞剧的精神大义,传播了革命精神也讴歌了如“乳娘”般伟大的民族英雄们,找出民族舞剧在舞蹈表达上是如何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
现阶段对于《乳娘》的学术类文章少之又少,其他文章多是对舞剧的剧本,编剧的思路以及创作风格进行研究,本文结合各个关于舞剧审美意蕴的研究著作,将自己的观点认知加入其中,将学术视角聚焦在新近舞剧——《乳娘》上,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总结《乳娘》是如何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了艺术、审美、情怀的统一,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剧的美学精髓,在对舞蹈的创作和欣赏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启迪。
(一)研究背景
《乳娘》是2018年山东省重点打造的4部红色文化题材作品之一,也是计划精心打造的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作品。作品以山东民间舞蹈元素为基础语汇,讲述了胶东“乳娘”在抗战时期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故事。据了解,该剧在首演之后,在北京、烟台等多地进行巡演,获得观众一致好评。伺候,舞剧《乳娘》还将在全国各地和有关高校陆续进行巡演,努力将其打造成山东红色革命文化的名片和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为进一步繁荣齐鲁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出积极贡献。
因为是刚上映不久的舞剧,虽然观众反应热烈,但是对剧目的相关研究很少,目前能查阅到的文献主要是《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大型民族舞剧《乳娘》观后》,作者于平,文章主要涉及的是作者在观看舞剧后的感受,侧重于对舞剧整体的心灵感悟和与整个剧本和演员间的心灵互动。
目前,国外对于《乳娘》从专业的舞蹈角度进行美学分析的文章还未涉及。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它的显著特征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手段,借助节奏、表情等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以此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舞剧是舞蹈中最高境界的艺术形式,对编剧、表演、服装、舞美、作曲都有着极大的挑战。认识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意蕴,可以让我们从理论上加深对舞蹈的认识。
2.实践意义
本文为大家揭示《乳娘》是如何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了艺术、审美、情怀的统一,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剧的美学精髓,在对舞蹈的创作和欣赏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启迪。
(三)研究方法
1.归纳总结法
现对舞剧《乳娘》的研究寥寥无几,主要是对舞剧整体的创作思想、创作特色进行研究,本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充分地综合关于舞剧创作等研究成果,并归纳总结,形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思路。
2.文献研究法
对本论文而言,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数不胜数。主要是关于我国民族舞剧的发展和演变文献。因此本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深入,将学术视角聚焦在新近舞剧——《乳娘》上,并深入研究,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二、《乳娘》舞剧概述
(一)舞剧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基调
舞剧《乳娘》讲述了胶东地区的“乳娘”们为革命战士哺育后代,甚至为了保护革命后代牺牲了自己孩子的真实故事。在抗日战争最紧要的时期,中国的各路军队将敌人的防线层层突破,由于随时准备攻打敌人,但是这些孩子却不能放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于是,当地正处于哺乳期的妇女自发承担起哺育这些孩子的重任,这些妇女就被称为“乳娘”,被她们抚养的孩子则称为“乳儿”。
面对日本人疯狂的侵略,乳娘们始终不抛弃一个孩子,有的就算丢下自己的孩子也不愿放弃革命英雄的孩子。在生活条件,社会条件这么艰苦的的情况下,当地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辛勤抚养1223名抗日英雄后代。建国之后,她们对于当年的所作所为闭口不提,也从未讲述过自己的事迹,对于当年辛勤抚养的革命后代也没有找寻,乳娘们用她们的无私事迹,感动了天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