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方法

摘 要最近几年,高校进行了大量的扩招,社会上对舞蹈编导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猛增,有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生报考学习舞蹈编导。普高生成为这类专业报考学习的主体。作为普高生在学习《舞蹈编导》课上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着一些困难,那么我们作为普高生应该如何学好《舞蹈编导》课呢?结合自身经验,通过平时上课时老师交给我们的方式方法,以及学习每种技法时的课前带入,从自己同样作为普高生的角度出发,以自己平时的课后时间为基础论述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方法,使普高生更好更快速的进入并适应舞蹈编导的课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目 录
一、前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研究方法1
二、普高生对舞蹈编导的认识2
三、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优缺点3
(一)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优势3
(二)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劣势4
四、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方法5
(一)产生兴趣5
(二)肢体开发5
(三)情感表达5
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谢9 前言
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各级中小学对舞蹈编导专业的老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不断扩招。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以艺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而这些中途转向舞蹈类艺术生的学生是缺乏长期的专业训练,这也导致他们只能在高考前期进行突进式的训练,他们也成为了这类专业报考学习的主要人群。下文中,我们称其为“普高生”。我们通过对多个舞蹈学院的调查发现,普高生的比重是非常的大。笔者对学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针对普高生在高校新生中的比例进行了统计:2012级编导班普高生约占全班人数94.9%,2013级编导班普高生约占全班人数81.2%,2014级编导班普高生占全班人数100%,2015级编导班普高生约占全班人数92.9%。面对这种情况,普高生该如何学好《舞蹈编导》课成为重要的问题。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丰富前人的研究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果,说明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优势和劣势,从自身的学习经验遇到的问题出发,梳理总结学习《舞蹈编导》课的方法,增强普高生学习过程中的目的性。
2.实践意义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从自身同样作为普高生的角度出发,结合老师们平时给普高生上课时的上课经验,对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提出针对性意见,解决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时会出现的一些实际性问题,让大家可以更好更快的适应舞蹈编导的课堂。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有关的各种类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梳理,作为立论的启发、论证的辅助和论据的支持。
2.经验总结法
结合自身的专业艺术实践活动,从自身实际经验中寻找素材和论据,并总结提炼其内部蕴含的理论观点,为论文论点做支撑。
3.实地调查法
深入一线,在丰富、鲜活的现实实践中掌握第一手材料。
二、普高生对舞蹈编导的认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普高生报考舞蹈编导专业呢?从报考动机来看,虽然有许多普高生是因为喜欢舞蹈热爱编导而报考的舞蹈编导专业,普高生一般通常来讲文化课都比较的差,但是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大学,他们便选择了舞蹈编导这个比较容易的途径。舞蹈编导专业有许多理论性的东西,相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舞蹈表演专业来说,舞蹈编导专业对外形、长相等方面的要求会相对低一点。当编导在编创过程中有的想法不能靠自身来完成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预期的效果告诉演员,通过磨合和再度创作来达到预期想象中的效果。另外,在舞蹈类艺考生中,有许多考生有着中专专业学习舞蹈的经历,她们的外形和技术技巧方面会更有优势,但这些考生大多会选择舞蹈表演专业,而对常年学习文化课的普高生来说,他们更擅长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在选择舞蹈编导专业后,在艺考时的竞争压力就相对小一点。再加上现在社会的需求,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都是比较好的。
三、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优缺点
普高生学习《舞蹈编导》课的优势
1.文化知识储备丰富
“编”和“导”完美的结合和统一是舞蹈编导最大的特点。其中“编”则需要大量已有的文学知识作为基础去构思主题、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对舞蹈编导来说,再熟悉的生活过程中善于发现舞蹈形象和对文学结构的处理都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擅长用文字和语言来塑造典型形象、描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复杂的故事情节等。为了能塑造出更好的人物形象,舞蹈编导就必须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他们所构造的舞蹈结构才会使得舞蹈的内容更加的饱满,使得剧本拥有更加长久的生命力[1]。而舞蹈剧本一般会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在创造一部大型舞剧或晚会时,舞蹈剧本更需要流畅、精准的书面文字来呈现,这就要求编导有较强的文化底蕴,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都会经历长时间的写作训练,因此他们的词汇量更加的大,而且可以将语言更好的组织在一起,当他们编写舞台剧本的时候[2],他们可以很好的通过文字将自己的内在想法展示出来,这也成为了他们在舞蹈编制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因此,普高生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普高生常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以及长时间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和中专更注重实践训练的艺术生相比会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大量的文学语汇,这些多年的积累会在编导编创时给编导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编创出来的作品更加诗情画意。并且,因为舞蹈剧本的需要,普高生通常在编创舞蹈的过程中会聚焦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会更加深入的对生命进行展示、对普遍的道德现象进行深入的询问,这就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的贴近生活。
很多学习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各中小学做老师,而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理论知识,并能够清楚的讲解。普高生刚好在高中阶段就接受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学习,因此他们对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了解,对思维有着一定的锻炼,已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思维能力,所以在学习舞蹈编导课时,可以更快的接受和理解。
2.思维活跃
普高生通过长时间系统的学习文化课知识,很好的提升了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无论在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都可以很好的安排舞蹈结构,这也使得他们编排舞蹈结构更加合理以及舞蹈编排时体现出更好的画面效果。普通高等院校的学术大都可以通过物理学的知识使的动作语汇设计的更加合理,力学原理让编创和物理规律相符合[3]。
虽然普高生对舞蹈的了解并没有很深,但这样的不足反而使他们在编创时可以不受固定思维的限制,敢于突破与创新,通过自身的想象,他们努力着去创造出更好的、更能吸引人的作品,他们往往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凸显一定的哲学性。普高生对舞蹈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舞蹈本身,而更加注重对生命以及社会的探索,因此,不同于专业的舞蹈演员,他们更加看重作品的内在,这也导致他们对传统的各族舞蹈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知,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理论基础方面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一优势也是舞蹈编剧所必备的一部分。比如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这部作品富有深刻的含义,尤其在情感表现方面更加的突出,它通过描写一位扭秧歌的老艺人对艺术的痴狂、热爱,反应出了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舞蹈编导通过对生活事物细微的观察,对文化的了解,拓展思维活跃的能力,把细微之处发展为舞蹈中的特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