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南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以舞蹈黄土黄为例

摘 要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有着丰富且宝贵的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俗话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作为华夏文明主要发源地之一,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它有着“民间舞蹈故乡”之美称。山西实际现存民间舞蹈多达两百多种,而在这两百多种中晋南花鼓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影响极为悠远。晋南花鼓是一种表演性极强的民间舞蹈,节奏明快、气势恢宏,具有独有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特点。并且无论是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上,还是站在舞蹈艺术特征的角度,晋南花鼓作为三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较强的价值。它广泛的流传民间,有其自身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点。通过晋南花鼓舞蹈艺术特征的展现,来散发出它其特有的黄土高原的历史文化,还通过对舞蹈《黄土黄》的分析来展现晋南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内容 1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 1
二、山西晋南花鼓的概述 2
(一)晋南花鼓的历史 2
(二)晋南花鼓的文化风格与特征 2
三、晋南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艺术特征 3
(一)晋南花鼓的种类及舞蹈风格 3
(二)以舞蹈作品《黄土黄》为例分析其艺术特征 4
四、晋南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文化内涵 5
(一)山西晋南地域的历史文化 5
(二)以舞蹈作品《黄土黄》为例分析其在晋南地域文化内涵的体现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前言
研究内容
山西南部的鼓舞是山西民间舞蹈得以不断发展,进步的艺术资源。以山西晋南花鼓作为焦点,将其置于山西的晋南地域的史册、文化、民俗背景中,来浅析其本体中所运用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并用舞蹈《黄土黄》为例,具体剖析“晋南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艺术特征及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的晋南花鼓研究中,从内容和侧重点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晋南花鼓的创新研究,比如刘东的创新研究,书面形式晋南花鼓艺术迁移研究的核心改变教学形式,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晋南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鼓慢慢进入教学。第二,晋南花鼓的文明背景研究,比如肖瑞芬的“山西晋南地区文化背景的鼓舞研究”, 他的研究意义的区域、历史、民俗、文化及其背景的专门的调查研究总结,具体的深入分析,提出鼓舞的民族精神及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价值理性的关注、开放和多元的情况来分析晋南鼓舞。第三,晋南花鼓的艺术特征研究,比如李茜的“山西翼城的艺术特色与文化追求探讨”,他的研究充分的写出花鼓的动作特点及风格,也写出花鼓中所用音乐的铿锵,成果丰硕,对花鼓的发展宣传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研究目的
撰写本论文,一方面是为了丰富本人对山西晋南花鼓文化历史的了解和认识,也是为了让本人能够知道家乡的舞蹈历史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加深对山西舞蹈文化的理解。并且本论文对晋南花鼓的普及有着推广作用,也对其教学有着一定的帮助。
二、山西晋南花鼓的概述
山西民间舞蹈是受到了三晋传统文明的影响。而三晋文化则被分为晋南、晋中、晋北,本文则是以在晋南地区文化影响下所出现的民间舞蹈。
晋南是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拥有音乐舞蹈文化的地区之一。随着历史不断延衍,晋南地区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舞蹈形态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个能够让民间舞蹈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增添的时代下,颇具有晋南地区风貌的当属“鼓舞”。在不同的“鼓舞”下,能成为山西代表的舞蹈是“晋南花鼓”,它的艺术形态也展现出山西晋南地区的文化内涵。
(一)晋南花鼓的历史
晋南花鼓属于中国花鼓艺术的一种,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鼓能引雷、雨”的想法,击鼓使之下雨,有利于春播作物的繁殖。因此,晋南花鼓通过后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艺术元素不停的融合,形成一种综合性民间艺术外;还被广泛用于祭祀、社庆等民间活动。这些就说明了晋南花鼓的流传久远,深入人心。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更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民间艺术的发展。从1952到1955,中共歌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在山西晋南鼓王那里探讨材料;20世纪60年代,天津和西安歌舞乐团参观万荣南京村;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晋南花鼓作为开幕节目应邀参加了此次展会,向世界观众展示了晋南花鼓的魅力。
晋南花鼓,从春秋战国至今,中间经历了多少年代的洗礼与沉淀。以至于在当今时代,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资源,让人们在后世继续不断的传承与发展。
(二)山西晋南花鼓的文化风格与特征
山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而晋南花鼓作为山西民间艺术,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它不仅是一种自我发展、追求理想和喜庆的民间表演艺术,而且传达了人们对神的艰苦祝祷和美好祝愿。
黄河千年历史文明的沉淀使民间艺术不断熔铸,而受到黄河文化影响下的晋南花鼓,就形成了黄土高原那独有的文化风格:粗犷且含蓄、明快刚烈、刚柔并济、朴实无华;在这文化风格的来源根基上也形成自身的文化特征,它概括起来有三个主要的文化特征,是宗教性、技巧的兼容性和审美的娱乐性。对于这三个特征的见解:一是宗教性,它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特征。二是晋南花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兼容性,民间艺术离不开文化,它与当地文化习俗的联系是不可忽视的。三是娱乐性,娱乐本身是民间艺术的创作,也是民间艺术的欣赏。晋南花鼓,它的文化风格与特征相互兼程造就了晋南地区花鼓的独有特性。
三、晋南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艺术特征
山西晋南花鼓是流传久远活跃于晋南一带一支绚丽的艺术奇葩。舞者用软、硬鼓槌击鼓作舞时,他们表现出独特的舞蹈风格象征文化。这种独特的舞蹈风格,在经过若干年的传承发展进而升华成现在的民间舞蹈艺术,被广泛应用于舞蹈作品中。就如本文中将以《黄土黄》作为举例,来展示出晋南花鼓在山西民间舞蹈中的艺术特征。
(一)晋南花鼓的种类及舞蹈风格
“晋南花鼓”有高鼓,低鼓,多鼓。高鼓是一位舞者,他将鼓放在胸前,左手拿着一根坚硬的鼓槌,右手握着一根柔软的鼓槌,击鼓作舞。低鼓是舞者将鼓系在左腰上的地方,握着坚硬的鼓槌,与鼓交替跳舞,他们的动作温和,稳定而有力。多鼓是一个舞者,将鼓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腿,头,肩,胸等,然后依次用鼓棒敲击。高鼓,低鼓和多鼓,由一个人执行时,具有灵活而强大的舞蹈风格;如果是由许多人演绎的话,则是有“鼓点声声响太平”的景象。
“晋南花鼓”是在晋南地区所盛行,而这个地方又是属于黄河流域,因此就带有黄土地上独有的乡土气息。它所呈现出来的舞蹈风格特点是“槌儿真、动作花、表情活”三大艺术特点。
槌儿真,说的是真,花鼓打的真实。不论是高鼓、低鼓还是多鼓,他们是在玩鼓槌,打的有力,打的震心,并且晋南花鼓,欣赏的就是“点点不空”的伐鼓技能。动作花,是指鼓槌要打得“花”,舞姿要舞得“花”,让人目不转睛。表情活,顾名思义,表情要灵动、要丰富,让欣赏者感受到花鼓的魅力,同时也带给欣赏者欢乐的氛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