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古族地域文化对蒙族舞蹈动作风格的影响

目 录
一、前言 1
二、舞蹈文化与地域文化概述 1
(一) 舞蹈文化 1
(二) 地域文化 1
三、 影响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因素 1
(一) 地理文化 1
(二) 生产方式 2
(三) 风俗文化 2
四、 地域文化对蒙古族舞蹈动作影响的表现 2
(一) 舞姿体态特征 2
(二) 舞蹈步伐与动律 3
(三) 肩部的动作 3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一、前言
舞蹈艺术,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质。因为在不同的地域中舞蹈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各个地方的舞蹈蕴含了当地本土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同样又是我国舞蹈艺术里不可缺少的。因此研究蒙古族地域文化对舞蹈动作的影响是必要的,艺术具有的一种性质就是传承性,舞蹈文化同样也是这样,它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我们通过蒙古族地域文化地域因素对蒙古舞蹈动作的影响,可以使我们理清文化传承的基本脉络,为我们学习蒙古族舞蹈奠定基础。
二、舞蹈文化与地域文化概述
(一)舞蹈文化
在我国舞蹈文化,是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根据历史资料研究表明,在古代舞蹈的演变是通过对祭祀动作而产生的,通过宗教的崇拜和信仰组织的宗教祭祀活动,进而演变成了现代的舞蹈。就舞蹈来说,她在如今具有独特的意义,那就是通过舞蹈的节奏舞蹈的动作舞蹈的内涵可以进一步的探明舞蹈的地域文化特质。也就是说舞蹈文化和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不可混肴的,蒙古文化和地域文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包容而形成的。具体来说地域文化可以明显地影响到舞蹈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作形式,比如,在我国北方的舞蹈动作形式就比较豪放比较奔放。而在我国长江流域的舞蹈形式一般都比较委婉比较秀美,所以也就形成了舞蹈文化地域文化影响因素。
(二)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地方文化。在我国的行政划分中一般都是以河流或者山脉或者其他的地理位置来划分的行政区域,同样也通过气候条件和气候特征来划分地域地理位置。总体来说,地理文化就是具体的山脉河流或者具体的地理地形形成的,我们所熟悉的蒙古族地域文化就有着鲜明的特点。我们都知道蒙古的地理特征是处在大草原游牧而居,所以就造就了今天蒙古族,文化开放性的特征。
三、影响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因素
(一)地理文化
内蒙古包含着鄂尔多斯高原以及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这些地方不是草地就是荒漠,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流动性都比较大,所以对蒙古族人们的性格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影响下,不同的人物性格所形成的艺术形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其主要表现在与我国中原文化的差异性。单就舞蹈风格来看,地理环境的影响使这些地方的舞蹈艺术呈现出的是豪放、粗犷的特点,另外在对其舞蹈动作上来说,又增添了些许豪迈的风格。
(二)生产方式
我们都知道,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造就了蒙古族游牧的特点,他们随着水草而迁移着,当然也正是这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种类蒙古族舞蹈艺术。我们知道的顶碗舞就是其主要的代表。游牧代表着流动,流动就象征着行走,而在蒙古族舞蹈中,顶碗舞中的动作特点主要还是头顶碗,以动来表现,以生活中的内涵从而影响动作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活方式对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三)风俗文化
蒙古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因此就蒙古族风俗习惯的影响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和我国北方民族的一个共性就是热情好客。在接待客人到来的时候,捧上美酒舞起舞蹈,所以这就对蒙古族舞蹈的动作特点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另外,蒙古族人民主要是以游牧为主,蒙古族人民并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随着水草而进行迁移。所以也就形成了蒙古族独一无二的马背文化,也正是这种马背文化使蒙古的风俗文化具有传统奔放的风格。而且还体现了草原的文化特点。比如,蒙古族的筷子舞流传于鄂尔多斯草原,多用于欢乐、喜庆的节日。以前,蒙古族是不许人们在席间敲打碗筷,在早先人们就会认为敲筷子是一种不吉利的行为,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使筷子舞艺术的魅力在蒙族舞蹈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四、地域文化对蒙古族舞蹈动作影响的表现
(一)舞姿动作体态特征
通过我们对蒙古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和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族舞蹈的动作和体态是紧密不可分开的。其民族特性鲜明的地方就在于“生命情调最直接、最本质、最满足的表现”。在蒙古舞肩的动作的教学中,通过操练使学生的背部、肩部得到解放,并表现肩部动作的爆发力和动感。在教学中,要注重肩部动作的分明性,对比性。轻重缓急,大小强弱,波澜起伏,这样才能表现出蒙古族舞蹈的内在气质和神韵;其次,要明晰左肩与右肩的对比,注重肩部、臂部、腕部和手的协调配合。硬肩、硬腕、耸肩、笑肩要活络有力;柔肩、柔臂,形要圆润、动要沉稳,表现出动作开阔、大方的特征。蒙古族舞蹈也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体表现行为上的一种艺术形态。在其舞蹈的表现形式上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肢体动作元素。在蒙古族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同时。这些劳动时的动作就对蒙古族舞姿动作和体态特征有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我们都知道蒙古族是一个流动迁移的民族。在迁移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马背文化。在其中,上马下马骑马的动作,就对蒙古族舞蹈舞姿动作和体态特征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还有就是蒙古族的劳动生产方式。比如,蒙古族在进行放牧的过程中,通过挤牛奶形成的生产劳动动作,也对蒙古族舞蹈动作体态有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形成与其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蒙古族的摔跤舞。摔跤是蒙古族人们进行日常娱乐的一种活动方式。摔跤舞在蒙古族摔跤中汲取养分,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摔跤舞的艺术形式。
(二)舞蹈步伐与动律
说到蒙古族的舞蹈艺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想到蒙古地区的地理文化,和地理特点。所以说,蒙古舞审美特点和蒙古地区的第一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性和关联性。每一个舞蹈动作和一个每一个舞蹈动律都与蒙古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并且都受到蒙古地域文化的影响。比如在步伐的运动中有平步、马步和跑跳步等。通过这些规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步伐都是具有蒙古人民生活特征的。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有蒙古地区马背文化影响下的结果。另外,蒙古族舞蹈的艺术形式也是比较多样性的。比较有名的就是筷子舞和顶碗舞。其中还有摔跤舞。这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就是蒙古族人们生活的地理文化所影响的。通过这些舞蹈来抒发人们的情感,通过这些舞蹈来进一步的阐述人们的审美情趣。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蒙古族马背文化的影响下勒马手的产生,以其摔跤动作的特点,还有蒙古人们游牧的特点都对蒙古族步伐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肩部的动作
蒙古族舞蹈艺术主要是一舞蹈演员通过特有的动作表现形式和对舞姿的美感来进行传递情感和审美的一种地域性民族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在通过对蒙古族舞蹈欣赏分析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族舞蹈肩部的动作和牧民挤牛奶的肩部动作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蒙古舞,肩部的动作也是受到蒙古族人们生活习惯影响而形成的。总之来说,蒙古族舞蹈肩部的动作细腻,一般动作幅度较小,并且具有连续性灵巧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够形成,原因就是蒙古族游牧文化慢慢积淀所形成。蒙古族人民在马背上成长,一些肩部的动作更是深受马背文化的影响,因此肩部动作的形成更是离不开蒙古这一游牧民族在生活中的提炼与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2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