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素养对舞蹈编导的影响作用力

论音乐素养对舞蹈编导的影响作用力[20200420092150]
绪 论 1
一、 舞蹈与音乐的母体性关联 1
二、 舞蹈编导的音乐素养要求 2
(一) 音乐专业知识 2
(二) 音乐鉴赏能力 2
(三) 舞蹈编导与音乐创作的关联 2
(四) 史论基础 2
三、 当今舞蹈编导的音乐素养现状 2
四、结论 4
五、参考文献 5
六、致谢 6
摘 要
对于舞蹈编导这门专业,具有音乐素养是极其重要的,这应从我们最早发现的音乐与舞蹈关联来看其同源性,以明了其在根本上的重要性;其次,对于现今舞蹈编导所应具有怎样的音乐素养要求,这不仅需要了解,更需要每个专业人员以身作则;现今此专业的现状也是作为学科人员较为重视的一方面,也对舞蹈编导专业在音乐学科设置上稍有简述,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为注重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以培养出更多全能性的人才。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舞蹈编导;音乐素养;创作能力;史论基础;文化渊源
目录
ABSTRACT
The choreography of this profession,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have music quality.This should be the first to discover the music and dance association to see its Homology,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ndamental;secondly,What should have what kind of music literacy requirements of today choreographer,This not only needs to understand,More need to set an example for each professional,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is profession is also regarded as a mor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ubject.The dance choreographer in academic settings slightly in music,Hope in the future study of more focus on the exchange and learning between subjects,In order to train more versatile talents.
Key words:Dance Choreographer;musicianship;Creative ability;On the basis- of;Cultural origins
绪 论
自古乐舞不分家,有善歌者亦有善舞者。“舞蹈是运用动作、姿势、表情、节奏、构图等基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样式,是凭借形体创造视觉形象。而音乐是运用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调式、音色、和声、复调、织体、曲式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凭借声音创造听觉形象。”由上述资料可知,舞蹈与音乐虽然是不同的两个独立个体,但是它们却都有着用来抒发情感、塑造形象的相同之处。所谓舞蹈编导,则是注重对于舞蹈的编排工作。此们学科并不太注重深入的理论性研究,而是更需要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魂。而今学科的专业化使得学科之间的交流愈愈减少,很少出现全能性的人才。作为一名编导除了对舞蹈的理解外,更重要的就是音乐素养的培养。在此篇论文中将对舞蹈编导所应具有的音乐素养进行诠释,点出现今学科专门化的优劣。
一、舞蹈与音乐的母体性关联
追溯舞蹈与音乐的起源,正应了佛家一句偈语:“声前古毳烂”,我们并不能给毛皮的腐烂一个确切的发生时间,从起始到结束是那样的悄无声息,然而事物的变化依然发生了。这一切存在于时间,却又随时间躲去了我们的察觉。然而无论讲舞蹈还是音乐,依然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发生时间甚至是一个产生年代,但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与考古文物的联系研究中我们可以推断,“乐”与“舞”始终相互伴随流传。如石器期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盆上群舞的图案、商周时期编钟的伴奏用途、先秦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传说,以及出土的秦汉时期文物击鼓说唱俑,无不向我们透析着音乐与舞蹈的渊源。两者最早可能是出现于祭祀性的巫术,人们伴随着喝唱或器物的敲击吹奏手舞足蹈,以表示对自然或鬼神及祖先的崇拜与敬仰。这样的祭祀行为发展到后来帝王宫廷的享乐方式,如《霓裳羽衣舞》、《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再到后来民间的京剧、豫剧、二人转等,都是“乐”与“舞”编排搭配的体现。
舞蹈的美离不开音乐的点缀,舞蹈也正是在音乐中才具有了生命。正如法国编舞大师卡琳娜伐纳在著作中叙述到:“编舞是一种艺术,一种舞蹈的创作艺术”。由此我们看出,舞蹈与音乐的关联不仅仅体现在历史的作品中,更能让我们了解到舞蹈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在其本体性上的美学需求。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艺术群体由文人转向大众,大众化的现当代艺术更加注重了学科的包容性。由此可见,舞蹈与音乐虽然在今天被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其中的关联性是每一个艺术爱好者都深有体会的。作为一名舞蹈编导,所应具备的音乐素养应该是极其丰厚的。音乐素养可以说是舞蹈编导应具备的最为基础的专业素养。
二、舞蹈编导的音乐素养要求
舞蹈编导不仅仅需要掌握舞蹈的编排能力,更需要掌握音乐与舞蹈的调节搭配能力。本篇论文依据前人研究加上自己的理解将文章添加删减,总结了作为舞蹈编导所应具有以下四点音乐素养要求:
(一)音乐专业知识
首先需要基础而全面的了解音乐知识,包括声乐知识、器乐知识等等,并具有能够接受专门化音乐学科研究的能力,从最为基本的识谱到认谱,再到结合舞蹈改创音乐等等。
(二)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是对音乐优劣的鉴别能力,或者说审美能力,需要对众多优秀作品进行赏析了解,在量的基础上达到审美质的改变,这确乎关系到了个人人格、性情、环境甚至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产生区别。优秀的作品能够经历起历史的冲刷,最终遗留下的经典,也是作为一个音乐学习者无需挑剔的素材。
(三)舞蹈编导与音乐创作的关联
音乐创作能力对于舞蹈编导的编舞能力有直接影响,编舞者应具有极其细微的生活观察与体验能力,再通过自我的学科知识进行精神化与生活化的创作追求,每一个动作的编排是与主题息息相关,但动作与主题又要结合音乐的搭配,可是有时候现有的音乐并不能与动作恰当的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编导自己去找寻、创作可以将舞蹈画面和主题情感完美呈现的音乐。这也就注定了音乐创作能力对于一位编舞者的重要性。从生活出发,升华到精神,再提炼到“形”与“音”的表达是一名艺术家应有的品质需求。
(四)史论基础
凭空的创作永远是缺乏历史文化的厚重性的,最多只能做到昙花一现式的娇艳,难以向经典作出解释。这就需要舞蹈编导在音乐素养上需要具有更为广阔性的学理只是,即史论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最容易出现耀眼的光芒,舞蹈编导不仅仅需要从生活中提炼音乐与舞蹈的精神,更需要从文化中思考音乐与舞蹈的内涵。在现如今的学科分类下,舞蹈编导大概需要具有艺术史基础、音乐史基础、舞蹈史基础、美学基础以及文学基础五大类史论基础。音乐史与舞蹈史本身即是相互影响、依存的艺术,对于舞蹈编导是最为基础的史论修养;艺术史既然包含了音乐与舞蹈,为完善学科的包容性,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也应了解艺术史;美学基础则关系到舞蹈编导的鉴赏能力,所以是极为重要的;文学修养则给艺术工作者大量的创作素材,无论创作音乐还是舞蹈,文学都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三、当今舞蹈编导的音乐素养现状
吕艺生曾在《舞蹈教育学》中论述:“我国大陆目前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舞蹈教育,有的建立了舞蹈学校,有的在艺术院校中设有舞蹈系、科、班。专业舞蹈院校和艺术研究院,培养着从中专到大学本科,从硕士到博士研究生等各种层次、各种具体专业的舞蹈人才”。可见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具备了各个层次的舞蹈专业学校,面向的人群不同,也使得教育力度参差不齐,教育方式各地有别。有些学校注重片面的培养学生“高超的舞蹈技巧”,忽略学生全面的发展方向,单方面的突出并不算是优秀的学生,而今强调的高素质人才正是全面型的人才。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如果仅仅 理解舞蹈,是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这就让我们再次看到音乐素养对于舞蹈编导的重要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3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