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剧风筝中主要演员对群舞演员表演

目 录
一、 舞剧《风筝》的演员阵容与排练方式 1
(一) 演员阵容:主演是老师,群演是学生 1
(二) 排练方式:老师排练过程对学生有教学指导作用 1
二、 主要演员双重身份 2
(一)从主演作为教师的身份 2
(二)从主演作为演员的身份 2
三、 舞剧《风筝》中主演对群舞演员的带动作用 3
(一) 舞剧《风筝》成功完成巡演主演功不可没 3
(二)主演对群舞演员表演的带动作用 4
结语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5
一、 一、舞剧《风筝》的演员阵容与排练方式
(一)演员阵容:主演是老师,群演是学生
舞剧《风筝》是由东青年政治学院和山东青年艺术团联手创办的大型民族舞剧。剧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特有的意义。剧中女主角杨春燕是由潍坊籍的陈晨担任,她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同时也是山东省青年舞蹈家,她把她对风筝的感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舞剧中的老年的春燕则是有学院的舞蹈教师颜焱担任,深厚的舞蹈功底,扎实的舞台表演技巧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舞剧男主角的扮演者上川则是由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姜巍来担任。上川是一名来自日本的青年学生,在热闹的集市上与杨春燕一见钟情,并深深爱上了她。姜巍扎实的舞蹈功底,成熟稳重的外表以及敬业的态度成功塑造了“战争中”受害的日本居民。另外,剧中的群演阵容也十分强大,如秧歌表演的七姑、八姨,在舞剧的秧歌表演中,动作生动,表现出扎实的舞蹈功底。剧中3个日本人的设计寓意深刻:上川的同学丑恶、霸道,在集市上胡作非为。舞剧角色所表演的人物入木三分,让人记忆深刻。
(二)排练方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老师排练过程对学生有教学指导作用
在舞剧《风筝》表演中,很多演员既是主演又是学院的老师,作为老师本身在排练的过程当中,既可以训练自己角色的塑造,又可以指导学生在排练和表演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老师功能来看,老师不能作为“选手”替学员完成所塑造的角色,他应是教会学员训练方法的教练,让学员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作为老师,在舞蹈排练过程中,老师应成为学员自主学习的答疑者和引导者,应善于发现不同学员的特长并给予差异化的培养。
二、主要演员既是教师又是演员,从两个角度剖析
(一)从主演作为教师的作用
1.教师在排练中对学生作用
排练是舞蹈表演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舞剧《风筝》作为以老师的主要角色的剧目,老师的排练更是必不可少。作为老师在排练舞蹈剧目时,能更好的指导学员的实战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实行“先易后难”的梯度练习,让学员提高自信心。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员在训练中所容易发生的错误,针对性的指导修改。在训练中学员可以把老师教的动作加上自己的理解,更深刻的表现出来。
2.教师在演出中对学生作用
对于第一次参加《风筝》这个舞剧的演出,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而作为主演的老师就相当于就给了学生们一颗定心丸。在演出中,教师娴熟的表演,准确的节奏把握会给学生消除绝大部分的紧张状态。学生可以正常的发挥训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教师在演出中相当于领头人的作用,给学生以最坚实的后盾,让学生可以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二)从主演作为演员角度来说
1.主演对群众演员情绪影响
演员在《风筝》中的表演情绪是正常演出的一个灵魂所在,能给整个舞剧带来生命。在创作编舞阶段,舞蹈演员必须了解整个舞剧的故事情节,人物特色以及自己所表演的觉得的情感,把具象或抽象的情感通过肢体转化为舞蹈的动作,让观众更能直接明了的体会其中的含义,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情神态领会舞剧《风筝》背后的意象,并得到精神享受。演一场《风筝》舞剧,演员们往往要排练几个月。在他们眼里,演员的面部表情,舞台灯光舞美的配合才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舞剧《风筝》演出过程中,从序到尾声,舞蹈演员动作、表情不断在改变,特别是在音乐的转折点,舞蹈演员面部表情的突然改变,牵动着观众的情绪,观众的心理也会出现一波小高潮。让观众好像身临其境一般。
2.主演对舞剧情感的驾驭
主演在舞剧中要化身为角色,进入角色的规定情节,演绎角色的精神生活,必须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表演,驾驭表演的整个过程。使其沿着舞剧的创作目标行进。主演在创作中既要走进表演角色的情感,又要掌握高度的表演技巧去驾驭这种角色,否则表演将会失控,就不能完美的体现出舞剧的故事情节。只有把自己融入环境和角色当中,才能更好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体验。
三、舞剧《风筝》中主演对群舞演员的带动作用
(一)舞剧《风筝》成功完成巡演主演功不可没
艺术的对象是人,舞剧也不例外。舞剧《风筝》中的情节内容、思想内涵都是通过舞剧中主要人物,就是主要演员扮演的角色体现的,观众关注舞剧《风筝》中男女主角的命运,自然最注意扮演人物的主要演员,主要演员就最吸引人的眼球,受到褒贬最多的中心目标。舞剧《风筝》是一部以“反对战争,祈愿和平”为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题,并带有山东地方特色素材的舞剧,充分利用了山东三大秧歌元素,精心打造的一部以抗日为题材的舞剧,同时也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的作品。在舞剧中大多主要的角色都是有教师担任的,作为导师的主演团队有着深厚的表演功底,丰富的舞台经验,对剧中的角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人物的刻画有着极深的见地,让观众深入到每一个角色,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恢弘的视觉盛宴。
(二)主演对群舞演员表演的带动作用
在舞剧《风筝》的表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剧中的节奏的把握都是以主角为主,群众演员跟着节奏表演。没有主演精湛的演技,精细节奏把握,群舞演员势必举步维艰,磕磕绊绊,浅尝辄止。这时主要演员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非同小可。它不只表现在舞技的精准,更在于正确的引导,大局观的把握等。只有主演把这舞剧表演中诸多的环节设计、处理、实施好了,群舞演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所收获,才能有希望达到理想的表演境界。而这种结果的形成正需要主演和群舞演员经过长期扎实地训练磨合。所以,群舞演员的主体地位一定是主演的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呈现的,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后才表现出来的。主要演员主导地位的发挥质量、程度决定着群舞演员主体地位的表现状态。
结论
综上所述,在舞剧《风筝》的表演过程中,作为主演的老师在舞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舞剧的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担任主演,还要指导群舞演员的彩排。舞剧作为肢体表达的一种艺术,更大程度的对演员的表现力有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很多同学经过了舞剧《风筝》的演出、排练在专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懂得了如何在舞蹈中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这些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让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2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