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舞蹈教育理念当下幼儿舞蹈课程的教育目的

目 录
一、前言 1
二、幼儿舞蹈的特点 1
(一)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 1
1.幼儿思维具有直观性 1
2舞蹈动作要有直观性 1
(二)幼儿舞蹈具有童趣性 1
三、舞蹈教育理念 2
(一)将“以人为本”运用到舞蹈教学中 2
1.以人为本相关理论 2
2.以人为本在少儿舞蹈中的实践运用 2
(二)将“全面发展”运用到舞蹈教学中 2
四、幼儿舞蹈课程教育的目的 3
(一)提高幼儿全面发展 3
1.了解素质教育 3
2.重视素质教育 3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
1.让幼儿热爱舞蹈 3
2.培养幼儿自主感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一、前言
2017年春晚大型晚会开场《金鸡报晓迎春来》里的160多只小萌鸡,点亮了2017春晚舞台,萌化了亿万观众的心。这群可爱的小朋友不仅要在春晚的舞台上保证动作的质量,还要拥有丰富的情感,演绎春晚舞台上的各种小公鸡、小母鸡、下蛋鸡等萌化形象,完成动小鸡的嘴、小鸡唱歌、母鸡下蛋等高难度动作,达到最好的舞蹈效果。可想而知,小朋友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年轻的舞蹈老师也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努力,后台采访中他们坦言小朋友们舞蹈基础不尽相同,要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来演绎不同的角色,也就是本文的“以人为本”。本文对此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性论证。
二、幼儿舞蹈的特点
(一)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
1.幼儿思维具有直观性
幼儿舞蹈最显著的特点是:幼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因为幼儿正在生长,各方面发育不成熟,导致了幼儿的直观性思维,简单说就是由于幼儿特殊的思维性,看事情职能从表面出发理解,观察问题比较直观,还远远达不到深究内涵深意的地步。
2.舞蹈动作要有直观性
幼儿舞蹈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幼儿舞蹈中幼儿的直观性思维,这就要求舞蹈动作直观易于理解。比如舞蹈中的“闭上眼睛,双手合上叠放在脸的一侧,头稍微倾向一边”,在幼儿的理解中就是“睡觉”。直观的跟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舞蹈语言才会更好的被幼儿所接受和理解。
(二)幼儿舞蹈具有童趣性
童趣,即儿童的情趣、兴趣。兴趣:探索或展开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和情感又有一定的联系。舞蹈是艺术,它从生活中被提炼出来,通过肢体语言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是通过抒发内心感情、塑造艺术形象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视觉艺术。
例如2015年儿童舞蹈《白雪公主》中,有的幼儿扮演恶毒的皇后,有的幼儿表演善良的白雪公主,有的表演树林里的草木,有的表演英勇的小王子。每个小表演者的衣服和动作都不一样,舞蹈过程在幼儿严重温馨而充满情趣。这些场景都选自儿童的生活常识和听过的童话故事,结合儿童喜欢热闹的年龄天性,让舞蹈与儿童产生了情绪共鸣,从而完成了完美演绎,既陶冶了少儿情操也提高了观赏价值。
三、舞蹈教育理念
(一)将“以人为本”运用到舞蹈教学中
1.以人为本相关理论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和支持主要是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的体现。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了“人”的重要性和人的价值的重要性,思想和理念都非常先进,随着社会发展思想解放,“以人为本”逐渐应用到教育中。主要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占有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教育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再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进行辅导和教育,让学生感觉教育部放弃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主体都受到关注,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人本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同时,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提升,让学生可以享受到学习成功和被关注的快乐,从而自主学习,提升自我价值。
2.以人为本在少儿舞蹈中的实践运用   
幼儿舞蹈的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达芬奇的鸡蛋看似相似,实则各有不同。就像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石头,幼儿在学习舞蹈接触舞蹈时道理是一样的:基础相似,可塑性很强。不同的学生接受事物能力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种种因素的差异,造就了舞蹈学习不同的效果,呈现出了多面性的舞蹈作品。
同一个舞蹈,由不同的演员表演则有各种不同的演出效果。原因有二:一方面,舞蹈老师抱怨学生的表演千篇一律,个性特征不明显,另一方面,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年年相似,家家不差。产生这种情况时因为教学没有激发出学生的个性特征,达不到人舞合一的统一。
所以,“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和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发展空间、周围环境、性格特征、脾气本性等等,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的从内心深处爱上舞蹈。比如由的少儿身体柔韧性比较好,耐力强,可以让他们多进行民族舞等高难度动作舞蹈的基础学习;与的少儿身体较硬,可以较多学习伦巴等舞蹈;有的少儿表现力强,可以较多学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拉丁等舞蹈种类;有的少儿独立性强,可以较多学习单人舞蹈等。   
(二)将“全面发展”运用到舞蹈教学中
幼儿舞蹈教育不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应该实现“全面发展”的舞蹈教学。所谓全面发展,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个方面,即舞蹈动作规范性的发展和舞蹈表现力的发展。
接触过舞蹈的幼儿,会慢慢地对舞蹈有一个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大体为认识,理解和兴趣。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幼儿舞蹈全方面的发展。以前常常遇见这种情况,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气质出众,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走起路来精神有力,那他十有八九是学习过舞蹈的,而且基本功扎实。现在的很多舞蹈老师总是注重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整齐性,只是一味的讲究动作的齐,失去了舞蹈原有的本质,导致现在的舞蹈缺乏灵性。舞蹈本就是多姿多彩,千姿百态不同面的。慢慢地发展成了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失去了舞蹈原有的色彩,也丢失了学生们不同的表现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怎样做到即能抓住舞蹈的原有色彩,又能让学生们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幼儿从小开始学习舞蹈,在循序渐进的将基训课引入深化,逐步渗透给学生动作的规范标准的同时,还应该每堂课要有专门不同民族的舞蹈片段训练,培养学生们的舞蹈表现力和情感的抒发。将这几点完美的结合,既能规范学生的动作又能加强舞蹈表现力,这才是将“全面发展”运用到舞蹈教学中。
四、幼儿舞蹈课程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文果.从教育目的看幼儿舞蹈教育[J].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
[2]段文静.幼儿园舞蹈教育目的及教育实施的思考[J].教师,2013(5).
[3]许晓蓉.幼儿园舞蹈教学探微[J].学前教育研究,2005(5).
[4]黄式貌.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0.
[5]石杨平.雷智慧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韩庆国,申娅莉,黄雪丽,陈素革,综合素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致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2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