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雀舞角色的转变和发展

摘 要任何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也都会随之发展,舞蹈文化也同样不例外。孔雀舞经过宗教信仰、地域环境的影响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在表演角色上也发生了变化,由先前的男性扮演主角到后来的女性扮演主角,通过对孔雀舞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孔雀舞的角色转变并不会因为男角或者女角而受影响,之所以会有角色上的转变是因为社会风俗等方面,孔雀舞不论是以男角还是以女角为主都说明了孔雀舞的发展、进步。
目 录
前言 1
(一) 选题依据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二、 傣族舞蹈——孔雀舞的起源 2
(一) 神话传说 2
(二) 宗教信仰 2
(三) 地域环境的影响 3
三、 孔雀舞的表演角色 4
(一) 孔雀舞由男性角色表演 4
(二) 孔雀舞由女性角色表演 5
四、 孔雀舞在现代角色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6
(一) 孔雀舞在现代舞蹈中的继承 6
(二) 孔雀舞在现代舞蹈中的创新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前言
(一)选题依据
在少数民族民间舞中,傣族孔雀舞颇为著名,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现如今有关孔雀舞的节目越来越多,但是由男角来表演的孔雀舞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孔雀舞是由女性角色扮演的,本论文将不同的角度论述孔雀舞的角色转变和发展的问题来进行讨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集中在国内对傣族舞蹈的角色转变。代表研究有秦萍的《论孔雀舞的审美演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一文中介绍了全面介绍了傣族舞蹈孔雀舞的审美演化;马薇,马维丽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一文中比较全面的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毛觉云的《杨丽萍:最美的孔雀皇后》(《内江日报》2009年第六版)一文中比较专门的论述了傣族舞蹈孔雀舞。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都是使这门艺术更好的给人审美感受满足人们的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美感受,傣族舞蹈孔雀舞的角色转化也都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舞蹈艺术的进步,进一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本人参考了部分文献作为理论依据。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孔雀舞是傣族舞蹈中的一个代表,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它在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时代中也随之发生改变,不但孔雀舞本身的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就连舞蹈角色也发生了转变。通过对孔雀舞角色的转变和发展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傣族孔雀舞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对孔雀舞的继承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达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意义。
二、傣族舞蹈——孔雀舞的起源
(一)神话传说
1.召树屯与兰吾罗娜的神话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帅气的王子叫召树屯,一次偶然让他遇到了孔雀王国的孔雀公主,召树屯王子被孔雀公主兰吾罗娜的高贵与漂亮所吸引,于是召树屯王子便趁孔雀公主游泳不注意的时候偷走了她那美丽的羽衣,孔雀公主因为没有了漂亮衣服而出于害羞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便留宿在召树屯王子的国家,时间一长两人眼中就有了对方的身影。
之后两人便在召树屯王子的国家举行了婚礼,但是大婚不久后,边境国家就发生了战乱,为了保护国家子民的召树屯王子便亲自带领士兵去前线抗战,战争胜利,召树屯王子凯旋归来却得知孔雀公主受到奸臣的诬陷而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不顾其他人的阻止,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了诸多磨难终于找到了孔雀公主美丽的兰吾罗娜。实干的召树屯王子和聪明的孔雀公主一同努力的治理国家,国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管是在农作物还是社会治理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所以百姓更加喜爱孔雀公主,把孔雀当成自己国家的吉祥物,人们把对孔雀的喜爱编成舞蹈,渐渐的孔雀舞便发展了出来。
2.对孔雀模仿的传说
在一本书上曾经记载过一件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傣族小伙子,他没有任何技能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便每天去钓鱼,靠着鱼来填饱肚子,但是这一天很奇怪平常每天他能钓到好多条唯独今天一条都没有,小伙子很失落准备回家,突然一阵风吹过树上熟透的果子落到水里发出声音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只孔雀,孔雀十分漂亮并且在随着声响缓缓的展开它那漂亮的翎羽,并随之轻轻的舞动,小伙子看到这一幕高兴坏了匆匆回到自己的村庄向村民们叙述自己的亲眼所见,村民十分好奇也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亲眼看到这一幕。后来村民拿着锅碗瓢盆并敲击它们发出声响,小伙子在中间惟妙惟肖的模仿起孔雀的姿态,人们极为喜爱,甚至在重要的节日让小伙子跳给大家看,小伙子通过对孔雀的模仿成了傣族第一个跳孔雀舞的人,因为孔雀舞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一直流传至今。
(二)宗教信仰
1.孔雀舞与佛教的联系
孔雀舞的来源与佛教有着很多说不清,道不明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古代,小乘佛教进入傣族,对傣族人民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乘佛教所追求的境界与孔雀舞的柔美、动态相谋和,孔雀舞在表演方面都是以美丽,轻盈活泼的舞姿进行,舞者头部戴金盔,伴奏乐器为锣、鼓等,这使得小乘佛教的信徒更加喜爱孔雀舞[1]。因此以前的孔雀舞与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联系。
2.图腾崇拜
据记载傣族人民认为孔雀是神鸟,它喝过的水,人们喝后就会大病痊愈而且会延长寿命,孔雀洗完澡后每次都会抖抖羽毛上的水,这水抖在动物身上,动物就会兴旺;水抖在庄稼上,庄稼就会丰收,从此人们便把孔雀当成自己民族的吉祥物,产生了图腾崇拜。
(三)地域环境的影响
傣族属于亚热带气候。人们为了潮湿都居住在竹楼里。傣族人民平常与孔雀舞生活在一起,观察它们了解它们,并把发现到的细节融入到舞蹈中。傣族舞蹈很重要的一个动律特点就是“三道弯,一顺边”这种动态的形成便是因为高原地区的地域环境和在平常的日常活动中的习惯,从而形成这样的动律特征。
三、孔雀舞的表演角色
(一)孔雀舞由男性角色表演
1.由男性所表演孔雀舞的原因
孔雀舞起源于唐代,由古代“浦人”发展到今天的傣族人。从古至今孔雀舞经过各代艺人的加工修改补充逐渐完善发展成如今的孔雀舞。“噶洛甬”和“烦喃婼”等在傣族语言中是跳孔雀的意思,孔雀舞主要集中在云南。在比较重大的节日庆典或者大型的比赛中演出,由男性角色表演,表演者面部戴假面具,背上有孔雀的支架。表演的题裁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等。表演独舞时一般由男性面戴女性的假面面具,直到今天有些地区的傣族孔雀舞的双人舞表演中的男性依然在表演时戴女性的假面面具,《召树屯与楠木诺娜》是经久不衰的傣族孔雀舞表演内容[2]。
观察各种动物,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是雌雄动物在一起,那个毛色亮,嗓音大,相对来说好看的那一个,一定是雄性。在表演中那个有着顺滑的毛发,嗓音洪亮和强大的肌肉的正是在表演中扮演雄性孔雀的小伙子。而真正的雌性孔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耀眼。所以说孔雀舞仅仅只有女性表演这样的说法可能不太现实,最初在傣族舞蹈中,确实是由男性所表演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1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