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作品中的方位调度

论舞蹈作品中的方位调度[20200420092124]
前言 1
一、舞台方位调度 1
(一) 方位调度概念 1
(二) 文化内存于审美形式 1
二、 舞蹈作品中方位调度表现手段 2
(一) 线条构图 2
(二) 复杂图案构图 3
三、 通过调度素有表达的意境 4
(一) 方位调度的运用与作用 4
(二) 舞蹈作品的表达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摘 要
舞台方位调度是一种形式化的舞台效果,它神奇且具有魔力。同样的舞蹈动作配合不同的舞台方位调度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说舞台方位调度是一种催化剂,当它合适地出现在舞蹈表演中,会给舞蹈表演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舞台方位调度的表现形式入手,系统的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舞台方位调度方式,并且对舞台方位调度有可能会产生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研究。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舞台方位调度;效果;舞蹈;表现形式
目录
ABSTRACT
The stage is a formal scheduling stage effects, its magic and magic. The same dance with a different arena scheduling resulting effect is different. So scheduling stage is a catalyst, as it appears in the appropriate dance performances, dance performances will bring unexpected results. From the stage orientation manifestation scheduled to start, the system analyzes several different arena scheduling, and scheduling for the stage bearing a functional effect may have been studied.
Key words:Stage orientation dispatch;effect; dance; manifestations
前言
什么是舞台方位调度?我们都知道舞蹈主要是通过舞台传达给观众的,那么在编排舞蹈的同时就会遇到舞台空间的运用问题,那么演员动作方向以及运动路线就是我们称之的“舞台方位调度”,也就是舞蹈动作和它所在的空间关系它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流动,或通过舞蹈动作,形成了舞蹈语汇以及视觉形态。
舞台方位调度是舞蹈作品的组成部分,它在舞蹈作品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在方位调度存在任何舞种的作品中,无论民族民间舞、芭蕾舞还是现代舞等舞蹈作品中。在不同的舞蹈作品同样的方位调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方位调度的运动路线里包含着文化内涵和舞蹈的审美意识,表达出不同的文化和情感。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里蕴含着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生死概念等。有时,因为编导自身对民族文化的掌握和理解,即使不去刻意设计,也能在作品中看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编导完成创作回头看看时,才发现这样微妙的融合。
一、舞台方位调度
(一)方位调度概念
方位是在舞蹈中的专业术语,它是指舞者在舞台上动作结束时所面对的、背对的或指示的方向;而调度是指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舞台的运用;所以,方位调度是舞者在舞台上的方向及位置的变化。
(二)文化内存于审美
一个好的编导肯定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审美观念。他的作品肯定是自己经历的事或与自己生活中相关的事物有感而发而进行创作的。同一事物,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来就直说这个事物,而对于一个编导,他是用自己的专业眼光和自身的文化素养看到不同于表面的东西,看到事物内在的美和所要表达的东西。
二、舞蹈作品中方位调度表现手段
(一)线条构图
1.单线构图
(1)直线构图及运动方式
直线可分为长线条与短线条;长线,从一端到另一端连接不断,让人的眼睛无法从舞蹈上移开;而短线与长线比较,短而小,所以它具有小东西的性质——比较有风格。要是短线有很多,充满了舞台,将呈现出活跃的气氛。
直线中,线的运动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点也可用于曲线。方向主要分为:纵向移动,横向移动,斜向移动三种形式。
(2)曲线构图及运动方式
曲线的调度在中国舞蹈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柔和感的曲线,刚好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动作有动有静,有一刚必有一柔。“圆”形体现了曲线的圆满,但是它也有自己的柔美。在民间许多的舞蹈队形选用。
曲线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限制和流动。首先是限制的运动方式,编导在创作时,假如在一个固定的“S”曲线上,编导在设计出很美的画面,犹如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溪,舞蹈《水姑娘》开场,就是在横向的“S”曲线上,简单明了,使观众很快进入到这样的舞蹈氛围。此线条也可表现高低不一的山川,连绵不断的海浪……任何一种形似的景象。然而更重要的当然是神似的事物。
曲线中的流动运动方式,在舞蹈作品中经常用到。一在舞蹈中可以单独的表现其中一小段舞蹈,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例如:一个旅途劳累的人,经过了千难万阻,这时如果选择用一条直线调度来表现一路艰辛似乎没有说服力,但如果选用一条曲线运动,加上适当的舞蹈动作更加明确地表达编导的假设。二是作为一个过渡的转换方式。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里,都不会去直接表达,一般都是极其委婉的,这与西方开放式的审美完全相反的,所以在舞蹈作品中大部分的连接调度都是以曲线运动为主的。舞蹈作品的关键就在于能够灵活地处理舞蹈段落的“接口”,一个适当的调度很关键,能够推进舞蹈作品的发展,又毫不漏痕迹。
2.复线构图
(1)复线构图及运动方式
在群舞中经常用到,以双人舞、群舞较多。相对于单线条来讲,复线运动就复杂许多。两条线条的运动方向在平面空间里不是平行就是交叉。
平行运动在数学中的解释就是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叫做平行。在舞蹈调度调度中的平行运动——两条线既可以同一方向运动也可反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的不同产生的舞台视觉效果也不同。
(二)复杂图案构图
1.单一几何图案构图
舞蹈方位调度中的图形基本属于平面几何图形,也有的现代舞台也是存在立体几何图形的,只是这不是本文的主要论述。
现如今,方位调度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也要更加注重表现手法。当各种各样的图形进入到我的的舞蹈视觉中,而我们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可以更多的去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为创作更好的舞蹈作品作铺垫。
在舞蹈作品中方形是经常出现的图形。而方形有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具体的队形是根据舞台或舞蹈作品来决定的。方形给人的感觉是踏实的、稳重而有力的。当一个舞蹈作品在表演主题动作的时候,因为是一个大舞段,所以编导一般都会把队形拉成方形,来铺满全场。首先,有利于视角的开开阔;其次,为了舞者更好的把动作放大放开的来做,更能抒发出舞蹈的所表达的情感。
而三角形、圆形也是舞蹈作品中常常使用的。
单一几何图形的运动方式为:聚与散;或者也可理解为集中与分散。“聚”,就是聚拢、聚集;“聚”,给人一种力量感。而聚与散的时间快慢不同,给人的视觉效果也大不相同。例如:A、群舞演员快速聚拢,会给人一种凝聚力的感觉;B、群舞演员慢的聚拢,给人一种神秘、安静的感觉;C、群舞演员快速散开,给人一种瞬间放松的感觉;D、群舞演员慢的散开,给人一种紧张却又解脱的感觉。聚与散主要是为了营造当时作品中气氛,有时候是排练有序,有时候则是杂乱无章,从视觉上为了强化观众注意力。
2.复合几何图案构图
分析几种常见的复合几何构图:一、点与复合构图的结合,是表现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在群舞中,需要在某个特别情节由某个特定人物来抒发情感时,一般在方位调度上会使用点与复合构图的设计;二、 两个复合构图的结合,这种构图有很多的组合方式。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构图。这种构图给人的视觉冲击力特别强,是整个舞台的画面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画面快慢的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不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3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