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中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
目 录
一、 绪论 1
二、 独舞的内心情感 1
(一) 精炼的情感主题 1
(二) 人物形象的情感 1
三、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舞蹈人物情感的刻画 2
(一)舞蹈结构上的情感刻画 2
(二) 舞蹈中典型的动态捕捉 2
(三) 角色心态的透彻分析 3
(四) 通过动作与音乐的交融,进一步体现人物情感 3
四、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舞蹈塑造人物情感的作用 3
(一)增加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4
(二) 营造舞蹈环境 4
(三) 提高舞蹈艺术美感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一、绪论
独舞,不能仅仅依靠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为“一个人跳的舞”,正如中国文学中的诗句一样,不是有韵律、词句简短等就能称之为诗句,否则,快板、顺口溜等都能称之为诗句了。诗,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情感并且带有一定的叙事性,其次才是有韵律、词句简短等,这才是“诗”的本质。正如诗一样,在舞蹈艺术中的“独舞”应该定义其为:主要由舞者单独完成、要具有鲜明的主题、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并且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完成一个艺术主题的舞蹈形式。
二、独舞的内心情感
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不只是看这个舞者是否能完美的完成编导所编排的舞蹈动作,而是这个舞者是否能充分把握住主人公当时的内心情感,并将其完整的表达出来。
(一)精炼的情感主题
在舞蹈中,舞蹈编导往往采取的是对舞蹈动作的编创来刻画自己想要刻画的角色的内心情感。所以这就造成了独舞区别于其他舞蹈类型的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在群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中舞蹈演员人数比较多,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更有利于发挥舞蹈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戏剧效果。但是独舞就不同,独舞是一个人在跳舞,往往在舞台上的表演,只能通过这个舞者来阐述舞蹈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和主题思想。在舞蹈中这一种表现方式非常的精炼,能让台下的观众更直观的理解编导在编创这个作品时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些表现的前提就是独舞演员高巧的舞蹈动作和人物角色领会能力的体现。
(二)人物形象的情感
独舞中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一般都比较的直接,所以这就对舞者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面部表情的把握能力要求比较高。要使观众能够充分理解独舞的情感,就要求独舞演员能够做到动、神、形体的统一性。动是舞蹈动作上的表达,舞蹈动作的准确表达是情感表达的基础。神,也可以说是舞蹈演员的神情,演员的神情是直接表达给观众的,可以使观众们获得直接的感受。形体就比较综合了,包括舞蹈动作又包括舞蹈技巧,舞蹈技巧的发挥,可以充分的将舞蹈情感表达推向高潮。所以我们说独舞的人物形象是比较重要的。
三、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舞蹈人物情感的刻画
《逼上梁山》这个舞蹈单从这个“逼”字就能体现出当时林冲的的人物内心情感,他是在自己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才选择的上梁山,“逼”字所体现的情感从舞蹈的开始一直贯穿到舞蹈的结束,表现了林冲对自己遭遇的无奈和不公。编导通过对史料的查阅已经充分掌握了林冲当时被逼上梁山时的内心情感,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比如走路时的步伐沉重,多次的下地跪拜用来体现主人公当时被逼的心理,加上舞者自己本身对于林冲这个角色的认识,使其表演时表情到位,把林冲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一举获得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金奖。
(一)舞蹈结构上的情感刻画
独舞的人物角色的塑造往往要求编导在对舞蹈的主题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独舞的表现,形式上可以是通过舞蹈情节或者舞蹈结构来对舞蹈情感进行刻画。当然前期是需要舞蹈编创人员的情感的注入和后期独舞演员的情感表达。这个舞蹈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时期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舞蹈开头时是连续两次下蹲的动作,所以舞蹈动作的产生是在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编创的,到后来单脚站立,替换向前进一步及其在双臂展开抬头望天的动作下,恰恰表现了内心无奈的情感及其拷问苍天的复杂感情。另外在后期的情感表达中,如表现寒冷的雪夜林冲双手紧握等又表现出了内心落魄的情景,编导通过自己对林冲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用种种动作来告诉观众纵然像林冲这样的人才也只能陨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更好的塑造独舞的人物角色形象,可以表达舞蹈的主题思想,可以使观众更加明确直观的体会到独舞的艺术美感。当然独舞也不只是通过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和简单的结构安排编排。只有感情和舞蹈内容及其舞蹈演员三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使舞蹈的情感表达的更为准确,进而对舞蹈的情感刻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舞蹈中典型的动态捕捉
舞蹈这门艺术是独特的,是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加以装饰,而是通过舞蹈动作的表达将人物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所以对于舞蹈中动态的捕捉是否准确,是刻画好一个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在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通过大量的跪拜动作来表现林冲当时对自己遭遇的愤愤不平,以及在走路时对步伐沉重的刻画和上半身的弯曲状态描写,更能体现出林冲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与当时身为八十万禁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教头的林冲,生活中威风凛凛,衣食无忧的状态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的照应了舞蹈人物的设定及其舞蹈情感的表达。
(三)角色心态的透彻分析
一个舞蹈作品大致可分为舞蹈编导对舞蹈的编创和舞者对于舞蹈动作的表现两个阶段。编创阶段就是舞蹈编导在面对自己所要编创的舞蹈时融入的个人情感和专业能力。艺术表现阶段就涉及到了编导在对舞蹈动作的编排和对舞蹈动作的提炼。所以在编创的时候编导首先要了解角色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用准确的舞蹈动作来表达角色当时的心态。在舞蹈《逼上梁山》结构成型前,编导肯定要多次阅读《水浒传》并且查阅关于林冲的资料,对于角色已经非常的熟悉,如在第一段中表现林冲的无奈,第二段表现林冲对自己遭遇不公的愤怒,第三段决心雪夜上梁山的心态,如果不能认真的查阅史料分析角色的心态就不能把最重要的呈现给观众,所以在编创舞蹈作品之前不能准确把握角色的心态就塑造不好想要表达的人物形象。其后就是舞者对作品的二次升华,怎样才能把升华做到位呢,就是要把自己设身与林冲当时的遭遇之中,设身处地的理解角色当时的心理环境,充分把握角色的内心。舞者把角色刻画在林冲的不幸及其暗示社会的黑暗,在跌宕而又复杂的情感中而抒发舞蹈的内涵,让观众能够看到林冲的无奈和愤慨。
(四)通过动作与音乐的交融,进一步体现人物情感
在如今的这个年代,舞蹈作品和音乐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舞蹈动作的高低起伏往往是伴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在舞蹈逼上梁山中,通过一个“逼”字,来表现主题思想,表现舞蹈角色林冲的内心情感,在舞蹈中《逼上梁山》中,我们可以发现,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可以让我们直接进入舞蹈场景可以直观的理解到主人公林冲内心情感的愤慨。并且通过舞蹈动作的提炼也使舞蹈的情感得到了深化和升华。比如高难度的闪转腾挪、侧空翻、三百六十都是舞蹈动作的准确表现。再一个就是舞蹈逼上梁山中音乐的使用,在进行这些舞蹈技巧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是音乐节奏的高或低。通过音乐节奏来配合舞蹈技巧的发挥。最终通过动作与音乐的密切交融是舞蹈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 绪论 1
二、 独舞的内心情感 1
(一) 精炼的情感主题 1
(二) 人物形象的情感 1
三、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舞蹈人物情感的刻画 2
(一)舞蹈结构上的情感刻画 2
(二) 舞蹈中典型的动态捕捉 2
(三) 角色心态的透彻分析 3
(四) 通过动作与音乐的交融,进一步体现人物情感 3
四、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舞蹈塑造人物情感的作用 3
(一)增加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4
(二) 营造舞蹈环境 4
(三) 提高舞蹈艺术美感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一、绪论
独舞,不能仅仅依靠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为“一个人跳的舞”,正如中国文学中的诗句一样,不是有韵律、词句简短等就能称之为诗句,否则,快板、顺口溜等都能称之为诗句了。诗,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情感并且带有一定的叙事性,其次才是有韵律、词句简短等,这才是“诗”的本质。正如诗一样,在舞蹈艺术中的“独舞”应该定义其为:主要由舞者单独完成、要具有鲜明的主题、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并且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完成一个艺术主题的舞蹈形式。
二、独舞的内心情感
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不只是看这个舞者是否能完美的完成编导所编排的舞蹈动作,而是这个舞者是否能充分把握住主人公当时的内心情感,并将其完整的表达出来。
(一)精炼的情感主题
在舞蹈中,舞蹈编导往往采取的是对舞蹈动作的编创来刻画自己想要刻画的角色的内心情感。所以这就造成了独舞区别于其他舞蹈类型的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在群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中舞蹈演员人数比较多,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更有利于发挥舞蹈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戏剧效果。但是独舞就不同,独舞是一个人在跳舞,往往在舞台上的表演,只能通过这个舞者来阐述舞蹈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和主题思想。在舞蹈中这一种表现方式非常的精炼,能让台下的观众更直观的理解编导在编创这个作品时想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些表现的前提就是独舞演员高巧的舞蹈动作和人物角色领会能力的体现。
(二)人物形象的情感
独舞中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一般都比较的直接,所以这就对舞者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面部表情的把握能力要求比较高。要使观众能够充分理解独舞的情感,就要求独舞演员能够做到动、神、形体的统一性。动是舞蹈动作上的表达,舞蹈动作的准确表达是情感表达的基础。神,也可以说是舞蹈演员的神情,演员的神情是直接表达给观众的,可以使观众们获得直接的感受。形体就比较综合了,包括舞蹈动作又包括舞蹈技巧,舞蹈技巧的发挥,可以充分的将舞蹈情感表达推向高潮。所以我们说独舞的人物形象是比较重要的。
三、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舞蹈人物情感的刻画
《逼上梁山》这个舞蹈单从这个“逼”字就能体现出当时林冲的的人物内心情感,他是在自己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才选择的上梁山,“逼”字所体现的情感从舞蹈的开始一直贯穿到舞蹈的结束,表现了林冲对自己遭遇的无奈和不公。编导通过对史料的查阅已经充分掌握了林冲当时被逼上梁山时的内心情感,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比如走路时的步伐沉重,多次的下地跪拜用来体现主人公当时被逼的心理,加上舞者自己本身对于林冲这个角色的认识,使其表演时表情到位,把林冲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一举获得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金奖。
(一)舞蹈结构上的情感刻画
独舞的人物角色的塑造往往要求编导在对舞蹈的主题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独舞的表现,形式上可以是通过舞蹈情节或者舞蹈结构来对舞蹈情感进行刻画。当然前期是需要舞蹈编创人员的情感的注入和后期独舞演员的情感表达。这个舞蹈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时期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舞蹈开头时是连续两次下蹲的动作,所以舞蹈动作的产生是在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编创的,到后来单脚站立,替换向前进一步及其在双臂展开抬头望天的动作下,恰恰表现了内心无奈的情感及其拷问苍天的复杂感情。另外在后期的情感表达中,如表现寒冷的雪夜林冲双手紧握等又表现出了内心落魄的情景,编导通过自己对林冲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用种种动作来告诉观众纵然像林冲这样的人才也只能陨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更好的塑造独舞的人物角色形象,可以表达舞蹈的主题思想,可以使观众更加明确直观的体会到独舞的艺术美感。当然独舞也不只是通过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和简单的结构安排编排。只有感情和舞蹈内容及其舞蹈演员三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使舞蹈的情感表达的更为准确,进而对舞蹈的情感刻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舞蹈中典型的动态捕捉
舞蹈这门艺术是独特的,是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加以装饰,而是通过舞蹈动作的表达将人物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所以对于舞蹈中动态的捕捉是否准确,是刻画好一个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在男子独舞《逼上梁山》中,通过大量的跪拜动作来表现林冲当时对自己遭遇的愤愤不平,以及在走路时对步伐沉重的刻画和上半身的弯曲状态描写,更能体现出林冲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与当时身为八十万禁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教头的林冲,生活中威风凛凛,衣食无忧的状态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的照应了舞蹈人物的设定及其舞蹈情感的表达。
(三)角色心态的透彻分析
一个舞蹈作品大致可分为舞蹈编导对舞蹈的编创和舞者对于舞蹈动作的表现两个阶段。编创阶段就是舞蹈编导在面对自己所要编创的舞蹈时融入的个人情感和专业能力。艺术表现阶段就涉及到了编导在对舞蹈动作的编排和对舞蹈动作的提炼。所以在编创的时候编导首先要了解角色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用准确的舞蹈动作来表达角色当时的心态。在舞蹈《逼上梁山》结构成型前,编导肯定要多次阅读《水浒传》并且查阅关于林冲的资料,对于角色已经非常的熟悉,如在第一段中表现林冲的无奈,第二段表现林冲对自己遭遇不公的愤怒,第三段决心雪夜上梁山的心态,如果不能认真的查阅史料分析角色的心态就不能把最重要的呈现给观众,所以在编创舞蹈作品之前不能准确把握角色的心态就塑造不好想要表达的人物形象。其后就是舞者对作品的二次升华,怎样才能把升华做到位呢,就是要把自己设身与林冲当时的遭遇之中,设身处地的理解角色当时的心理环境,充分把握角色的内心。舞者把角色刻画在林冲的不幸及其暗示社会的黑暗,在跌宕而又复杂的情感中而抒发舞蹈的内涵,让观众能够看到林冲的无奈和愤慨。
(四)通过动作与音乐的交融,进一步体现人物情感
在如今的这个年代,舞蹈作品和音乐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舞蹈动作的高低起伏往往是伴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在舞蹈逼上梁山中,通过一个“逼”字,来表现主题思想,表现舞蹈角色林冲的内心情感,在舞蹈中《逼上梁山》中,我们可以发现,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可以让我们直接进入舞蹈场景可以直观的理解到主人公林冲内心情感的愤慨。并且通过舞蹈动作的提炼也使舞蹈的情感得到了深化和升华。比如高难度的闪转腾挪、侧空翻、三百六十都是舞蹈动作的准确表现。再一个就是舞蹈逼上梁山中音乐的使用,在进行这些舞蹈技巧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是音乐节奏的高或低。通过音乐节奏来配合舞蹈技巧的发挥。最终通过动作与音乐的密切交融是舞蹈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