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舞与民俗的关系

年 月 日摘 要民族舞蹈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其地位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而民俗则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产生也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均是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软实力”,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民俗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民俗的传承与发扬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由此产生的民间舞蹈与民俗的关系问题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研究发现,民族舞与民俗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研究过程中应当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自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民俗。经过历史的洗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条件下,不同的民间舞相应形成。深入了解每个民族的特点,从而感受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和动作中相应的民族生活习俗的体现。本文发现民俗的发展给民族舞带来了表现形式、舞蹈音乐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传承意识、表现形式、属性特征等方面的淡化等问题。二者相互碰撞交融,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本着兼收并蓄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尊重和顺应民俗,让民族舞在保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走向世界,强化民族舞的风格特征。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1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民间舞蹈及民俗的内涵 3
(一)民间传统舞蹈 3
(二)民俗的概念 3
(三)民俗与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研究的范畴 3
三、民间传统舞蹈与民俗的关系 4
(一)民间舞来源于民俗 4
(二)民俗文化的“活教材”——民间舞 4
(三)民间舞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 4
四、在尊重民俗的基础上发扬民间传统舞蹈 6
(一)以民俗为依托的土壤中发展民间舞 6
(二)顺应民俗,承接传统、扬弃时弊地发展民间舞蹈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民俗和民族舞蹈传承的现状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断加强,民族舞蹈受到外来的一些影响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舞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外来的街舞、拉丁舞的影响,很多年轻人都偏向于学习这些外来舞蹈,对民族舞蹈缺乏相关的认识与了解,一些人崇洋媚外对民俗文化了解不深。更不了解民间舞与民俗之间的关系。这对民俗的传承与民族舞蹈的发展都有所阻碍。
(二)研究意义
如今保留下来的民间舞蹈是人类在进化发展下经过几代民间艺术家和专家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去陈革新,把其精华得以保存。民间舞的艺术之花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由于它在民族文化中扮演者不可忽视的角色。根据民间习俗,演绎民间舞蹈对于理解不同民族地信仰、习俗、宗教、文化内涵等,这样有助于继承和保护民间舞,从而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人们在尊重民俗的前提下,延续和推崇传统舞蹈的发展,对传统舞蹈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对民间舞从本质上进行延续以及发展。在继承传统舞蹈的过程中,对民俗进行延续和发展。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收集与本选题有关的论文研究资料并阅读有关参考书目、舞蹈杂志、期刊杂文,观看一些各民族的舞蹈视频。
(二)经验总结法:通过学校开展民间舞课程以及结合自身专业艺术实践活动,从自身实际经验中寻找素材和论据,并总结提炼其内部蕴含的理论观点,为论文论点做支撑。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收集资料,查找文献,国内学术界对于民间舞与民俗这方面进行专业理论上有很多相关研究。2013年葛月华在期刊北京舞蹈院校报发表的一文《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再思考》中研究认为,民族舞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也是最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舞蹈形式。2014年马盛德和金娟写的《中国民舞》一书,书中两个核心可以概括为:首先对民俗与民间舞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体的阐述,认为民俗是民间舞之间是扣子和扣门的关系,并对该理论进行了论证,进而使人们对于民间舞的实质和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其次,该书以大的视角对民舞与民俗进行囊括,然后进行细化从民间舞蹈的民俗功能入手,对民间舞进行了概括和分类,对民间舞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做了探讨。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深入的剖析了民间舞的文化背景。2017年作者龚兰在《黄河之声》期刊中发表的作品《民间传统舞蹈与民俗的关系探究》,作者认为:民俗囊括了民间传统舞蹈,民间舞对民俗来说是不能分割。二者有着脐带般紧密相连。2017年作者叶玲在《艺术评鉴》期刊发表了《论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民俗文化渗透》该文,他认为我们的生活中的点滴可能我们的通过民族舞源进行具体化表演,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劳动、宗教信仰、情感等作为联系民俗和民族舞的纽带,比如农间的劳作、儿童嬉闹等人们的日常肢体动作,通过民族舞来进行演绎出独特的艺术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人物魅力,体现了个民俗的独有特点。从而可以看出民间舞蹈与民俗之间的关系联系密切,从最近文章中仅仅只说明了两者的关系,而没有强调双方的促进作用。
2.国外研究现状
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创造了“凡玫为此,’一词,通常译为“民俗学”,用它来取代原来的混乱说法。1980年费鹤立在此理解的层面上对民俗与民族舞进行延伸,撰写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采集、保护与传播》,本文对民族舞蹈问题密切相关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对历史的发展,各民族间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家政策,“强势文化”、“弱文化”等方面。2007年英国的阿雷恩鲍尔德温在《文化研究导论》中认为民族舞表现出来的情感,可让观看者觉得是主观上真实或重要的思想和情感,已经吻合当时民俗的特点,但对中国民族舞蹈和民俗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
本文从民俗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民间传统舞蹈的传承以及民间舞蹈的特点发展的根源。通过尊重民俗的根基,对民间传统舞蹈进行更好的再创造。明晰民俗与民族民间舞之间的重要关系,引领舞蹈学习者更为深刻地体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才能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民间舞蹈及民俗的内涵
(一)民间传统舞蹈
朴永光在他的文章《传统舞蹈保护中的价值判断》中将传统舞蹈定义为“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舞蹈,现代人未经处理,至今仍在人们生活中传播,是我们的作为传统舞蹈的依据。“传统舞蹈也可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但中国的许多民族只有民间舞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wdx/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