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的姑姑是菜贩展示的平凡与伟大【字数:5383】
摘 要 我的姑姑是个菜贩,拍摄这个纪录片是用镜头带大家进入我姑姑的一天。我姑姑虽然是个小菜贩,但是我的姑姑卖菜比别人更有责任感。我想通过这部纪录片记录姑姑的生活,表达对姑姑的感激,同时也能让人看看小菜贩的不易,让人尊重菜贩,也能更有社会责任心。我的拍摄思路就是姑姑从早上批菜到卖菜的过程,和姑姑的自述,我更倾向使用一种故事的形式展现姑姑的一天,让人能身临其境。
目 录
第一章 作品主题思想
第二章 作品整体风格特征
第三章 作品的结构设计
第四章 作品的表现元素
第五章 作品拍摄感受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章 作品主题思想
其实我已开始只是单纯的想表现姑姑的辛苦,后来觉得这样并没有意义。后来我想到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现在社会的重要话题之一,我的姑姑也是因为食品安全的事情才走上菜贩这条路的,民以食为天也是姑姑经常说的话,现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一种进化版,人们渴望食品有一种安全感不过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对食品生产和经销商报以一种信任的态度。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这种信任是十分脆弱的,作为食品生产者和经销商,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将公共的安全与他人的安危完全抛之不顾![1]
作为一个大学生也应该关注食品安全,《我的姑姑是菜贩》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我姑姑,也是我选的角度,我觉得选那些食品安检并不是很容易,而且涉及到很多程序,很麻烦,不如从我身边的人物着手来拍,用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让人们意识到对于食品安全的责任心。
我的姑姑是个不普通的菜贩,她比别人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因为她是由于自己经历过食物中毒的事情后才决定走上这条路的。从小和姑姑都很亲,初中三年更是因为家庭原因在姑姑家住了三年,很大程度上,姑姑对我像母亲一样。每次看到姑姑去批菜的时候搬东西的辛苦,卖菜时繁琐的清点,说服客人时的低声下气就觉得姑姑很不容易,所以就想拍一部姑姑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作品,记录最真实的小菜贩的生活,让人尊重菜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展现姑姑对于顾客安全的责任心,希望能让更多人更有社会责任心。食品安全的责任并不是都在生产销售的身上的,普通民众也要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份责任心。
作品整体风格特征
整个作品的风格我选择的是比较平淡朴素真实的基调,带着对于姑姑的感激来拍摄的。在纪录片的声音上我多数选择保留现场原声,虽然会有点嘈杂,但是能更加真实的表现出批发市场和菜场的喧嚣以及姑姑的生活。解说词是我自己配的,虽然不专业但是真实,没有什么激昂的赞美,有的只是我对姑姑的亲情。这部纪录片的特征应该是真实,从一个亲人的角度来阐述姑姑作为一个菜贩的生活,加上现场原声和自己的配音,能让人相信这种生活的真实存在,也能更好地感,
当然中间也穿插了一些姑姑的主观视角还有姑姑的亲自阐述。这就是平凡的真实,我觉得比这种接地气的小人物更容易让人接受。
作品的结构设计
开头是由喧闹的菜场开场,然后通过买菜的群众的赞誉引出姑姑这个主要人物,在结构上我是围绕她一天的生活来描写记录的。
凌晨0 点 姑姑去批发市场批发菜品,描述姑姑批发菜时对于菜质量的认真挑选;通过菜市场人多脏乱的环境和姑姑骑三轮车的不容易正侧面反映批发菜的不易。
早上6.30 姑姑回到菜市场开始搬运从批发市场带回来的菜并且清点好后,姑姑会仔细的清理一些容易沾染农药的菜品(细节描写)
早上8点 姑姑开始卖菜,记录姑姑卖菜的过程。主要拍摄:姑姑和顾客的交流,姑姑的熟客多,买菜的人对于姑姑的赞誉,没顾客的时候姑姑还是会检查菜的质量。
晚上5点 姑姑收摊回家,带着自己的菜回去吃,主要描写家里人吃的样子,侧面反映出菜的安全和姑姑对于家的责任心
最后一段是姑姑的自述,主要是对于现在的生活的感想和自己买菜对于菜的安全的重视,表现姑姑对于社会的责任心。
结尾是我对于姑姑的一段简短的赞誉:姑姑经常抱怨当一个菜贩很苦,但是她从来都是笑着面对所有人因为她把这份生计当成了一种责任,为了家人吃的放心,也为了更多人能吃的放心。姑姑常说:民以食为天,吃的一定要安全,这或许是没什么文化的姑姑说的最多的文化话吧。对于一个小人物来说,表现一天其实就够了,因为做的工作都差不多,能把一天表现好就行了。
第四章 作品的表现元素
(1)声音:声音是一部纪录片的重要表现元素,《我的姑姑是菜贩》这部纪实性为主的纪录片配乐比较少,主要表现的声音是解说词,现场声和主人公自我阐述。解说词应该是最为重要的,解说词是我自己配的,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从我一个亲人角度来看更加真实。现场声也是一种真实的变现,而我的纪录片里面的现场声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批发市场和菜场的现场声是对于环境的表现;对于姑姑卖菜时的现场声表现的姑姑的卖菜时间,能表现一个菜贩的本质,也能表现出姑姑的责任心;姑姑的自我阐述则是更加真实直接的表现姑姑对于菜质量的重视,反映她的责任心。
(2)细节:细节描写是对小人物记录最为实用的一种方式。这部纪录片
中我的细 节描写有几点:凌晨姑姑去批发时很快就睡觉;姑姑在批发市场对
于要批发的菜的质量的注重;姑姑在批发市场搬运货物;姑姑回到菜市场搬
运货物;姑姑清点货物;姑姑认真地清洗菜;姑姑卖菜时的微笑;姑姑回家
吃饭时的开心;姑姑充满周围的脸和姑姑满是老茧的手。
作品拍摄感受
《我的姑姑是菜贩》这部纪录片主要是讲述姑姑作为菜贩的一天的生活。对于一个小人物来说,表现一天其实就够了,因为做的工作都差不多,能把一天表现好就行了。整部纪录片都是我一个人拍摄制作的,说实话挺不好拍的,很多时候一个人都不方便,拍摄的几个地点都不是很适合拍摄,不管是菜市场还是批发市场人都很多,声音嘈杂,根本没有地方给我架脚架,所以大多很镜头都是我手持拍摄的,人挤来挤去的很不容易。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2]比如去批发市场的时候一个人扛脚架,市场人太多,挤来挤去的很难拍一些运动镜头,固定镜头也只能在姑姑停下来的时候拍。
目 录
第一章 作品主题思想
第二章 作品整体风格特征
第三章 作品的结构设计
第四章 作品的表现元素
第五章 作品拍摄感受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章 作品主题思想
其实我已开始只是单纯的想表现姑姑的辛苦,后来觉得这样并没有意义。后来我想到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现在社会的重要话题之一,我的姑姑也是因为食品安全的事情才走上菜贩这条路的,民以食为天也是姑姑经常说的话,现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一种进化版,人们渴望食品有一种安全感不过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对食品生产和经销商报以一种信任的态度。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这种信任是十分脆弱的,作为食品生产者和经销商,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将公共的安全与他人的安危完全抛之不顾![1]
作为一个大学生也应该关注食品安全,《我的姑姑是菜贩》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我姑姑,也是我选的角度,我觉得选那些食品安检并不是很容易,而且涉及到很多程序,很麻烦,不如从我身边的人物着手来拍,用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让人们意识到对于食品安全的责任心。
我的姑姑是个不普通的菜贩,她比别人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因为她是由于自己经历过食物中毒的事情后才决定走上这条路的。从小和姑姑都很亲,初中三年更是因为家庭原因在姑姑家住了三年,很大程度上,姑姑对我像母亲一样。每次看到姑姑去批菜的时候搬东西的辛苦,卖菜时繁琐的清点,说服客人时的低声下气就觉得姑姑很不容易,所以就想拍一部姑姑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作品,记录最真实的小菜贩的生活,让人尊重菜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展现姑姑对于顾客安全的责任心,希望能让更多人更有社会责任心。食品安全的责任并不是都在生产销售的身上的,普通民众也要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份责任心。
作品整体风格特征
整个作品的风格我选择的是比较平淡朴素真实的基调,带着对于姑姑的感激来拍摄的。在纪录片的声音上我多数选择保留现场原声,虽然会有点嘈杂,但是能更加真实的表现出批发市场和菜场的喧嚣以及姑姑的生活。解说词是我自己配的,虽然不专业但是真实,没有什么激昂的赞美,有的只是我对姑姑的亲情。这部纪录片的特征应该是真实,从一个亲人的角度来阐述姑姑作为一个菜贩的生活,加上现场原声和自己的配音,能让人相信这种生活的真实存在,也能更好地感,
当然中间也穿插了一些姑姑的主观视角还有姑姑的亲自阐述。这就是平凡的真实,我觉得比这种接地气的小人物更容易让人接受。
作品的结构设计
开头是由喧闹的菜场开场,然后通过买菜的群众的赞誉引出姑姑这个主要人物,在结构上我是围绕她一天的生活来描写记录的。
凌晨0 点 姑姑去批发市场批发菜品,描述姑姑批发菜时对于菜质量的认真挑选;通过菜市场人多脏乱的环境和姑姑骑三轮车的不容易正侧面反映批发菜的不易。
早上6.30 姑姑回到菜市场开始搬运从批发市场带回来的菜并且清点好后,姑姑会仔细的清理一些容易沾染农药的菜品(细节描写)
早上8点 姑姑开始卖菜,记录姑姑卖菜的过程。主要拍摄:姑姑和顾客的交流,姑姑的熟客多,买菜的人对于姑姑的赞誉,没顾客的时候姑姑还是会检查菜的质量。
晚上5点 姑姑收摊回家,带着自己的菜回去吃,主要描写家里人吃的样子,侧面反映出菜的安全和姑姑对于家的责任心
最后一段是姑姑的自述,主要是对于现在的生活的感想和自己买菜对于菜的安全的重视,表现姑姑对于社会的责任心。
结尾是我对于姑姑的一段简短的赞誉:姑姑经常抱怨当一个菜贩很苦,但是她从来都是笑着面对所有人因为她把这份生计当成了一种责任,为了家人吃的放心,也为了更多人能吃的放心。姑姑常说:民以食为天,吃的一定要安全,这或许是没什么文化的姑姑说的最多的文化话吧。对于一个小人物来说,表现一天其实就够了,因为做的工作都差不多,能把一天表现好就行了。
第四章 作品的表现元素
(1)声音:声音是一部纪录片的重要表现元素,《我的姑姑是菜贩》这部纪实性为主的纪录片配乐比较少,主要表现的声音是解说词,现场声和主人公自我阐述。解说词应该是最为重要的,解说词是我自己配的,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从我一个亲人角度来看更加真实。现场声也是一种真实的变现,而我的纪录片里面的现场声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批发市场和菜场的现场声是对于环境的表现;对于姑姑卖菜时的现场声表现的姑姑的卖菜时间,能表现一个菜贩的本质,也能表现出姑姑的责任心;姑姑的自我阐述则是更加真实直接的表现姑姑对于菜质量的重视,反映她的责任心。
(2)细节:细节描写是对小人物记录最为实用的一种方式。这部纪录片
中我的细 节描写有几点:凌晨姑姑去批发时很快就睡觉;姑姑在批发市场对
于要批发的菜的质量的注重;姑姑在批发市场搬运货物;姑姑回到菜市场搬
运货物;姑姑清点货物;姑姑认真地清洗菜;姑姑卖菜时的微笑;姑姑回家
吃饭时的开心;姑姑充满周围的脸和姑姑满是老茧的手。
作品拍摄感受
《我的姑姑是菜贩》这部纪录片主要是讲述姑姑作为菜贩的一天的生活。对于一个小人物来说,表现一天其实就够了,因为做的工作都差不多,能把一天表现好就行了。整部纪录片都是我一个人拍摄制作的,说实话挺不好拍的,很多时候一个人都不方便,拍摄的几个地点都不是很适合拍摄,不管是菜市场还是批发市场人都很多,声音嘈杂,根本没有地方给我架脚架,所以大多很镜头都是我手持拍摄的,人挤来挤去的很不容易。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2]比如去批发市场的时候一个人扛脚架,市场人太多,挤来挤去的很难拍一些运动镜头,固定镜头也只能在姑姑停下来的时候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