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附件)【字数:21261】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文献综述 1
1.3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汽车金融行业的总体概况 5
2.1汽车金融的概念 5
2.2汽车金融的业务范围 5
2.3汽车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 6
2.4汽车金融行业的作用和影响 8
第三章 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9
3.1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 9
3.2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阶段 9
3.3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主要产品分析 12
3.4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分析 14
3.5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SWOT分析 16
第四章 汽车金融行业参与主体案例分析 21
4.1案例选取原因 21
4.2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分析 21
4.3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分析 23
4.4经验和启示 24
第五章 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5
5.1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25
5.2推进汽车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25
5.3拓展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 25
5.4加强对于汽车经销商的管理 25
5.5加强对汽车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26
5.6借助互联网+实现汽车金融行业转型 26
结束语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创下了令整个世界为之惊叹的“中国奇迹”,汽车行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开始了延续至今的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在2009年年底更是超越美国和日本一举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销售国和生产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超过2400万辆,同期增长14.9%,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的又一次汽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销量的大幅度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品牌乘用车的销量更是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同比增长20.5%。有分析人士指出到2030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会达到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的总和。在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之下,为汽车行业的生产、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服务的汽车金融行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日益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从汽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汽车金融的帮助对其的成长和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上个世纪初,福特和通用等美国汽车公司就支持和鼓励消费者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汽车,借此扩大了销售量。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汽车销售收入的70%都有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的参与。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汽车金融行业的悠久历史,我国因为市场经济长期被人为压制,因此整个金融行业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健康的成长,汽车金融的发展也很滞后,对于汽车产业和消费者的帮助也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这与我国这样一个汽车消费大国的地位无疑是极不相符的,因此现在有必要分析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提高联系实际经济现象分析国际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基本能力。
1.2研究文献综述
汽车金融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时间较早,相关的研究也较为成熟,较早搭建了完备的研究体系和框架,对于后来的研究者也有极大的启发作用。Paul H Banner(1958)通过对通用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通用的多个控股公司为母公司进行促销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向客户提供融资、贷款等服务和出售新的金融产品等方式,从而放松了对自身信用风险的监管,导致金融市场非系统性风险增加。Hayagreeva(2004)通过对大众公司和通用公司的汽车消费信贷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功源于信用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金融体系的发达。Zukerman&Whitehouse(2005)的研究表明汽车金融市场普遍存在进入堡垒,并且汽车制造企业下属的金融机构对自己品牌汽车的市场控制力更强。Osawa (2008)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几个客户在融资车辆中的行为。该研究假设消费者不关心利率的收取,只要购买的数量符合家庭的预算。在这种前提之下,产品价格(利率)将不如融资期限(融资期限将会延长,因为减少了分期付款金额)重要。研究发现需求弹性为0.45,因此,与大众常见的观念不同,消费者在寻找汽车融资时会主动评估提供给他们的利率。Christian Diekmann(2008)提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汽车金融服务,提供汽车金融服务的机构的数量和种类也与日俱增。Mark(2008)研究了汽车金融的歧视性定价问题,认为汽车经销商在分配消费信贷资源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歧视性定价的措施,以便吸引实力雄厚的消费者。Kevin M. McDonald&Kenneth J. Rojc (2014) 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导致美国的汽车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美国的汽车金融产品周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odrigo M. S. Moita(2014)通过对巴西汽车金融市场中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竞争策略的研究发现作为领导者的追随者类型的竞争与银行业的预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可见巴西的汽车金融市场存在着领先企业的市场力量。Chamness Christopher& Fisher .Katherine &Johnson Eric L &Munro Nicole .T (2016)通过对于次级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的研究揭示了汽车金融行业在银行业干预之下产生的新变化。
因为汽车金融行业在我国起步的时间较晚,所以相关的研究开展的时间并不长,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再祥博士于2004年出版的《汽车金融》一书为汽车金融的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该书对汽车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融资结构、战略发展、产品开发营销、信用制度建立与管理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且模拟了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不同的汽车金融服务赢利模式。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后来的研究者逐渐扩大了对于汽车金融的研究范围,分别从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的关系、中外汽车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汽车金融发展与信用体系的关系、制约汽车金融发展的具体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吴铮(2013)认为中国的汽车金融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为数不多的外国独资、中外合资的汽车金融公司与一些信托机构并存的模式缺乏足够的创新驱动和体制保障。韩文杰(2014)指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和金融监管的指导思想,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要着眼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提高风险管控水平。陆豪卿(2014)认为中国汽车金融发展和西方成熟汽车金融的差距主要在于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的汽车金融服务,汽车金融公司市场占有率比起商业银行大大不如。张静雯(2014)指出加快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存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构成不科学、从业企业规模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信用体系入手,开展担保代理和增值业务。傅鑫(2014)认为我国的汽车贷款在贷款种类中一直有着最高的不良资产率,个人汽车信贷风险高,风险管理难度大,因此对于汽车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调查要更为深入和细致,尤其是要做好对于汽车金融公司和合作经销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监管。王文杰(2014)认为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利率管制、信用体系不健全、消费信贷产品单一等,因此要对现有的汽车消费信贷产品进行创新和优化,同时推动汽车消费信贷的资产证券化,搭建汽车金融生态圈。朱振华(2015)指出我国的银行为了规避较高的风险,设置了繁杂的申贷手续,同时对申请者提出苛刻的费率要求,从而抑制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要促进汽车信贷市场发展必须首先建立准确高效的汽车信贷风险评估机制。林静(2015)指出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巨大,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势头总体良好,要逐步加强汽车金融行业应对风险能力和信用体系管理,扩展资金来源渠道。罗洋(2015)认为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存在运转效率低,风险系数高和消费者对相关产品接受程度低等特点。刘佳音(2016)指出为加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需要逐步完善与个人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二手车市场,同时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徐洁(2016)提出汽车金融公司要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客户的授信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严格限定贷款对象和偿还期限、减少信贷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2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