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附件)【字数:13717】
摘 要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然而,融资困难抑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科技发展迅猛,利用“大数据”科技手段的互联网金融创建了异于传统模式的融资方式。本文从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出发,得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结论并分析其原因。而通过大数据、P2P网贷以及众筹等互联网融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仍旧发展不完善,处于发展初期,对其在发展初期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应加以重视,通过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以及建全法律法规来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希望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小微企业融资概述 3
2.1小微企业的定义 3
2.2小微企业的特点 4
2.3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4
2.4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6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8
3.1基于大数据的融资模式 8
3.2P2P网络借贷 9
3.3众筹模式 10
3.4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分析 11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发展建议 13
4.1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 13
4.2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 13
4.3促进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15
第五章 ?阿里小贷模式 16
5.1阿里小贷对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16
5.2大数据阿里平台的形成 16
5.3阿里小贷的模式创新 17
5.4阿里小贷模式评价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稳步前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小微企业贡献了六成以上的的国内生产总值,创造了将近八成以上的工作岗位,而且我国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是小微企业贡献的,小微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如此,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
依靠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为我国小微企业提供了和传统模式存在差异的的借款方式。大数据平台通过获取用户交易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资信评估,可以了解平台下每个客户的真实情况和资金情况,进而准确掌握用户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P2P网络借贷、众筹平台和大数据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为我国的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注入新的血液,让小微企业重恢活力。高效率、低门槛是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是的最大的诉求,而互联网融资恰巧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这种诉求。在“互联网+”时代,日趋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为我国小微企业创造了一条方便快捷的资金借贷之路。利用大数据的科学手段,充分利用平台数据,银行也能够通过大数据获取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并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信情况,以此推动我国小微企业向着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下去。所以,研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对帮助我国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壮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研究意义
因为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规模不大、经营管理不足等其他各方原因的存在,导致银行不敢将款项借给小微企业,造成银行惜贷的行为。然而金融和互联网碰撞之下必将产生新的火花,对小微企业来说,互联网融资模式的产生不但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变矮了,融资模式发生巨大转变,而且有助于对小微企业从融资困境中走出来。
本文先以小微企业借贷难为研究起点,通过研究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所采取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给我国小微企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并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金融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另外,通过案例分析,分析了阿里小贷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点以及阿里小贷给我国小微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不断成长的IT金融不仅给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也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为了能找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探索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深度剖析互联网在处理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时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金融风险,以期帮助中小微企业从融资困难这一大难题中解脱。
第二章 小微企业融资概述
2.1小微企业的定义
各个国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决定中小微企业的判定标准,所以中小微企业的划分理念也是不断变化的。通常我们根据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员工数量、年度营收入以及企业总资产等为标准来划分其是否属于中小企业,并依据其行业划分标准将其归为中型、小型或微型。而我国主要从税收概念来分析并依据三个基准来权衡我国的中小微企业,第一是企业总资产方面,工业性质的企业不得高于三千万元,其余性质的企业不得高于一千万元;第二是企业的员工数量,工业性质企业不得超过一百人,其它性质企业不得超过八十人;第三是税收标准,企业每年纳税总额不得超过三十万元。
国家统计局出台的小微企业划分最新标准如下表21所示:
表21 我国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
小型企业
微型企业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
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
工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小微企业融资概述 3
2.1小微企业的定义 3
2.2小微企业的特点 4
2.3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4
2.4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6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8
3.1基于大数据的融资模式 8
3.2P2P网络借贷 9
3.3众筹模式 10
3.4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分析 11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发展建议 13
4.1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 13
4.2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 13
4.3促进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15
第五章 ?阿里小贷模式 16
5.1阿里小贷对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16
5.2大数据阿里平台的形成 16
5.3阿里小贷的模式创新 17
5.4阿里小贷模式评价 18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稳步前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小微企业贡献了六成以上的的国内生产总值,创造了将近八成以上的工作岗位,而且我国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是小微企业贡献的,小微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如此,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
依靠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为我国小微企业提供了和传统模式存在差异的的借款方式。大数据平台通过获取用户交易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资信评估,可以了解平台下每个客户的真实情况和资金情况,进而准确掌握用户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P2P网络借贷、众筹平台和大数据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为我国的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注入新的血液,让小微企业重恢活力。高效率、低门槛是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是的最大的诉求,而互联网融资恰巧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这种诉求。在“互联网+”时代,日趋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为我国小微企业创造了一条方便快捷的资金借贷之路。利用大数据的科学手段,充分利用平台数据,银行也能够通过大数据获取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并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信情况,以此推动我国小微企业向着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下去。所以,研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对帮助我国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与壮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研究意义
因为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规模不大、经营管理不足等其他各方原因的存在,导致银行不敢将款项借给小微企业,造成银行惜贷的行为。然而金融和互联网碰撞之下必将产生新的火花,对小微企业来说,互联网融资模式的产生不但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变矮了,融资模式发生巨大转变,而且有助于对小微企业从融资困境中走出来。
本文先以小微企业借贷难为研究起点,通过研究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所采取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给我国小微企业带来的巨大改变,并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金融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另外,通过案例分析,分析了阿里小贷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点以及阿里小贷给我国小微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不断成长的IT金融不仅给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也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为了能找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探索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深度剖析互联网在处理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时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金融风险,以期帮助中小微企业从融资困难这一大难题中解脱。
第二章 小微企业融资概述
2.1小微企业的定义
各个国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决定中小微企业的判定标准,所以中小微企业的划分理念也是不断变化的。通常我们根据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员工数量、年度营收入以及企业总资产等为标准来划分其是否属于中小企业,并依据其行业划分标准将其归为中型、小型或微型。而我国主要从税收概念来分析并依据三个基准来权衡我国的中小微企业,第一是企业总资产方面,工业性质的企业不得高于三千万元,其余性质的企业不得高于一千万元;第二是企业的员工数量,工业性质企业不得超过一百人,其它性质企业不得超过八十人;第三是税收标准,企业每年纳税总额不得超过三十万元。
国家统计局出台的小微企业划分最新标准如下表21所示:
表21 我国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
小型企业
微型企业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
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
工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