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研究(附件)【字数:14913】
摘 要如今小微企业的发展一直受制于融资难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让小微企业融资看到了新的方向,所以对处于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的小微企业来说,加强融资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业务模式入手,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融资模式有影响的主导因素,最后结合主导因素和企业的自身行为对融资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从而为小微企业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financing model innovatio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1
1.3文献综述 2
1.4框架 4
1.5分析方法 4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5
2.1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业务模式 5
2.2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遇到的问题 7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下的融资主导因素 9
3.1融资主体和融资渠道 9
3.2融资信息 10
3.3融资制度和社会诚信 10
3.4模型的建立 11
3.5一次性检测 12
3.6模型分析的结论 12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的对策 13
4.1基于模式影响的主导要素进行创新研究 13
4.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自身的创新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20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海啸式的打击,全球经济普遍下行,经济发展进入低谷,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复苏这一难题。从目前各国的国民经济构成、基数还是在对各国的GDP总量,人均GDP的这些直观的经济指标的贡献程度上看,小微企业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组成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能推动经济快速的发展,可以使私企或国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等一些措施更优异,不仅可以增加一二线城市就业率,也能提高三四线城镇的就业率,同时它还有着规模以上的企业和国企无法相比的灵活性,对经济环境有极佳的适应性,比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更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它是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具有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产业结构多样化,以及很好的市场适应性的特点。小微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改善民生、解决就业以及社会稳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017年4月份的“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报告中显示:4月小微企业运行总指数为46.3,和3月相比上升了0.1个点,自去年4月份以来,这是总指数的最高点,这说明了本月小微企业运行延续了筑底向好趋势。从各分项指标指数来看,呈现出“七升一降”态势,较为乐观,除信心指数为48.1,下降0.2个点以外,其他指数均呈上升态势。采购指数和3月份相比上升0.3个点,达45.7。从行业指数来看,七大行业小微指数呈现“四升三降”态势,除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小微企业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尤为难得的是,制造业小微指数为44.4,上升0.2个点,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上升0.6个点,进一步反映出制造业扩张的趋势。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基础性行业的小微企业正在筑牢底部。可以说,我国小微企业整体情况已经开始回暖,这必然会在经济发展、提供岗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形成新兴产业等方面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推动实体经济新一轮的健康发展。在党中央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也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已经显示出,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和体制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小微企业融资一直都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对象。我们知道,金融的本质是价值流通,而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流通,这两者之间的融合让人产生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的背景下,通过高新的信息技术,信息流通和资金流通的这两方面都得到了全面优化,全新的金融服务及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极大的机会。我国的小微企业往往是家庭式的,有的企业已经传承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目前接手或者开办企业已经有相当部分是“80后”,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以及使用程度远非是他们的父辈可比,在以往,小微企业主们抱怨的融资信息不及时,融资方式的不多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反而是小微企业的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社会信誉更为投资方看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从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由于分析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
Berger和Udell(2005)于《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认为小微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管理体制落后,各类信息统计缺少,经营状况不明朗,投资意愿方对其经营状况不能真实了解,信贷风险较大,让小微企业不容易拿到融资。
Durate, J.,S. Siegel和L.Young(2012)于《Trust and Credit》也提出,由于小微企业很难能够提供合适的抵押物,融资成本变高,并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各类风险,所以银行在面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时,不会随意批准,这让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较为困难。
Liu,Q.,P.Lejot和D.W.Arner(2013)于《Finance in Asia: Institutions》则站在亚洲这个新兴市场角度上,提出以网络融资为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信用评级的要求较之于其他金融模式而言,没有严格的审核程序,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能提供的作用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将有可能逐渐取代传统的融资模式。
financing model innovation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1
1.3文献综述 2
1.4框架 4
1.5分析方法 4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5
2.1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业务模式 5
2.2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遇到的问题 7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下的融资主导因素 9
3.1融资主体和融资渠道 9
3.2融资信息 10
3.3融资制度和社会诚信 10
3.4模型的建立 11
3.5一次性检测 12
3.6模型分析的结论 12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的对策 13
4.1基于模式影响的主导要素进行创新研究 13
4.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自身的创新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20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海啸式的打击,全球经济普遍下行,经济发展进入低谷,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复苏这一难题。从目前各国的国民经济构成、基数还是在对各国的GDP总量,人均GDP的这些直观的经济指标的贡献程度上看,小微企业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组成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能推动经济快速的发展,可以使私企或国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等一些措施更优异,不仅可以增加一二线城市就业率,也能提高三四线城镇的就业率,同时它还有着规模以上的企业和国企无法相比的灵活性,对经济环境有极佳的适应性,比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更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它是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具有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产业结构多样化,以及很好的市场适应性的特点。小微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改善民生、解决就业以及社会稳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017年4月份的“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报告中显示:4月小微企业运行总指数为46.3,和3月相比上升了0.1个点,自去年4月份以来,这是总指数的最高点,这说明了本月小微企业运行延续了筑底向好趋势。从各分项指标指数来看,呈现出“七升一降”态势,较为乐观,除信心指数为48.1,下降0.2个点以外,其他指数均呈上升态势。采购指数和3月份相比上升0.3个点,达45.7。从行业指数来看,七大行业小微指数呈现“四升三降”态势,除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小微企业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尤为难得的是,制造业小微指数为44.4,上升0.2个点,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上升0.6个点,进一步反映出制造业扩张的趋势。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基础性行业的小微企业正在筑牢底部。可以说,我国小微企业整体情况已经开始回暖,这必然会在经济发展、提供岗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形成新兴产业等方面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推动实体经济新一轮的健康发展。在党中央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也是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已经显示出,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和体制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2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小微企业融资一直都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对象。我们知道,金融的本质是价值流通,而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流通,这两者之间的融合让人产生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与传统产业加快融合的背景下,通过高新的信息技术,信息流通和资金流通的这两方面都得到了全面优化,全新的金融服务及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极大的机会。我国的小微企业往往是家庭式的,有的企业已经传承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目前接手或者开办企业已经有相当部分是“80后”,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以及使用程度远非是他们的父辈可比,在以往,小微企业主们抱怨的融资信息不及时,融资方式的不多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反而是小微企业的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社会信誉更为投资方看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从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由于分析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
Berger和Udell(2005)于《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认为小微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管理体制落后,各类信息统计缺少,经营状况不明朗,投资意愿方对其经营状况不能真实了解,信贷风险较大,让小微企业不容易拿到融资。
Durate, J.,S. Siegel和L.Young(2012)于《Trust and Credit》也提出,由于小微企业很难能够提供合适的抵押物,融资成本变高,并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各类风险,所以银行在面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时,不会随意批准,这让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较为困难。
Liu,Q.,P.Lejot和D.W.Arner(2013)于《Finance in Asia: Institutions》则站在亚洲这个新兴市场角度上,提出以网络融资为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信用评级的要求较之于其他金融模式而言,没有严格的审核程序,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能提供的作用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将有可能逐渐取代传统的融资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