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的涂膜保鲜技术研究(附件)
本论文主要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双孢菇的涂膜液进行优化,并将双孢菇在4±1 ℃的贮藏,并测定双孢菇物理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双孢菇涂膜保鲜的最优配方为膜(魔芋胶CMC=1:1)的比例是0.3%,PEG的比例为0.3%,甘油的比例为0.4%,维生素C的比例是0.2%,纳米TiO2的比例是0.02%。添加纳米TiO2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在4±1 ℃条件下贮藏,添加0.02%纳米TiO2能更有效的延长双孢菇的保鲜期,开伞率、腐败率为0%,白度值、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可溶性蛋白含量、POD酶活力、CAT酶活力呈下降趋势,硬度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失重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MDA、PPO酶活力、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经过13 d的贮藏后,双孢菇仍具有极好的商品价值。此研究为双孢菇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的依据。关键词 双孢菇,涂膜,纳米TiO2,保鲜,釆后生理
目 录
1 前言 1
1.1 双孢菇简介 1
1.2 果蔬保藏方法 3
1.3 目前双孢菇的主要保藏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5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6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6
2.2 实验方案 7
3 结果与分析 15
3.1双孢菇涂膜液品种选择实验结果 15
3.2 双孢菇复合涂膜液配方优化实验结果 17
3.3纳米TiO2涂膜处理对双孢菇指标的分析结果 21
3.4 实验存在的不足和待解决的问题 29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 考 文 献 33
1 前言
1.1 双孢菇简介
双孢菇,科属为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双孢菇的菌丝呈银白色,生长很快,双孢菇每两个孢子生长在一起,菌盖为圆形且较厚,色白,菌柄呈短粗状,孢子呈微褐色。双孢菇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鲜美。原生长于欧洲和北美洲,人类最早从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已经广泛在全世界地栽培。双孢菇适合在中低温度的环境下生长,而我国稻草、麦草比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丰富,为双孢菇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占第二位第二位,蘑菇罐头在国际贸易量中占首位。我国栽培的品种有AS2796,As3303,浙农1号等。
1.1.1 双孢菇营养价值
由于双孢菇机体中富含海藻糖、甘露糖和氨基酸类物质等呈味物质,因此味道鲜美。双孢菇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 g干菇中含蛋白质3640 g、脂肪3.6 g、碳水化合物31.2 g、磷718 mg、铁1885 mg、钙131 mg、灰分14.2 mg、粗纤维6 g,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Vc,尼克酸等,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
1.1.2 食用菌釆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
新鲜的双孢菇口感脆嫩,保鲜是维持其口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食用菌中水分多所以它的组织很脆,釆后的双孢菇会继续进行呼吸作用和生理作用,代谢增强,双孢菇体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积累增多,它机体内的营养物质发生转化,导致呼吸加快,所以它的营养物质消耗的也快;由于双孢菇通常在常温环境中贮藏,蘑菇子实体中水分容易大量散失,含水量迅速降低,导致蘑菇子实体的质地软化,褶皱,菌褶褐变并丧失固有的鲜味[13]。
1.1.2.1 釆后呼吸作用
地球中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呼吸。在保鲜食用菌的过程中,呼吸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任何果蔬在釆后会持续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45]。保鲜食用菌的过程中,食用菌的呼吸被很多的因素影响,为了延长食用菌的贮藏时间,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降低蘑菇的呼吸作用[67]。
1.1.2.2 釆后蒸腾作用
刚采收的新鲜蘑菇含水量极高,在食用菌的保鲜过程中,它的生理活动会继续进行,机体中的水分会蒸发消失。国内有研究发现,收后的蘑菇放在常温环境中,双孢菇中的水分会随着贮藏的时间而蒸发从而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影响双孢菇的呼吸作用,让它的正常生理活动发生混乱,使食用菌的抗病性减弱[7]。
1.1.2.3 营养物质的转化
食用菌釆后在贮藏期间,由于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机体中的许多营养物质会不断的分解代谢转化,并放出热量[5,78]。
酶活性的变化
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体现出采收后菇体的分解代谢变化,食用菌在常温下贮藏,双孢菇中酶的活性会不断提高,其中多酚氧化酶会把酸类物质氧化成醌类物质,醌类物质再通过反应形成深色复合物,使双孢菇表面发生褐变[9]。底物、酶和氧气同时在一起导致其褐变,所以,当双孢菇受外界的机械力量例如挤压、碰撞等会导致它的细胞破裂,加快酶促褐变反应,营养物质也会消耗的特别快[7]。
碳水化合物代谢
在食用菌保鲜贮藏过程中,机体没有受到外界力量的帮助,自己通过呼吸让自身的营养物质减少,得到能量让机体正常进行生理活动,增强酶的活性;因为呼吸作用减少了菇体内的营养物质,机体的重量降低,使得食用菌的质量降低 [910]。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代谢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会影响机体内的游离氨基酸的数量。随着食用菌的慢慢成长,采后的双孢菇吸收不到外界的氮源,导致机体中蛋白质减少,分解成游离氨基酸,改变双孢菇的口感,有一些游离氨基酸被氧化成醌类化合物,菇体表面发生褐变软化褶皱 [5,1011]。
脂类的代谢
细胞的细胞膜上是有很多脂类化合物的,它与生物的抗逆性有关。在食用菌的贮藏保鲜过程中,过氧化脂质作用会随着氧化性物质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双孢菇机体中的细胞膜结构会遭到损伤,细胞膜中的通道扩大,外界物质容易进入菇体,双孢菇品质下降[1213]。
1.2 果蔬保藏方法
1.2.1 化学方法
为了延长菇体的贮藏时间,大多数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是化学保鲜方法,焦亚硫酸盐、NaCl、ClO2、柠檬酸、抗坏血酸等化学药品都可用于蘑菇的采后处理保鲜,将采摘后的双孢菇,浸泡在不同浓度不同品种的化学溶液,进行处理[14]。
1.2.1.1 氯化钠保鲜
目 录
1 前言 1
1.1 双孢菇简介 1
1.2 果蔬保藏方法 3
1.3 目前双孢菇的主要保藏方案及存在的问题 5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6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6
2.2 实验方案 7
3 结果与分析 15
3.1双孢菇涂膜液品种选择实验结果 15
3.2 双孢菇复合涂膜液配方优化实验结果 17
3.3纳米TiO2涂膜处理对双孢菇指标的分析结果 21
3.4 实验存在的不足和待解决的问题 29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 考 文 献 33
1 前言
1.1 双孢菇简介
双孢菇,科属为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双孢菇的菌丝呈银白色,生长很快,双孢菇每两个孢子生长在一起,菌盖为圆形且较厚,色白,菌柄呈短粗状,孢子呈微褐色。双孢菇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鲜美。原生长于欧洲和北美洲,人类最早从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已经广泛在全世界地栽培。双孢菇适合在中低温度的环境下生长,而我国稻草、麦草比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丰富,为双孢菇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占第二位第二位,蘑菇罐头在国际贸易量中占首位。我国栽培的品种有AS2796,As3303,浙农1号等。
1.1.1 双孢菇营养价值
由于双孢菇机体中富含海藻糖、甘露糖和氨基酸类物质等呈味物质,因此味道鲜美。双孢菇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 g干菇中含蛋白质3640 g、脂肪3.6 g、碳水化合物31.2 g、磷718 mg、铁1885 mg、钙131 mg、灰分14.2 mg、粗纤维6 g,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Vc,尼克酸等,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
1.1.2 食用菌釆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
新鲜的双孢菇口感脆嫩,保鲜是维持其口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食用菌中水分多所以它的组织很脆,釆后的双孢菇会继续进行呼吸作用和生理作用,代谢增强,双孢菇体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积累增多,它机体内的营养物质发生转化,导致呼吸加快,所以它的营养物质消耗的也快;由于双孢菇通常在常温环境中贮藏,蘑菇子实体中水分容易大量散失,含水量迅速降低,导致蘑菇子实体的质地软化,褶皱,菌褶褐变并丧失固有的鲜味[13]。
1.1.2.1 釆后呼吸作用
地球中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呼吸。在保鲜食用菌的过程中,呼吸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任何果蔬在釆后会持续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45]。保鲜食用菌的过程中,食用菌的呼吸被很多的因素影响,为了延长食用菌的贮藏时间,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降低蘑菇的呼吸作用[67]。
1.1.2.2 釆后蒸腾作用
刚采收的新鲜蘑菇含水量极高,在食用菌的保鲜过程中,它的生理活动会继续进行,机体中的水分会蒸发消失。国内有研究发现,收后的蘑菇放在常温环境中,双孢菇中的水分会随着贮藏的时间而蒸发从而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影响双孢菇的呼吸作用,让它的正常生理活动发生混乱,使食用菌的抗病性减弱[7]。
1.1.2.3 营养物质的转化
食用菌釆后在贮藏期间,由于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机体中的许多营养物质会不断的分解代谢转化,并放出热量[5,78]。
酶活性的变化
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体现出采收后菇体的分解代谢变化,食用菌在常温下贮藏,双孢菇中酶的活性会不断提高,其中多酚氧化酶会把酸类物质氧化成醌类物质,醌类物质再通过反应形成深色复合物,使双孢菇表面发生褐变[9]。底物、酶和氧气同时在一起导致其褐变,所以,当双孢菇受外界的机械力量例如挤压、碰撞等会导致它的细胞破裂,加快酶促褐变反应,营养物质也会消耗的特别快[7]。
碳水化合物代谢
在食用菌保鲜贮藏过程中,机体没有受到外界力量的帮助,自己通过呼吸让自身的营养物质减少,得到能量让机体正常进行生理活动,增强酶的活性;因为呼吸作用减少了菇体内的营养物质,机体的重量降低,使得食用菌的质量降低 [910]。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代谢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会影响机体内的游离氨基酸的数量。随着食用菌的慢慢成长,采后的双孢菇吸收不到外界的氮源,导致机体中蛋白质减少,分解成游离氨基酸,改变双孢菇的口感,有一些游离氨基酸被氧化成醌类化合物,菇体表面发生褐变软化褶皱 [5,1011]。
脂类的代谢
细胞的细胞膜上是有很多脂类化合物的,它与生物的抗逆性有关。在食用菌的贮藏保鲜过程中,过氧化脂质作用会随着氧化性物质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双孢菇机体中的细胞膜结构会遭到损伤,细胞膜中的通道扩大,外界物质容易进入菇体,双孢菇品质下降[1213]。
1.2 果蔬保藏方法
1.2.1 化学方法
为了延长菇体的贮藏时间,大多数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是化学保鲜方法,焦亚硫酸盐、NaCl、ClO2、柠檬酸、抗坏血酸等化学药品都可用于蘑菇的采后处理保鲜,将采摘后的双孢菇,浸泡在不同浓度不同品种的化学溶液,进行处理[14]。
1.2.1.1 氯化钠保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