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条件对桃果实贮藏品质影响(附件)
本项目选取试材为“白凤”水蜜桃果实,探究三种不同温度条件对桃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从冷害症状、活性氧代谢等角度探讨温度在桃果实贮藏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0℃处理对果实硬度起到维持作用,减轻了电导率的上升和褐变的发生程度,提高了总酚的积累,延缓Vc含量的下降,还降低了MDA、O2-和H2O2含量的积累。5℃处理果实各项品质指标均显示冷害严重,且加剧果实活性氧代谢失调。15℃处理果实无冷害现象,但果实硬度下降加快,果实内部氧化加剧。因此0℃处理不仅使冷害发生程度减轻,且能抑制果实活性氧代谢失调,使贮藏品质维持较佳,是桃果实贮藏的适宜温度。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2
1.1 实验材料 2
1.2处理方法 2
1.3 仪器与设备2
1.4 测定方法3
1.4.1 硬度测定3
1.4.2可溶性固形物(TSS)测定3
1.4.3出汁率测定 3
1.4.4 相对电导率测定3
1.4.5 褐变指数测定 3
1.4.6 Vc含量测定3
1.4.7 总酚含量测定 3
1.4.8 丙二醛含量(MDA)测定 3
1.4. 9 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测定 3
1.4. 10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3
2 实验结果与分析4
2.1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硬度的影响4
2.2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影响4
2.3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出汁率的影响5
2.4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6
2.5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褐变指数的影响6
2.6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总酚的影响7
2.7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Vc含量的影响7
2.8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丙二醛(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影响8
3 讨论 9
4 结论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10
参考文献10不同温度条件对桃果实贮藏品质影响
引言
引言:桃果实柔嫩多汁,香气怡人,口感甜美,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食用后容易消化,是人们广泛食用的水果。桃果实一般在高温季节成熟,果实含高水分,呼吸强度高,因此在短期内迅速后熟。果实质地较软,易受机械伤,造成果实十分不耐贮藏[12]。
一般来说,温度低,果实新陈代谢慢,呼吸作用等生理作用减弱,推迟后熟期,果实衰老延缓,贮藏时间随之延长,所以低温贮藏是储存桃果实的最常见方法[34]。但是桃果实对于低温环境有一定敏感度,长时间贮存于低温环境常使桃果实发生冷害现象。冷害典型症状有果实革质化,果肉及果心褐变严重,果实出汁率降低[5]。
对冷害而言,温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在易发生冷害的温度范围内, 果蔬冷害的发生随着储存温度降低而提早[67]。除此之外,低温下储存时间越长, 果实冷害症状越严重。因此, 当前对冷害的主要调控方式为调节储存温度和低温储存时间[8]。在1966年就有研究提出,调节温度和涂蜡是使热带、亚热带果实的冷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最好方法[9]。
综上所述,桃果实由于其自身特性采后很快就达到最佳食用品质,而后则开始变质、腐烂,无法长期贮藏。而对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而言,温度有重大影响[10]。因此,对桃果实冷害机制作深入了解和探究,以及对更好的温度贮藏方式的研究对于提高桃果实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是当务之急。本项目选取试材为“白凤”品种水蜜桃果实,设计了几组不同温度条件,通过测定硬度、褐变、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 TSS)、出汁率,以及总酚、丙二醛MDA、维生素C(Vc)、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等指标,探究低温储存下桃果实冷害的发生过程和机理,探明不同温度下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与保鲜效果,为明确桃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提供理论依据基础,以期研究更好的采后温度调控方式,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白凤”水蜜桃,摘自南京市六合区新篁镇果园。挑选大小均匀、成熟度(八分熟为佳)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机械损伤的果实用于实验。
1.2 处理方法
将实验材料随机分组,用不同温度条件进行贮藏处理:
(1)5℃:果实采后在5℃下贮藏
(2)15℃:果实采后在15℃下贮藏
(3)0℃处理:果实采后在0℃下贮藏
各处理果实分装于0.01 mm聚乙烯袋中,在相应温度下储藏5周,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恒定于90%95%,期间每周取样测定本次实验所需的各项理化指标。
1.3 仪器与设备
UV1600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FA1104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R253 型培养箱,三洋电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GLWGⅡ 型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TAXT2i物性测定仪,英国 SMS 公司;HH6 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PAL1 手持糖量测定仪,日本Atago 公司。
1.4 测定方法
1.4.1 硬度测定
硬度:每次硬度测定用10个果实,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1.4.2 TSS含量测定
TSS 含量: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糖量测定仪直接测定。
1.4.3 出汁率测定
出汁率:切取直径6 mm,厚6 mm的果肉块,每次10块,置于垫有吸水纸的离心管中,1500 r/min离心10 min后,计算果实失重率作为出汁率[1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2
1.1 实验材料 2
1.2处理方法 2
1.3 仪器与设备2
1.4 测定方法3
1.4.1 硬度测定3
1.4.2可溶性固形物(TSS)测定3
1.4.3出汁率测定 3
1.4.4 相对电导率测定3
1.4.5 褐变指数测定 3
1.4.6 Vc含量测定3
1.4.7 总酚含量测定 3
1.4.8 丙二醛含量(MDA)测定 3
1.4. 9 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测定 3
1.4. 10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3
2 实验结果与分析4
2.1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硬度的影响4
2.2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的影响4
2.3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出汁率的影响5
2.4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6
2.5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褐变指数的影响6
2.6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总酚的影响7
2.7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Vc含量的影响7
2.8 不同温度处理对桃果实丙二醛(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影响8
3 讨论 9
4 结论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10
参考文献10不同温度条件对桃果实贮藏品质影响
引言
引言:桃果实柔嫩多汁,香气怡人,口感甜美,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食用后容易消化,是人们广泛食用的水果。桃果实一般在高温季节成熟,果实含高水分,呼吸强度高,因此在短期内迅速后熟。果实质地较软,易受机械伤,造成果实十分不耐贮藏[12]。
一般来说,温度低,果实新陈代谢慢,呼吸作用等生理作用减弱,推迟后熟期,果实衰老延缓,贮藏时间随之延长,所以低温贮藏是储存桃果实的最常见方法[34]。但是桃果实对于低温环境有一定敏感度,长时间贮存于低温环境常使桃果实发生冷害现象。冷害典型症状有果实革质化,果肉及果心褐变严重,果实出汁率降低[5]。
对冷害而言,温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在易发生冷害的温度范围内, 果蔬冷害的发生随着储存温度降低而提早[67]。除此之外,低温下储存时间越长, 果实冷害症状越严重。因此, 当前对冷害的主要调控方式为调节储存温度和低温储存时间[8]。在1966年就有研究提出,调节温度和涂蜡是使热带、亚热带果实的冷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最好方法[9]。
综上所述,桃果实由于其自身特性采后很快就达到最佳食用品质,而后则开始变质、腐烂,无法长期贮藏。而对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而言,温度有重大影响[10]。因此,对桃果实冷害机制作深入了解和探究,以及对更好的温度贮藏方式的研究对于提高桃果实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是当务之急。本项目选取试材为“白凤”品种水蜜桃果实,设计了几组不同温度条件,通过测定硬度、褐变、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 TSS)、出汁率,以及总酚、丙二醛MDA、维生素C(Vc)、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等指标,探究低温储存下桃果实冷害的发生过程和机理,探明不同温度下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与保鲜效果,为明确桃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提供理论依据基础,以期研究更好的采后温度调控方式,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白凤”水蜜桃,摘自南京市六合区新篁镇果园。挑选大小均匀、成熟度(八分熟为佳)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机械损伤的果实用于实验。
1.2 处理方法
将实验材料随机分组,用不同温度条件进行贮藏处理:
(1)5℃:果实采后在5℃下贮藏
(2)15℃:果实采后在15℃下贮藏
(3)0℃处理:果实采后在0℃下贮藏
各处理果实分装于0.01 mm聚乙烯袋中,在相应温度下储藏5周,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恒定于90%95%,期间每周取样测定本次实验所需的各项理化指标。
1.3 仪器与设备
UV1600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FA1104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IR253 型培养箱,三洋电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GLWGⅡ 型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TAXT2i物性测定仪,英国 SMS 公司;HH6 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PAL1 手持糖量测定仪,日本Atago 公司。
1.4 测定方法
1.4.1 硬度测定
硬度:每次硬度测定用10个果实,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1.4.2 TSS含量测定
TSS 含量: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糖量测定仪直接测定。
1.4.3 出汁率测定
出汁率:切取直径6 mm,厚6 mm的果肉块,每次10块,置于垫有吸水纸的离心管中,1500 r/min离心10 min后,计算果实失重率作为出汁率[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