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秦淮新河绿地植物调研

科学合理地调整植物植物群落的结构配置能让绿地系统发挥最大的生态价值。植物对改善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绿地植物群落特征是判断绿地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群落中的木本植物。本次调研是对南京市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的植物群落的特征及群落物种组成进行研究分析。在植物群落的基础上,对乔木、灌木的观赏习性、生态特征等方面对绿地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为日后的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了更好地营建南京城市绿地植物景观提供科学依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植物群落研究概况 1
1.1 国外对植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1
1.2 国内对植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2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
2.1 自然概况 2
2.2 调查对象 2
2.3 调查方式与内容 2
2.4 植物群落的特征指标的计算及数据处理 3
3 结果分析 3
3.1 植物群落基本概况分析 3
3.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
3.3 绿地木本植物的重要数据 4
3.3.1 木本植物的应用频度 4
3.3.2 乔木的重要值 4
3.3.3 灌木的重要值 5
3.4 木本植物观赏性研究 5
3.4.1 观花植物组成 5
3.4.2 观果植物组成 6
3.4.3 观叶植物组成 6
3.5 乡土树种分析6
4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6
4.1 骨干树种单一,灌木种类被垄断,植物群落组成简单,层次不够丰富 6
4.2 乡土树种利用率低,缺乏地域特色 7
4.3 观赏植物配植不尽合理,景观效果有待提高 7
4.3.1 进一步优化广场花木配置 7
4.3.2 增加观果植物在南京城市广场上的应用 7
4.3.4 适当提高市树、市花在城市广场的应用 7
参考文献: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录A 木本植物名录 9
南京市秦淮新河绿地植物调研
引言
引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方便的同时,随之而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在意识到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之际,我国各城市努力加强绿地基础设施建设,试图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然而,过度重视城市绿化的景观效益,一味追求高覆盖率而忽略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从而导致城市绿化在布局、结构、植物种类、植物配置上存在的许多问题。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已是城市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1]。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木本植物,在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2]。
目前,对绿地的规划方案、景观效果方面的研究占大多数,而以植物群落特征为基础的研究占少数,这会造成对绿地的景观评价缺少基础的科学依据。对此本次研究对南京市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的植物群落的特征及植物组成情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找出问题,并希望为以后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的植物群落及植物组成提供有效的优化建议。
1 植物群落研究概况
1.1 国外对植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对于植物群落的研究,西方国家比我们国家更早地进行了研究。随着对生态学的深入研究给种植设计理念打下了坚固的基础。生态学家们为了设计稳定的植物群落对植物 的特性和种植地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许多生态学家预言大自然的景观绿地将会受城市化的影响而大量被城市取代,于是在之后的园林建设中出现了模仿自然的植物群落的生境。例如布罗尔斯在阿姆斯蒂尔维茵建造了一座2公顷的生态公园,而后来又被发展成为一处林地空间和和绿地上交错地分布着许多种类植物所组成的不同群落和生态景观[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部分英国的研究学者提出加强对生态因子的分析有利于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保护。1962年,肯尼迪政府引出“城市森林”的概念,提倡以大片栽植的方式来体现植物的群体美效果和生态效益[4]。1998年,McPherson研究了美国加州首府Sacrament市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性[5]。1999年,Abdollahi K.采用了多指标测评方法,对美国8座城市的城市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测定了不同城市植被类型对粉尘污染的阻滞能力[6]。
1.2 国内对植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国内对植物群落的研究和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特征及数量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群落景观和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
早在1952年,曲仲湘就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7]。1990年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城市植物研究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并成为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8],如2005年周繇对长白山区主要城市园林木本植物观赏价值和物候进行了调查分析[9];陈显军等对株洲城郊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0];2007年,张静等对上海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的调查,在分析了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后,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等[11]。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南京市位于北纬 31°14″至 32°37″,东经 118°22″至 119°14″。长江南京段长度约 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 15.4℃,年极端气温最高为 39.7℃,最低13.1℃,全年无霜期平均 232 天。年平均日照 1899.3 h,年平均降水量 1106mm。南京是我国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众多的植物种类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