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废弃化工厂的后工业景观改造(附件)
本文从对废弃地的成因、问题分析入手,并总结归纳出废弃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废弃地改造的重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随着进行着调整,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而倒闭,城市中因此而滞留下许多的工业废弃地。而后工业时代的发展,这些废弃地不可避免的要进行改造再生。本文在对扬州市废弃化工厂的后工业景观改造设计上,主要采用生态主义理念,通过保留、利用原有的生态基础和景观要素,采用了不同于传统公园设计手法和传统生态恢复的手段,对原废弃地进行景观改造,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后工业景观。关键词 废弃地,后工业景观,案例分析,景观改造目 录
1 引言 1
2 废弃地的意义 1
2.1 废弃地的成因 1
2.2 废弃地存在的问题 1
2.3 废弃地改造的重点 1
2.3.1生态视角:尊重自然的过程 2
2.3.2社会视角:激发城市活力 2
2.3.3文化视角:诠释工业的历史 2
3 国内外废弃地改造的案例分析 2
3.1 国内优秀的案例分析--南湖公园 3
3.2 国外优秀的案例分析--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3
4 废弃地改造的总体方法思路及趋势 3
5 本项目具体设计内容 4
5.1 项目背景研究 4
5.2 上位分析 5
5.3 基地概况 5
5.4 设计原则与理念 5
5.4.1工业遗产的保留:人与工业以及自然的和谐5
5.4.2场所记忆:人与历史的和谐6
5.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5.2 上位分析 5
5.3 基地概况 5
5.4 设计原则与理念 5
5.4.1工业遗产的保留:人与工业以及自然的和谐5
5.4.2场所记忆:人与历史的和谐6
5.4.3多重体验:人与人的和谐6
5.5 主要出入口设计 6
5.6 交通道路及地形设计 6
5.7 铺装设计 7
5.8 水景设计 7
5.9 特色景观小品设计 7
5.10 种植设计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 引言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本次设计场地属于化学工业废弃地,原化工厂主要产聚四亚甲基醚二醇,1,4-丁二醇,EVA乳胶等化学工业原料,这一类型的化工原料不仅对场地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同时对水质也造成了沉重的影响。项目设计区域要求,主要为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营造出新的厂区景观,改造设计为后工业景观。针对环境保护的特点,对水体、空气、土壤等因素进行治理以及改进,营造景观。
2 废弃地的意义
2.1 废弃地的成因
长期的工业化战略使得我国现有城市大都以第二产业的工业为主导,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格局、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第三产业将逐渐代替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了许多传统工业基地的结构性衰退,城市中的废弃工业用地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本次设计中的扬州市废弃化工厂,发展于2003年,由于后期发展以及政策等问题的影响,后被搁置废弃,形成一块废弃用地。
2.2 废弃地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建筑的标准和要求与以前大为不同,工业也不适宜现代城市的功能,需要新的功能入驻。同时以前的基础设施,比如水电、道路已不适应现代的城市标准,与现代工业相冲突,这样就造成了功能过时的问题。城市的快速扩张,把曾经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厂房变成了城市中心区,而现在的工业厂房与周边新发展起来的用地相互冲突、相脱节,区位过时也导致了功能和形象上的过时。原有使用者会被更有区位优势的其他地区吸引走,造成了街区的衰落。工业厂房除了以前创造出产品产生的经济价值外,还存在着许多无形的价值,比如社会的、艺术的、技术美学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无法用经济来衡量[2]。
2.3 废弃地改造的重点
2.3.1 生态视角:尊重自然的过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理论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前的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系统的平衡状态,把生态系统看作封闭的、有等级的、稳定的结构,并且按照线性发展模式发挥功能;而当代的生态学研究发现,生态系统并非封闭、稳定的结构,而是开放的、复杂的、自组织的、动态变化的生命系统,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常常服从于不可预测的侵扰[3]。
2.3.2 社会视角:激发城市活力
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城市过于拥挤、医疗和卫生条件差、劳动时间过长、人们身心疲惫并时常遭受疾病威胁等。面对这些问题,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对公园的强烈需求,并由此产生了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公园[4]。废弃地景观改造必须将城市生活真正引 入场地,使场地能够承担更加多样化的社会功能,这样才能使废弃地重新融入城市,使场地成为城市活力的持久来源。
2.3.3 文化视角:诠释工业的历史
任何景观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渊源。随着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国际化风格日益受到批判,景观设计中对场地文脉特征的挖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实际上,任何一处人工场所,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状态,除了自然力量作用外,也是其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事件和活动影响的结果。如果抹去这些历史,那么今天的人和以后的人就无法对景观做出正确的解读。
3 国内外废弃地改造的案例分析
3. 1 国内优秀的案例分析--南湖公园
唐山市南湖公园规划用地面积 1.8km2,是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绿化改造的一期工程。该地是开滦煤矿采煤后塌陷波及区,建设前为城市废弃地,境内有因塌陷形成的大水面、农田废弃地、果园和垃圾场。设计师对垃圾、固体废物采取专项治理。高差过大的地块,将其推成缓坡状,创造出富有变化的地形。结合城市的排水与泄洪功能以及景观水体营建,综合治理污水。公园内有大小水面23 个,有的水面较破碎零乱。公园的设计将这些水面进行适当调
1 引言 1
2 废弃地的意义 1
2.1 废弃地的成因 1
2.2 废弃地存在的问题 1
2.3 废弃地改造的重点 1
2.3.1生态视角:尊重自然的过程 2
2.3.2社会视角:激发城市活力 2
2.3.3文化视角:诠释工业的历史 2
3 国内外废弃地改造的案例分析 2
3.1 国内优秀的案例分析--南湖公园 3
3.2 国外优秀的案例分析--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3
4 废弃地改造的总体方法思路及趋势 3
5 本项目具体设计内容 4
5.1 项目背景研究 4
5.2 上位分析 5
5.3 基地概况 5
5.4 设计原则与理念 5
5.4.1工业遗产的保留:人与工业以及自然的和谐5
5.4.2场所记忆:人与历史的和谐6
5.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5.2 上位分析 5
5.3 基地概况 5
5.4 设计原则与理念 5
5.4.1工业遗产的保留:人与工业以及自然的和谐5
5.4.2场所记忆:人与历史的和谐6
5.4.3多重体验:人与人的和谐6
5.5 主要出入口设计 6
5.6 交通道路及地形设计 6
5.7 铺装设计 7
5.8 水景设计 7
5.9 特色景观小品设计 7
5.10 种植设计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 引言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本次设计场地属于化学工业废弃地,原化工厂主要产聚四亚甲基醚二醇,1,4-丁二醇,EVA乳胶等化学工业原料,这一类型的化工原料不仅对场地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同时对水质也造成了沉重的影响。项目设计区域要求,主要为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营造出新的厂区景观,改造设计为后工业景观。针对环境保护的特点,对水体、空气、土壤等因素进行治理以及改进,营造景观。
2 废弃地的意义
2.1 废弃地的成因
长期的工业化战略使得我国现有城市大都以第二产业的工业为主导,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格局、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第三产业将逐渐代替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了许多传统工业基地的结构性衰退,城市中的废弃工业用地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本次设计中的扬州市废弃化工厂,发展于2003年,由于后期发展以及政策等问题的影响,后被搁置废弃,形成一块废弃用地。
2.2 废弃地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建筑的标准和要求与以前大为不同,工业也不适宜现代城市的功能,需要新的功能入驻。同时以前的基础设施,比如水电、道路已不适应现代的城市标准,与现代工业相冲突,这样就造成了功能过时的问题。城市的快速扩张,把曾经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厂房变成了城市中心区,而现在的工业厂房与周边新发展起来的用地相互冲突、相脱节,区位过时也导致了功能和形象上的过时。原有使用者会被更有区位优势的其他地区吸引走,造成了街区的衰落。工业厂房除了以前创造出产品产生的经济价值外,还存在着许多无形的价值,比如社会的、艺术的、技术美学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无法用经济来衡量[2]。
2.3 废弃地改造的重点
2.3.1 生态视角:尊重自然的过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理论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前的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系统的平衡状态,把生态系统看作封闭的、有等级的、稳定的结构,并且按照线性发展模式发挥功能;而当代的生态学研究发现,生态系统并非封闭、稳定的结构,而是开放的、复杂的、自组织的、动态变化的生命系统,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常常服从于不可预测的侵扰[3]。
2.3.2 社会视角:激发城市活力
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城市过于拥挤、医疗和卫生条件差、劳动时间过长、人们身心疲惫并时常遭受疾病威胁等。面对这些问题,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对公园的强烈需求,并由此产生了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公园[4]。废弃地景观改造必须将城市生活真正引 入场地,使场地能够承担更加多样化的社会功能,这样才能使废弃地重新融入城市,使场地成为城市活力的持久来源。
2.3.3 文化视角:诠释工业的历史
任何景观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渊源。随着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国际化风格日益受到批判,景观设计中对场地文脉特征的挖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实际上,任何一处人工场所,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状态,除了自然力量作用外,也是其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事件和活动影响的结果。如果抹去这些历史,那么今天的人和以后的人就无法对景观做出正确的解读。
3 国内外废弃地改造的案例分析
3. 1 国内优秀的案例分析--南湖公园
唐山市南湖公园规划用地面积 1.8km2,是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绿化改造的一期工程。该地是开滦煤矿采煤后塌陷波及区,建设前为城市废弃地,境内有因塌陷形成的大水面、农田废弃地、果园和垃圾场。设计师对垃圾、固体废物采取专项治理。高差过大的地块,将其推成缓坡状,创造出富有变化的地形。结合城市的排水与泄洪功能以及景观水体营建,综合治理污水。公园内有大小水面23 个,有的水面较破碎零乱。公园的设计将这些水面进行适当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