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荷花池公园局部绿地改造设计(附件)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毕业设计论文中文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公共空间,在当今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放松心情的重要场地,它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发展,并且也成为人与人沟通交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平台。本次设计以扬州市荷花池公园为例,从“荷”为主题出发,强调“继承与发展”,局部改造原景区的部分区域,重点突出当地的人文地域特色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最终打造一个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的公园绿化景观空间。关键词 城市公园,继承发展 ,荷 ,历史文化
目 录
1 引言 1
2 背景 2
2.1城市公园发展现状分析 2
2.2成功的城市公园案例简略分析 2
2.3 项目背景分析 3
2.4场地分析 4
2.5现状分析 4
3 设计来源 5
3.1 设计思路 5
3.2 设计条件 5
3.3 设计原则 6
4 具体设计 7
4.1 金莲砚池广场 7
4.2 池边凉亭 7
4.3 跌水景观 7
4.4 特殊造型的绿地 8
4.5 景观廊架 8
4.6 景墙 8
4.7主次道路两侧 8
5 规划设计分析 9
5.1 功能分析 9
5.2 交通分析 9
5.3 景观节点分析 9
6 种植设计 10
6.1 设计构思 10
6.2 植物配置 10
6.3 植物选择 10
结 论 12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城市公园在当今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放松心情的重要场地,它的发展进步不光成为城市发展的象征,文明生活的标志,并且也成为人与人沟通交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平台[1]。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公园的进步,以适应时代社会的要求。伴随着新的文化、元素不断地涌入冲击,城市公园设计改造中逐步将之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继承与发展,彰显其新的独特的特色。
扬州市荷花池公园局部改造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其功能性,丰富公园内的景观,营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公园景观空间。本设计以荷花池公园的“荷花池”北岸滨水沿线为重点进行局部改造设计,目的给广大游客展现一个以荷花为特色的古典园林,同时添加许多现代元素,继承与发展,目的是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使其成为具有浓厚当地色彩的、与众不同的城市公园。
2 背景
2.1城市公园发展现状分析
现在,城市公园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时期,势头大。但成功的案例却是少之又少的,很多城市公园的设计不考虑实际情况,忽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合理性,只把景观作为公园的填充物,把认为美的景观安置在园内就觉得完成了设计,这样往往造成景观与园区环境不协调,显得格格不入[2]。这种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模仿别的一些设计,生搬硬套的行为,是对整个公园景观的不负责任。
根据观察分析总结出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成本、资源的限制;
2)阻断公园与外界的联系,对城市公园性质的误解;
3)没有地方特色,缺乏人文记忆,风格单一;
4)设计理念崇尚西方化,生搬硬套;
5)商业化严重,成为了“园林的城市化”;
6)缺乏园区管理人员;
7)园内设施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
所以,本次项目改造设计应先从这几个问题方面入手,同时建造出特色的景观空间。
2.2成功的城市公园案例简略分析
城市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相应的提高,城市公园的环境也必然做出相应的调整。城市公园其规划设计要注意形态和视觉效果的统一,也应是集休闲、娱乐、运动、文化和观赏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7]。
当然相当成功的公园改造案列也有,如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它表现了如何使城市公园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与水的保护和利用灵活结合在一起,起到了防洪、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娱乐空间等多重功用;扬州何园作为扬州城市的景观标志,在一百多年历史中几次复修,不仅深谙中国园林的山水境界,也熟悉开放性空间的布局和多层回廊组成的网络状结构,观念创新[6]。学习与参考国内外成功园林的案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继承与发展,打造出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空间。
中山岐江公园是典型的废旧址改建的主题公园,其中生态性和亲水性是本公园重点特色。湖岸水位变化下存在着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湖水水位会变化;二是湖底有深厚的淤泥,湖岸不是很稳固。设计者大胆尝试了栈桥式亲水湖岸的设计。初步的结果表明,试验是有效果的,建成不到几个月的“栈桥式”护岸,基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3]。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景观效果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也变多了。
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公园改造成功有几条经验:
定位正确;
从实际、环境出发;
融入文化;
突出特色。
2.3 项目背景分析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5]。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区西南部,荷花池路西侧,1997年10月1日建成开放。荷花池原名南池、砚池,因池中广植荷花而得名。园内塘荷栽种面积近20亩,有多种精品荷花,其中以扬州本地名品荷花“广陵红”为主。园临砚池,隔岸有文峰塔,景名“砚池染翰”。
在几次的公园改造中,往昔一些景色再也看不见,已有的景色或多或少被破坏。景观改造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设计者亦或是游人最不愿意看见的,想要解决,就需要重新考虑设计。
2.4场地分析
荷花池北岸滨水沿线景观是整个公园的重点,占地约10500平方米,沿线长约400米。北岸沿线后面紧邻着就是商业区,扬州大学也是位于附近。经过保留改建,也是以古典园林风格为主,但略显不足。北岸沿线地理位置较好,但人流量不大,服务范围不广,没有什么游玩措施和服务措施,面向的人群基本都是成年人,这个问题就需要解决。
2.5现状分析
2.5.1交通现状
北岸沿线区域只有一条主干道,其他两个是次干道,有些景观不能整体的欣赏到。园路主次干道本身就不宽,客流量大的时候,便会造成交通不便,再加上园路有些破损,雨季路面甚至会出现泥泞现象,游人更加不愿意参观公园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