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适宜型活动场地设计以天鹤公园改造设计为例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儿童活动的空间却逐渐减少。综合公园中的儿童活动空间是儿童最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是伴随儿童成长重要的阶段。因此本文结合公园场地现状及人群使用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对公园进行适度的改造,对格局进行适当的调整,增设儿童活动场地,从场地构成、铺装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给儿童尽情嬉戏玩耍的机会,释放爱玩的天性。关键词 儿童活动区,综合公园,场地设计
目 录
1 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1
2.3.1公园交通现状 1
2.3.2公园景观现状 2
2.3.3公园植物现状 2
3 设计构思、依据、原则 2
3.1 设计构思 2
3.2 设计依据 3
3.3 设计原则 3
4 具体合计 3
4.1 绿化观赏区 3
4.1.1樱花林 4
4.1.2半私密交流地 4
4.2 休闲区 4
4.2.1主入口广场 4
4.2.2阳光草场 5
4.3 活动区 5
4.3.1亲水广场 5
4.3.2健身绿地 5
4.3.3儿童活动场地 6
5 规划设计分析 7
5.1 功能分析 7
5.2 交通分析 7
5.3 景观节点分析 7
6 种植设计 7
6.1 植物配置 7
6.1.1 儿童活动区植物配置 8
6.1.2 绿化观赏区及休闲区植物配置 8
结 论 10
致 谢 11
1 引言
当今社会儿童越来越多,针对儿童的景观设计也无可避免的增多,因此,专业的儿童活动场地就成了许多综合公园的必要考虑,儿童活动场地也成了儿童户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受传统设计观念的影响,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基本还停留在“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坑+滑梯”的模式,极其缺乏的是结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而积极营造的高品质活动场所[1]。优秀的公园儿童活动场地,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置相应的活动区域,培养其学习、创造、协作的能力,使儿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江阴位地处华东地区,江苏南部的县级市,一座美丽的滨江花园城市。江阴处在的位置使它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天气温暖宜人、降雨量丰富、一年四季季节分明。江阴的冬季天气湿冷,夏季天气炎热潮湿,春秋季节气候适宜凉爽。
2.2 场地概况
天鹤公园位于江阴市澄江街道绮山路、人民东路、先锋路之间,总占地面积为20000㎡。园路面积占比较少,公园主要以大片绿地为主,辅以小型广场、水景区、健身区。公园以北为地区是商业区和城镇公交换乘集散地,公园的东、西、南面都是居民区,周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2.3 现状分析
2.3.1 公园交通现状
江阴市天鹤公园位于绮山路、人民东路、先锋路三条主要交通干道的交界处,交通便捷。园内主要以自然式环路设计为主,道路分级明显,主次分明。部分三级道路坡度较抖,走起来有不适感;少量卵石铺装,因年久失修,已经脱落损坏,影响整体美观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用来连接各个节点的道路较多,使得整体地块较破碎分散。
因此在设计时,应结合功能区域和节点,合理划分地块,设置道路体系;对于道路铺装的材质选择,要选择防滑耐磨耐用的材质,保证人在行走时的安全性。
2.3.2 公园景观现状
原场地内主要由小广场、景观亭、健身区、樱花林组成,形式单一,景观设置相对较传统,缺少亮点与新意。从使用人群上来看,老人孩童居多,但没有适合孩童的活动场地,缺乏对青少年儿童的关注度。在功能性上,人们以散步健身为主,广场及健身区的使用平率较大,在景观亭、樱花林等节点的停留时间较短。
在景观设计时,要考虑青少年儿童这个大群体,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置适宜的活动场地,以增加儿童的参与性。对于停留时间较短的景观,进行适当的改造设计,使得公园综合使用率得到提高。
2.3.3 公园植物现状
原场地植物种类丰富,以常绿植物为主,少量落叶类树种为辅,如香樟、雪松、红叶石楠、海桐、日本晚樱、垂柳等,四季变化体现的不够明显。植物竖向层次不够丰富,基本上都是乔灌木,缺少观花观叶类小灌木和花卉等植物。
植物配置层次要丰富,可多使用些小灌木及花卉的布置,突出四季变化,在增强视觉效果的同时,加强整体景观的美观度。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1 设计构思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儿童的活动空间却逐渐缩小,单纯为儿童考虑和设计的活动场地显得尤为重要。儿童在公园中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且公园内部场地空间大,可设置各种活动内容供儿童娱乐玩耍,不会限制儿童的活动、约束儿童的自由。在公园中,儿童能够接触自然美景,感受四季交替的变化,尽情奔跑嬉戏,有最真实最真切的活动体验。公园儿童活动场地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所影响,在行为方面,儿童通过运动增强自身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在认知方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感知,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协作力;在交际方面,可使儿童学会分享,建立友谊[2]。
儿童活动场地不仅是一个公共场所,更是一个能展现社会人文关怀的场所,随着人们的参与度的提高,其综合效益就愈发明显。更多的儿童涌入公园,能够使公园的活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儿童愿意驻足长时间停留在一处场地,则此场地的活力值会相应的增长。有儿童的场地总是带着热闹欢乐的氛围,一般儿童都会有家长陪同看护,如果儿童对该场地处于流连忘返的状态,家长也会相应的停留许久进行陪伴,则较长时间的户外逗留意味着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3]。
目 录
1 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1
2.3.1公园交通现状 1
2.3.2公园景观现状 2
2.3.3公园植物现状 2
3 设计构思、依据、原则 2
3.1 设计构思 2
3.2 设计依据 3
3.3 设计原则 3
4 具体合计 3
4.1 绿化观赏区 3
4.1.1樱花林 4
4.1.2半私密交流地 4
4.2 休闲区 4
4.2.1主入口广场 4
4.2.2阳光草场 5
4.3 活动区 5
4.3.1亲水广场 5
4.3.2健身绿地 5
4.3.3儿童活动场地 6
5 规划设计分析 7
5.1 功能分析 7
5.2 交通分析 7
5.3 景观节点分析 7
6 种植设计 7
6.1 植物配置 7
6.1.1 儿童活动区植物配置 8
6.1.2 绿化观赏区及休闲区植物配置 8
结 论 10
致 谢 11
1 引言
当今社会儿童越来越多,针对儿童的景观设计也无可避免的增多,因此,专业的儿童活动场地就成了许多综合公园的必要考虑,儿童活动场地也成了儿童户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受传统设计观念的影响,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基本还停留在“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坑+滑梯”的模式,极其缺乏的是结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而积极营造的高品质活动场所[1]。优秀的公园儿童活动场地,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置相应的活动区域,培养其学习、创造、协作的能力,使儿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江阴位地处华东地区,江苏南部的县级市,一座美丽的滨江花园城市。江阴处在的位置使它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天气温暖宜人、降雨量丰富、一年四季季节分明。江阴的冬季天气湿冷,夏季天气炎热潮湿,春秋季节气候适宜凉爽。
2.2 场地概况
天鹤公园位于江阴市澄江街道绮山路、人民东路、先锋路之间,总占地面积为20000㎡。园路面积占比较少,公园主要以大片绿地为主,辅以小型广场、水景区、健身区。公园以北为地区是商业区和城镇公交换乘集散地,公园的东、西、南面都是居民区,周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2.3 现状分析
2.3.1 公园交通现状
江阴市天鹤公园位于绮山路、人民东路、先锋路三条主要交通干道的交界处,交通便捷。园内主要以自然式环路设计为主,道路分级明显,主次分明。部分三级道路坡度较抖,走起来有不适感;少量卵石铺装,因年久失修,已经脱落损坏,影响整体美观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用来连接各个节点的道路较多,使得整体地块较破碎分散。
因此在设计时,应结合功能区域和节点,合理划分地块,设置道路体系;对于道路铺装的材质选择,要选择防滑耐磨耐用的材质,保证人在行走时的安全性。
2.3.2 公园景观现状
原场地内主要由小广场、景观亭、健身区、樱花林组成,形式单一,景观设置相对较传统,缺少亮点与新意。从使用人群上来看,老人孩童居多,但没有适合孩童的活动场地,缺乏对青少年儿童的关注度。在功能性上,人们以散步健身为主,广场及健身区的使用平率较大,在景观亭、樱花林等节点的停留时间较短。
在景观设计时,要考虑青少年儿童这个大群体,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置适宜的活动场地,以增加儿童的参与性。对于停留时间较短的景观,进行适当的改造设计,使得公园综合使用率得到提高。
2.3.3 公园植物现状
原场地植物种类丰富,以常绿植物为主,少量落叶类树种为辅,如香樟、雪松、红叶石楠、海桐、日本晚樱、垂柳等,四季变化体现的不够明显。植物竖向层次不够丰富,基本上都是乔灌木,缺少观花观叶类小灌木和花卉等植物。
植物配置层次要丰富,可多使用些小灌木及花卉的布置,突出四季变化,在增强视觉效果的同时,加强整体景观的美观度。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1 设计构思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儿童的活动空间却逐渐缩小,单纯为儿童考虑和设计的活动场地显得尤为重要。儿童在公园中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且公园内部场地空间大,可设置各种活动内容供儿童娱乐玩耍,不会限制儿童的活动、约束儿童的自由。在公园中,儿童能够接触自然美景,感受四季交替的变化,尽情奔跑嬉戏,有最真实最真切的活动体验。公园儿童活动场地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所影响,在行为方面,儿童通过运动增强自身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在认知方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感知,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协作力;在交际方面,可使儿童学会分享,建立友谊[2]。
儿童活动场地不仅是一个公共场所,更是一个能展现社会人文关怀的场所,随着人们的参与度的提高,其综合效益就愈发明显。更多的儿童涌入公园,能够使公园的活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儿童愿意驻足长时间停留在一处场地,则此场地的活力值会相应的增长。有儿童的场地总是带着热闹欢乐的氛围,一般儿童都会有家长陪同看护,如果儿童对该场地处于流连忘返的状态,家长也会相应的停留许久进行陪伴,则较长时间的户外逗留意味着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