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南通市人民公园改造中的应用(附件)

城市中心公园是集游憩、休闲和娱乐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绿地,是建成海绵城市系统的重要因素。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心公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来建设公园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海绵城市”理念能以生态途径从源头上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市环境,在如今的公园建设中广泛使用。本文以南通市人民公园为改造设计为例,以“海绵城市”为设计理念,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主要从雨水收集利用、植物配置、透水性材料的使用和地形设计等角度出发,解决城市公园的生态问题,改善公园环境。关键词 海绵城市,人民公园改造,植物配置,铺装材料,雨水收集
目 录
1 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1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
3.1 设计构思 3
3.2 设计依据 3
3.3 设计原则 3
4 方案设计 4
4.1 主入口广场空间 4
4.2 文化展区 5
4.3 次入口广场空间 5
4.4 亲水活动区 6
4.5 亲近自然区 6
4.6 其他设施空间 7
5 规划设计分析 7
5.1 公园功能分析 7
5.2 公园交通分析 8
5.3 景观节点分析 8
5.4 公园灯光分析 8
6 种植设计 8
6.1 公园植物选择 8
6.2 公园植物配置 9
7 铺装设计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1 引言
城市中心公园是人流量较大的公园,也是一个城市地标性的公园,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周围居民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拥有休闲、娱乐、游憩的活动空间,而且更加注重其内在的发展。因此,在这样一个需求量大的公园设计中,既要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展现给大众,又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营造一个安逸、舒适并充满活力的生态公园。因此,本次改造设计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从节水与雨水 收集利用、植物配置、透水性材料的使用和地形设计等角度出发,解决城市公园的生态问题,改善公园环境,让公园成为人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让居民能够更好的与大自然接触,享受自然,品味文化,放飞自我。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南通是江苏省的地级市,位于该省东南部地区,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4座城市之一,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南通东抵黄海,南望长江,由古沙洲不断被冲积与大陆连接而形成,是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素有“江海明珠”之称。南通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是一座适宜居住的美丽城市。
2.2 场地概况
南通市人民公园位于通州区的中心区域,是这个城市中最主要的公园之一,总占地面积约51000m2,东临交通南路,西接五一路,南靠公园路,交通便利,并且南北两面都是居住区,该公园的人流量大,使用率较高。
2.3 现状分析
本人于2017年4月针对公园现状对公园周边居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共回收到有效问卷30份(问卷内容见附录),结合问卷数据做出以下的现状分析。
2.3.1 交通现状分析
南通市人民公园三面与道路相接,一面与居住区相邻,公园外围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公园的入口设置较少,不能满足居民多方向便捷的进入公园活动,公园内部的 多条道路与节点连接不紧密,有些道路较长且可观景点较少,道路与周围的植物景观没有较好的搭配。道路分级系统不明朗,形式比较单一,不够通达。

公园道路分布
2.3.2 景观节点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90%的居民认为原有的公园的主入口广场的面积过大,使用的情况并不是很合理,大面积的空地属于浪费的状态,次入口没有特色,只有简单的一个花池。在公园的中心地带有一个门球场,调查显示97%的居民认为使用率不高,并且影响公园的美观度。公园的原有的景观节点基本以小型广场为主,没有特色景观的点缀,显得比较空旷、单调。公园的水域没有亲水性的场所,仅是单纯的在水域边上设置了简单的廊架与凉亭。总体来说,整个公园的设计形式单一,缺少互动型与富有活力的空间,也没有文化展示的区域,过于静谧,缺少文化底蕴。

门球场
2.3.3 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公园里的原有的树多为常绿的植物,如香樟、广玉兰、椤木石楠等,缺少色叶树种,一年四季公园的色彩缺少变化。从配置形式上看,公园里的组团绿地很少,缺乏花境景观,竖向设计上层次单调,植物种植稀疏零散,缺少地被植物的运用。整个公园的植物群落没有形成景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93%的居民认为公园需要多种植不同层次的植物,丰富植物群落。
2.3.4 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原有的公园里缺乏服务性场所,能够提供给居民使用的仅有适合跳广场舞的场所和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缺少室内的活动场所,同时调查发现公园缺少休息的区域,在公园里很难找到适合休息的地点,可供休息的只有少量的座椅和廊架、亭子。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1 设计构思
随着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居住区周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居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公园的美观和功能性,更加注重他的生态性,人们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充满活力的生态型城市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来设计公园已经成为了现如今主要的公园建设方向之一【1】。因此,在本设计中,不仅融入了南通当地的文化特色,使公园更加具有文化感,艺术气息。最主要的是在本设计中采用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将人工措施与和一些自然途径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的就地消纳和净化利用【2】。首先在地形设计方面,如采用一定量的微地形,使多余的水可以往低处流,汇集到路边的排水构中然后经管道流入河中;其次在植物配置上,多选用吸水性和耐水性较好的乡土树种;再者在铺装材料上多采用透水性材料,使整个公园越发具有生态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整体设计上,围绕节水和雨水的循环利用做了一些改造,呼吁人们从自我做起,让水流动起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