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一品梅广场景观改造为例(附件)
淮安市一品梅广场的景观改造,以新中式景观风格为主体,从色彩搭配、元素符号运用、植物选择搭配等方面入手,遵循广场设计的“以人为本、地方特色、效益兼顾、主题明确”四大原则,在满足周围居名对原场地的使用需求的情况下,组织交通,进行景观营造,对一品梅广场的整体景观进行改造提升。从而使该广场的场地利用率尽可能提高,整体的景观效果达到一定水平的提升,为周边居民的休憩观赏活动提供一个富有特色的环境,为该区域环境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现代开放空间。关键词 广场改造,新中式,植物搭配,景观营造
目 录
1 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2
2.3.1 场地现状 2
2.3.2 交通现状 2
2.3.3 广场硬景现状 3
2.3.4 广场软景现状 3
2.3.5 服务设施分析 4
3 矛盾及解决方案 5
3.1 矛盾一及解决措施 5
3.2 矛盾二及解决措施 5
3.3 矛盾三及解决措施 5
3.4 矛盾四及解决措施 6
3.5 矛盾五及解决措施 6
3.6 矛盾六及解决措施 6
4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7
4.1 设计构思 7
4.2 设计依据 8
4.3 设计原则 8
5 具体设计 8
5.1 广场主入口空间 9
5.1.1 中式风格的花坛 9
5.1.2 简洁大方的铺装 9
5.2 中央景观空间 9
5.3 各组团空间 10
5.3.1 休闲区 10
5.3.2 散步区 11
5.3.3 广场入口区 11
6 规划设计分析 11
6.1 功能分析 11
6.2 交通分析 12
6.3 景观节点分析 12
7 种植设计 12
7.1 绿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思 12
7.2 植物选择 13
7.3 植物配置 13
8 小品及硬质景观设计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现如今,全球化的影响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景观风格已经不再属于某一个国家或区域了,各式各样的现代景观充斥在我们的视野中,如今的国人早已被现代建筑麻木了自己的审美。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我们开始想要建造自己的本土景观,于是便开始尝试用中国古典设计风格与现代材料和工艺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而市民广场作为“城市的窗口”,不仅仅展现着城市的文化,同时也是吸引游人目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新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手法运用在广场改造上面将成为一个很好的范例。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淮安地处于江苏省的中北部,江淮平原的东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典型气候为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兼具了南北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淮安市各地的年降水量平均在905mm至l006mm之间,降水分布的特征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降雨多集中在夏半年。由于“梅雨”季节的影响,淮安地区的降水年变化较大,并且年降水量最多时可达1700mm,而年降水量最少的时候只有500mm。
淮安市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平均风速在2.9m/s至3.6m/s之间。
2.2场地概况
基地位于淮安市解放西路边口,面积呈矩形。
一品梅广场紧邻淮安市一品梅卷烟厂,其东侧为清浦路,清浦路旁边就是淮安市第一中学,西侧为北京路,是城市主干道之一,整个广场相当于夹在北京路与清浦路这两条南北路之间。基地南侧即为解放西路,解放路为城市主干道之一,贯穿东西。解放西路南侧是居民区,此地拥有相当数量的居民。
2.3 现状分析
2.3.1 场地现状
一品梅广场的场地位置有些独特,紧邻广场的就是淮安市一品梅烟厂(图1),而一品梅广场的西侧以及北侧都是一品梅烟厂的地块,可以说广场是被一品梅烟厂西北包夹着的,场地内没有明显的地形高差变化。由于广场北部也是一品梅烟厂的办公大楼,与一品梅广场南北正对,于是之间设有绿篱进行隔断,广场西侧为一品梅烟厂的正门口,也设有绿篱隔断,这两点在设计时进行植物搭配时可作重点考虑。
图 1一品梅广场与一品梅烟厂
2.3.2 交通现状
一品梅广场如今有两个入口,一个是位于南侧的解放西路,是一条开放式入口;另一侧则是位于东南侧清浦路边的次入口,此处的入口较小,无法消化大量的游人进入。而广场的北侧与西侧都为绿篱隔离空间,无出入口。
目前广场有主要交通问题的地方就是在南侧的入口处,由于广场没有设置专门的车辆停放的地方,游人大多会将车辆停放在广场南侧入口旁的人行道上,造成严重额交通拥堵情况。更严重的时候,非机动车道上也会停放有游人的电动车与自行车,交通十分混乱。
2.3.3 广场硬景现状
由于一品梅广场建成较早,并且其自建成以来并无较大的改造记录,只有时不时的铺装修补,致使其景观效果还保留着初建时的风貌。其场地整体都采用一种石材铺装,缺乏变化性;景观小品也只有西侧的铁质廊架与广场中间两个破旧的水池(图2、图3),并且廊架上面已经锈迹斑斑,爬满了各种攀缘植物,早已失去其观赏价值;而水池中也无当初的水景,只剩下一些污水以及无人处理的垃圾。除去这些,场地中只剩下后来放置的几个画报栏,这些新增元素也并没有对广场内部的景观状况有所改善,反而使得其景观效果显得更加不伦不类,缺乏其主题性。
目 录
1 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2
2.3.1 场地现状 2
2.3.2 交通现状 2
2.3.3 广场硬景现状 3
2.3.4 广场软景现状 3
2.3.5 服务设施分析 4
3 矛盾及解决方案 5
3.1 矛盾一及解决措施 5
3.2 矛盾二及解决措施 5
3.3 矛盾三及解决措施 5
3.4 矛盾四及解决措施 6
3.5 矛盾五及解决措施 6
3.6 矛盾六及解决措施 6
4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7
4.1 设计构思 7
4.2 设计依据 8
4.3 设计原则 8
5 具体设计 8
5.1 广场主入口空间 9
5.1.1 中式风格的花坛 9
5.1.2 简洁大方的铺装 9
5.2 中央景观空间 9
5.3 各组团空间 10
5.3.1 休闲区 10
5.3.2 散步区 11
5.3.3 广场入口区 11
6 规划设计分析 11
6.1 功能分析 11
6.2 交通分析 12
6.3 景观节点分析 12
7 种植设计 12
7.1 绿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思 12
7.2 植物选择 13
7.3 植物配置 13
8 小品及硬质景观设计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现如今,全球化的影响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景观风格已经不再属于某一个国家或区域了,各式各样的现代景观充斥在我们的视野中,如今的国人早已被现代建筑麻木了自己的审美。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我们开始想要建造自己的本土景观,于是便开始尝试用中国古典设计风格与现代材料和工艺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而市民广场作为“城市的窗口”,不仅仅展现着城市的文化,同时也是吸引游人目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新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手法运用在广场改造上面将成为一个很好的范例。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淮安地处于江苏省的中北部,江淮平原的东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典型气候为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兼具了南北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淮安市各地的年降水量平均在905mm至l006mm之间,降水分布的特征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降雨多集中在夏半年。由于“梅雨”季节的影响,淮安地区的降水年变化较大,并且年降水量最多时可达1700mm,而年降水量最少的时候只有500mm。
淮安市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平均风速在2.9m/s至3.6m/s之间。
2.2场地概况
基地位于淮安市解放西路边口,面积呈矩形。
一品梅广场紧邻淮安市一品梅卷烟厂,其东侧为清浦路,清浦路旁边就是淮安市第一中学,西侧为北京路,是城市主干道之一,整个广场相当于夹在北京路与清浦路这两条南北路之间。基地南侧即为解放西路,解放路为城市主干道之一,贯穿东西。解放西路南侧是居民区,此地拥有相当数量的居民。
2.3 现状分析
2.3.1 场地现状
一品梅广场的场地位置有些独特,紧邻广场的就是淮安市一品梅烟厂(图1),而一品梅广场的西侧以及北侧都是一品梅烟厂的地块,可以说广场是被一品梅烟厂西北包夹着的,场地内没有明显的地形高差变化。由于广场北部也是一品梅烟厂的办公大楼,与一品梅广场南北正对,于是之间设有绿篱进行隔断,广场西侧为一品梅烟厂的正门口,也设有绿篱隔断,这两点在设计时进行植物搭配时可作重点考虑。
图 1一品梅广场与一品梅烟厂
2.3.2 交通现状
一品梅广场如今有两个入口,一个是位于南侧的解放西路,是一条开放式入口;另一侧则是位于东南侧清浦路边的次入口,此处的入口较小,无法消化大量的游人进入。而广场的北侧与西侧都为绿篱隔离空间,无出入口。
目前广场有主要交通问题的地方就是在南侧的入口处,由于广场没有设置专门的车辆停放的地方,游人大多会将车辆停放在广场南侧入口旁的人行道上,造成严重额交通拥堵情况。更严重的时候,非机动车道上也会停放有游人的电动车与自行车,交通十分混乱。
2.3.3 广场硬景现状
由于一品梅广场建成较早,并且其自建成以来并无较大的改造记录,只有时不时的铺装修补,致使其景观效果还保留着初建时的风貌。其场地整体都采用一种石材铺装,缺乏变化性;景观小品也只有西侧的铁质廊架与广场中间两个破旧的水池(图2、图3),并且廊架上面已经锈迹斑斑,爬满了各种攀缘植物,早已失去其观赏价值;而水池中也无当初的水景,只剩下一些污水以及无人处理的垃圾。除去这些,场地中只剩下后来放置的几个画报栏,这些新增元素也并没有对广场内部的景观状况有所改善,反而使得其景观效果显得更加不伦不类,缺乏其主题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