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活空间扬中城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附件)

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通过对公园的改造设计对于体现城市文化、改善社会生活、促进经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本次扬中城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中,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对公园的道路、空间进行重新整合划分,利用各种景观设计手法,使城市公园功能多样化,丰富空间层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设计内容从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营造一个以“绿活空间”为主题的公园景观,创造一个绿色生态的、景观丰富的空间,赋予公园城市精神,营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开放的多功能互动交往空间。 关键词 生态,景观改造,交往空间目 录
1 引 言 1
2 场地背景及现状分析 1
2.1 场地背景 1
2.2 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2
2.3.1 公园交通现状 2
2.3.2 公园景观现状 2
2.3.3 公园植物现状 2
2.3.4 公共设施分析 2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
3.1 设计构思 3
3.2 设计依据 4
3.3 设计原则 4
3.3.1 景观性 4
3.3.2 文化性 4
3.3.3 场地适应性 4
4 具体设计 4
4.1 主入口广场 5
4.2 阶梯花园 5
4.3 儿童、老年活动区 5
4.4 文化漫步区 6
4.5 体育健身区 6
4.6 滨水休闲区 6
4.7 休闲娱乐区 6
5 规划设计分析 7
5.1 功能分析 7
5.2 交通分析 8
5.3 景观节点分析 8
5.4 灯光分析 8
6 种植设计 9
6.1 绿化构思 9
6.2 植物配置 9
6.3 植物选择 9
7 小品及硬质景观设计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 交通分析 8
5.3 景观节点分析 8
5.4 灯光分析 8
6 种植设计 9
6.1 绿化构思 9
6.2 植物配置 9
6.3 植物选择 9
7 小品及硬质景观设计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以游玩、休息、交往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包含一些娱乐设施以及服务设施,具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减灾防灾等作用的多功能绿化用地,是市政公共设施、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公园绿地某些方面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低以及城市的环境质量的好坏。公园绿地的规模有大有小,具备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促进人们生活的进步,有利于社会和谐,提升幸福感。
扬中城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目的在于丰富原有的景观,加入一些新颖的元素,使公园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融入特色文化使之具有辨识度,结合景观生态的知识,创造一个生态环保的、开放的、多功能的公共交往空间。
2 场地背景及现状分析
2.1 场地背景
扬中地处镇江东部的江心,黄金水道——长江的中下游,苏南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内,北面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南面与常州、镇江一衣带水,南桥接沪宁高速和京沪高铁,过泰州大桥北上可达京沪高速公路。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5小时车程,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只需1.5小时,距镇江港、泰州港分别为6公里和2公里,可与全球40几个国家136个港口通航。全市由太平洲、西沙岛、雷公咀、中心沙四个江岛组成,总面积为3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占228平方公里。岛内水域众多,水网交织,村落沿河流自然排列,是一个美丽的长江水乡。
因四面环江,所以扬中盛产刀鱼、鲥鱼、河豚等江鲜。每年会开展以“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岛”为主题的长江增殖放流活动,还举办了樱花节、风筝节,营造了“全民参与、融入自然”的浓厚氛围。扬中的城市精神是:"四千四万、众志成桥,自强不息、诚信博大"。
2.2 场地概况
城北公园位于扬中主干道环城北路旁,近似为一个长450米、宽190米的矩形,占地6.8公顷。东面和北面为酒店,西面和南面均为大片居住区。附近有学校、工厂等。人流量较大,是许多本地人户外休闲娱乐的选择地。公园有三个入口,分别为北主入口、西次入口和东次入口。主入口是一个圆形广场,西北方是一个带状湖,主干道沿着湖的走向,湖边设置亭子、清水平台等设施,公园中间有一个篮球场和网球场,东边是小路和绿地。
2.3 现状分析
2.3.1 公园交通现状
城北公园位于扬中交通干道环城北路旁,东、西、北面均靠着马路,视野开阔,交通便利。公园的三个入口都很开敞方便进入,没有太多的阶梯,不会造成老年人及残疾人士的不便。但是公园的内部道路不能很好地衔接各个景观节点,道路没有明确的分级,显得没有条理。有些很窄的道路仍有人骑车经过,路面的铺装很多被损坏。在改造设计中需要明确划分出主干道和次要道路,不同类型的道路应该具备不同的功能。
2.3.2 公园景观现状
由于公园建的较早,园里的许多景观已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首先,很多景观对于游客来说吸引力不够,小品建筑的形式比较老旧,不够新颖。其次,人与公园景观缺乏互动,现有的景观设施只能基本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没有针对年轻人的互动性的体验景观。各个景观比较散乱,连续性不强,没有太大的功能性。再次,场地缺少人性化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感受,例如老年人、残疾人的无障碍通道,儿童游乐区的安全设施等。最后,场地缺少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公园相比没有辨识度。
2.3.3 公园植物现状
在园林中,植物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的主旋律。城北公园的植物种类比较多,地被植物、灌木、小乔木、大乔木的横向种植比较合理,会根据地形、景观的变化而变换。但在竖向分布上有所欠缺,层次不明显,没有体现出错落有致的感觉。在行道树种的选取上,都是平时常见的种类,缺少新鲜感。没有营造出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多年生的花卉和水生植物运用得较少。公园的植物管理养护不到位。
2.3.4 公共设施分析
公共设施关系到使用者的基本需求,是景观中重要的功能性要素。园中的公厕卫生状况不太好,公厕的清理不够及时。公厕设置的位置不合理。垃圾箱、路灯、标志牌的设置基本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但标志牌的语言比较严肃死板,可以改为幽默生动的文字,使游客更容易接受。公共自行车存放点的自行车散乱放置,没有及时整理。公园的设施管理不够,需要加强。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1 设计构思
如今的城市公园在继承传统的城市公园布局形式及文化涵义的基础上,又显现出了许多适应现代生活发展所需要的新的态势。公园多功能的特性,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要,其多样的功能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的要求[1]。一个好的城市公园,第一要自然条件优越,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地形起伏多变,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直接的景观功能;第二,居民到园中玩耍休憩,与他人交往互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