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公园景观改造设计(附件)
一个优秀的公园环境,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位,为周边区域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城市公园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即会出现新型城市公园,也会产生物质老化的旧公园,这都是无法避免的,这些旧公园的整体品质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明需要。设施陈旧、布局杂乱、植物景观混乱、以及公园特色文化缺失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公园的社会意义,所以改造城市旧公园,使其紧跟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变得尤为重要。从本质上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的城市公园。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改造,地方性特色目 录
1 引 言 1
2 城市公园概述 1
2.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意义 1
2.2 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 1
3 改造城市旧公园的目的及意义 1
3.1 经济意义? 2
3.2 社会意义 2
3.3 生态意义 2
4 研究对象 2
4.1 场地概述 2
4.2 现状优势分析 2
4.2 现状劣势分析 3
4.3 地方特色文化 3
5 研究依据及原则 4
5.1 研究依据 4
5.2 研究原则 4
6 具体设计内容 6
6.1 道路细化 6
6.2 植物运用 6
6.3 视觉效果 6
6.4 广场设计 6
6.5 特色小品 7
6.6 夜景效果 7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通过探讨城市公园改造的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出城市旧公园的魅力,实现城市旧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以常熟市虞山公园为改造对象,分析其面临的共性问题及成因,从历史文化、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公园地形、建筑景观、园路景观等方面对该公园进行改造。
城市公园概述
2.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意义
城市公园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园改造的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出城市旧公园的魅力,实现城市旧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以常熟市虞山公园为改造对象,分析其面临的共性问题及成因,从历史文化、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公园地形、建筑景观、园路景观等方面对该公园进行改造。
城市公园概述
2.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意义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1]。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
2.2 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提出在城市兴建公园的伟大构思,他与沃克共同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先河。城市公园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其源头有两个:
一个是公众化的贵族私家园林,也就是当时所谓的公共花园,这使得公园仍带有花园的性质。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另一个源头则是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早在1643年,英国殖民者在波士顿购买了18.225Km2的土地为公共使用地,随后形成公园运动[2]。
改造城市旧公园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旧公园的整体品质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明需要。如何协调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与公园的传统景观风貌之间的平衡关系?充分挖掘城市公园的潜力,实现城市旧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改造是唯一的途径[3]。
3.1 经济意义
在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不断恶化的城市,功能设施齐全、景观优美、空间舒适的现代公园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城市公园,也起到了带动社会经济的作用,改造城市旧公园相比建造新公园更为可行。
3.2 社会意义
城市公园承担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大部分的旧公园出于老城区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通过对城市旧公园的改造,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形象。
3.3 生态意义
改造城市旧公园通过人为干扰手段,如间伐、移植、维护等,使之形成稳定的复层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是公园的生态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旧公园时间长,能够形成较为稳定度额植物群落,相比建造一个新公园,改造旧公园投入少、见效快,可操作性也更强[4]。
研究对象
4.1 场地概述
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该场地位于常熟市虞山镇,西傍虞山,东接北门大街,面向常熟市中心,地处繁华地带,改造占地约4万平方米,呈近半椭圆形。
虞山公园始于2004年,工程设计重点以山为主体塑造空间景观,开挖建造“映山湖”,弥补虞山“缺水”之不足,充分展现山、水、城一体的特色,重现了历史上虞山“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丽画卷。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
4.2 现状优势分析
4.1.1 成熟的周边环境
虞山公园处于城市中心繁华地带,存在时间也较长,周边的环境相对较为成熟,有着稳定的群众基础。
4.1.2 长势良好的成年树木
虞山公园的乔木,大多历史悠久,姿态挺拔,高大优美,有着稳定的生态群落。这些都是时间的沉淀。
4.1.3 场所的精神体验
虞山公园伴随我们这代人成长,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虞山公园的映山湖和九曲桥相信是很多90前常熟人儿时的记忆[5]。
4.1.4 优美的地形地貌
虞山公园有着优美的自然地形,不用大动土木修建就可改造为一个成熟的城市公园。
4.1.5 良好的教育意义
周围小学初中较多,在该场地中融入常熟特色文化元素,增加青少年知识面,也能增加了他们对常熟文化的认知感,加强凝聚力。
4.2 现状劣势分析
4.2.1 部分基础设施陈旧破败
由于历史较长,所以虞山公园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场地铺装、排水、卫生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6]。
4.2.2 局部植物退化,物种贫乏
虞山公园部分地区的下层地被、多年生植物出现了严重退化、物种单一、缺乏趣味等状况。公园配置缺乏层次,色彩变化不明显。林、灌、草分界不够突出,中下层及开花植物不明显。
4.2.3 道路规划不合理
随着城区人口的急剧增加,虞山公园现在的道路显得相对拥挤,也没有做到较好的人车分离[7]。
1 引 言 1
2 城市公园概述 1
2.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意义 1
2.2 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 1
3 改造城市旧公园的目的及意义 1
3.1 经济意义? 2
3.2 社会意义 2
3.3 生态意义 2
4 研究对象 2
4.1 场地概述 2
4.2 现状优势分析 2
4.2 现状劣势分析 3
4.3 地方特色文化 3
5 研究依据及原则 4
5.1 研究依据 4
5.2 研究原则 4
6 具体设计内容 6
6.1 道路细化 6
6.2 植物运用 6
6.3 视觉效果 6
6.4 广场设计 6
6.5 特色小品 7
6.6 夜景效果 7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通过探讨城市公园改造的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出城市旧公园的魅力,实现城市旧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以常熟市虞山公园为改造对象,分析其面临的共性问题及成因,从历史文化、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公园地形、建筑景观、园路景观等方面对该公园进行改造。
城市公园概述
2.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意义
城市公园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园改造的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出城市旧公园的魅力,实现城市旧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以常熟市虞山公园为改造对象,分析其面临的共性问题及成因,从历史文化、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公园地形、建筑景观、园路景观等方面对该公园进行改造。
城市公园概述
2.1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意义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1]。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
2.2 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提出在城市兴建公园的伟大构思,他与沃克共同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先河。城市公园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其源头有两个:
一个是公众化的贵族私家园林,也就是当时所谓的公共花园,这使得公园仍带有花园的性质。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另一个源头则是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早在1643年,英国殖民者在波士顿购买了18.225Km2的土地为公共使用地,随后形成公园运动[2]。
改造城市旧公园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旧公园的整体品质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明需要。如何协调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与公园的传统景观风貌之间的平衡关系?充分挖掘城市公园的潜力,实现城市旧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改造是唯一的途径[3]。
3.1 经济意义
在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不断恶化的城市,功能设施齐全、景观优美、空间舒适的现代公园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城市公园,也起到了带动社会经济的作用,改造城市旧公园相比建造新公园更为可行。
3.2 社会意义
城市公园承担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大部分的旧公园出于老城区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通过对城市旧公园的改造,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形象。
3.3 生态意义
改造城市旧公园通过人为干扰手段,如间伐、移植、维护等,使之形成稳定的复层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是公园的生态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旧公园时间长,能够形成较为稳定度额植物群落,相比建造一个新公园,改造旧公园投入少、见效快,可操作性也更强[4]。
研究对象
4.1 场地概述
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该场地位于常熟市虞山镇,西傍虞山,东接北门大街,面向常熟市中心,地处繁华地带,改造占地约4万平方米,呈近半椭圆形。
虞山公园始于2004年,工程设计重点以山为主体塑造空间景观,开挖建造“映山湖”,弥补虞山“缺水”之不足,充分展现山、水、城一体的特色,重现了历史上虞山“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丽画卷。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
4.2 现状优势分析
4.1.1 成熟的周边环境
虞山公园处于城市中心繁华地带,存在时间也较长,周边的环境相对较为成熟,有着稳定的群众基础。
4.1.2 长势良好的成年树木
虞山公园的乔木,大多历史悠久,姿态挺拔,高大优美,有着稳定的生态群落。这些都是时间的沉淀。
4.1.3 场所的精神体验
虞山公园伴随我们这代人成长,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虞山公园的映山湖和九曲桥相信是很多90前常熟人儿时的记忆[5]。
4.1.4 优美的地形地貌
虞山公园有着优美的自然地形,不用大动土木修建就可改造为一个成熟的城市公园。
4.1.5 良好的教育意义
周围小学初中较多,在该场地中融入常熟特色文化元素,增加青少年知识面,也能增加了他们对常熟文化的认知感,加强凝聚力。
4.2 现状劣势分析
4.2.1 部分基础设施陈旧破败
由于历史较长,所以虞山公园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场地铺装、排水、卫生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6]。
4.2.2 局部植物退化,物种贫乏
虞山公园部分地区的下层地被、多年生植物出现了严重退化、物种单一、缺乏趣味等状况。公园配置缺乏层次,色彩变化不明显。林、灌、草分界不够突出,中下层及开花植物不明显。
4.2.3 道路规划不合理
随着城区人口的急剧增加,虞山公园现在的道路显得相对拥挤,也没有做到较好的人车分离[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