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园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附件)

摘要:近十几年的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大大提升,各种住宅社区犹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出现 ,国民经济逐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居住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居民已从解决最低的住宿需求发展到强调住宅平面布局与内部功能分区,从注重社区内部居住环境发展到关注社区外部的周边环境[1]。这反映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品位的提高。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文献中,总结出了当代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几类方法与原则,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关键字:住宅区;居住理念;规划设计Residenti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DesignStudent majoring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ian YanTutor: Zheng HuaAbstract: The rapid?development of nearly ten years?of national economy,?making the?city?process greatly enhanced,?the emergence of various?residential communities?like?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With the?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gradually raising of the living standards of?residents,?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in peoples?living philosophy.?The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have changed from?the lowest?to?solve the?accommodation?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residential?layout and?emphasizes the?internal?function division,?from focusing on internal community?living environment?development to focus?outs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de the community?surrounding environment.?This reflects the?residents?quality of life?and the spirit ofcultural quality’s improvement.?Based on reading?a lot of literature?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design,?summed up?several kinds of?methods?and principles of?planning and?design of modern residential?district,?and?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suggestions of my own.经济日益发展,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也飞速发展。过去,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经济型与舒适性,由于生活条件的好转与优化,大家开始更多的关注居住区的外观、功能与设计,即美观性、功能性与实用性[2]。而由于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人们往往希望在居住区内同样的享受到生态公园带来的舒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居住区带来的生态效益。居住理念的变化,也催生了行业的变革,建筑行业也因此蓬勃发展。综上,成功的居住区规划应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现代居住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现代居住文明的内涵,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新型社区。面对城市发展中日益增多的中高档住宅区,其景观设计也备受社会关注。好的景观效果不仅美观,也能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1 综述1.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是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3]。 1.2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2.1 国内现状1.2.1.1居住区规划缺乏人性化?人的一生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内度过,上下学,上下班,购物,游憩等日常行为活动都与居住区的环境密不可分,好的住区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提高工作的学习效率,增进居住区内邻里关系的融洽,因而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居民对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这就要求设计者从居民行为需要出发按照其行为轨迹掌握居民的日常生活规律来设计居住区内的空间环境。然而当今居住区设计普遍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美学上,只重视空间的形式和规模,没有给人们提供充足的闲暇时所需求的交往、展示、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轻视景观质量,没有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缺少人情味[4]。?1.2.1.2规划设计只注重局部生态表象,而忽视生态系统合理性?现在许多开发商为了适应市场的短期需求,一味追求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以景观代生态,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下了一番苦心,在没有对居住区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不考虑居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实际,便在居住区内建绿地,造水景,以此赢得购房者青睐,并以生态居住区的铭牌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样不仅会增加投入,误导消费,而且会给今后的物业管理、居住者的长期消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5]。?1.2.1.3居住区智能化混乱?智能化居住区是指配备有智能化系统的居住区,达到建筑结构与智能化有机结合,并能通过高效的管理与服务,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居住环境。智能化系统是由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组成。我国从2000年一些楼盘开始运用智能化系统,然后等到居住区建成后,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所需的运行费用则很少考虑,存在着盲目建设。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也很不熟悉,所设计的建筑结构的灵活性、适应性欠佳,对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空间、管线、路由等考虑不周。1.2.2 存在的问题虽然如今的居住区设计日新月异,但不可避免,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1.2.2.1 设计雷同、缺乏个性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投资或者互联网等多种管道进入中国,为人们获取国内外景观设计的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提供了方便。一味的把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照搬过来,盲目崇洋媚外,失去了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6]。在对居住区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可适当借鉴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但在借鉴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避免千篇一律。1.2.2.2 绿化数量稀少、规模小住宅社区大多注重为业主提供一个相对宽阔的而不是美观的环境;居住区个性化的体现,更多的应该户外公共活动空间,体现的方式如同绿地设计一样,应表现在文化内涵上,而不是材料的高档与否。比如样式过于简单化、单一化,数量过于稀少,既减少了视觉上的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态价值。在设计与规划中应重视绿化的种植与养护,好的绿化效果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同时也为整个居住区带来勃勃生机[7]。1.2.2.3 道路随意化如今居住区道路的设计,常常会因为单纯的追求视觉美感而表现出随意性,这种道路自由化不仅会导致居住区内交通不便,还会因为居住区之间的交通缺乏统一性而导致城市大范围的交通不畅,缺乏人性化,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交通的规划,应注重因地制宜,不求过于繁琐,只求简约而严谨。1.2.2.4 配套商业化如今不少的居住区并不单纯的以提供居住为主要目的,更是以提供商业来作为其收回成本和盈利的手段。因而导致此类公益性设施务、金融、行政、娱乐、教育、卫生、交通、通讯、高科技商业化,无形中给业主加重了负担,同时也容易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影响资源分配[8]。1. 3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3.1 生态原则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城市的生态环保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居民对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的设计要在生态性的原则下进行,保证良好的居住环境。?1.3.2 经济原则在目前的情况下,居民住宅可以算作最为昂贵的商品一类,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的同时,一定要坚持节能、节地、省材的原则,保证资源的可持续运用。?1.3.3 整体原则整体性是规划设计的灵魂,居住区的独特之处主要通过其整体性体现出来,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整体性放在重要地位。?1.3.4 地方性原则居住区要体现每个地区的生活特色,因此生活区的规划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性等元素进行设计,保证居住区能够体现地区的特色[9]。?1.3.5 灵活性原则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留有余地和弹性,保证设计的灵活性[10]。1.4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以合肥安居苑为例1.4.1案例概述安居苑社区位于市区西部,长江西路南,规划的青阳路西、贵池路北、陈村路东,总用地17.37公顷。1.4.2 总体布局以社区内人流活动作为布局构思的核心。根据基地位置、环境条件和交通分析,在社区内构筑了一条自西南向东北贯穿的步行绿化轴线。轴线两侧分别布置两条相互联系的社区主要车行道路,使之与社区居民往市中心去的主要出行方向相吻合一致。步行绿化轴又是社区公共生活轴和体现社区面貌的景观轴,社区主入口、公共中心、中心花园、小学、幼托等均串联在这条轴线上。沿着该轴线步行,广场、绿化、水池、花坛、雕塑和丰富多姿的建筑群体空间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图一、总平面图1.4.3 结构分析社区由主要道路划分为六个独立组团,围绕社区中心绿地布局。从中心绿地放射布置绿化步道,联系各住宅组团的组团绿地,布局合理,结构清晰,联系便捷。社区总体布局力求构筑一个完整的空间层次体系,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户外活动要求。图二、结构分析图1.4.4 空间领域社区步行绿化轴、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主要道路为公共空间;组团绿地、组团级道路为半公共空间;住宅庭园和宅间道路为半私密空间;住宅内部为私密空间。各个层次的空间通过绿化步行路和各级道路联系过渡,层次分明、有机渗透。1.4.5 道路布局与交通组织社区主要道路红线宽14米,车行道宽7米,单侧设2米人行道,两侧各有2.5米宽的绿化带。组团级道路呈半环形和尽端“T” 形布置。路面宽5米,两侧各有2.5米以上宽的绿化带。宅间小路与庭院融为一体,提高庭院的使用效率,打破单调感,路宽一般2-3米。社区道路布置符合“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的布置原则。静态交通——各组团均在一幢住宅底层设半地下自行车库,由专人管理。在适当位置布置地面机动车停车场地,可停放10辆左右小汽车。图三、交通分析图1.4.6 绿地系统与环境景观社区绿地由中心花园、组团绿地和宅旁庭院三级不同规模、形态的绿地通过放射布置、连续宽敞的步行绿带连接成有机的系统,使整个居住环境处于优美的绿化之中。 中心花园由自由布置的草坪、步行道、各种游憩场地、造型生动的建筑小品和水池、花坛等构成,花园和主要步行林荫绿带连通,四周向心布置纵向退台的住宅和弧形布置的点状住宅。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绿化环境和空间景观。 组团绿地各具特色,布置老人休息、健身、儿童游戏场地。公共绿地人均2.6㎡ 。绿地率达53%。  图四、绿地分析图2 设计说明2.1项目概况2.1.1区位现状玫瑰园居住区位于江苏省县级市沭阳县内,项目四周:项目地块位于临安东路(22M宽)、台州南路(54M宽)和永康路(30M宽)之间,地块西侧紧邻商业建筑,形状完整,地形较为平坦,交通系统较为完整,附近交通也比较发达,居民出行便利。2.1.2城市概况沭阳,简称沭,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沿海经济区交叉辐射地带,是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沭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花木之乡、全国绿色小康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先进县。2.1.3、气候与土壤资源沭阳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沭阳县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非金属矿9种,能源矿1种,其中蓝晶石、水晶、磷、云母矿以及黄砂、陶土等都具有较高开采价值。2.2项目设计依据《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基地地形图2.3项目设计原则通过中心三大主要景观节点之间的串联,结合绿化种植设计,在开敞空间的周边连接少数的半开敞小空间,既加深了景观效果,也为居民平日的休憩娱乐提供多项场地选择。2.3.1生态性原则居住区内设置丰富的植物景观,在形成美观效果的同时,也可净化尘埃。将植物与小品设施相结合,不仅能提供居民以便利,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居民的身和心都起着无形的良好作用,这也是生态化原则的最好贯彻。2.3.2人性化原则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的需求为依归。小品的设计与置放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应符合人体功能学,道路的设置既要流畅、符合美学,也应尽可能的避免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人性化原则的受益对象涵盖各年龄阶段的居民,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不同的合理需求,也应尽量的满足。2.3.3经济性原则 用相对较低廉的材料,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配合视觉错觉,形成更加新颖的景观效果。同时,中心广场中央的旱喷可循环利用天然的雨水资源,在满足生态性原则的需求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支出。2.4总体构思和布局分析2.4.1设计总体构思由于沭阳是著名的生态城市,故在设计的同时主要着重在生态方面。设计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两条主轴线合为一个“人”字,点明了主旨。园内的小品设施以及植物的配置皆能反映出生态与人类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2.4.2布局分析由两个社区入口延伸的轴线相交,形成了最主要的三个景观节点,在两条轴线的其他地方还穿插了次要的节点,既能相互呼应,也丰富了景观层次,带动了人群的流动。2.5设计内容分析2.5.1景观功能分析通过了解居民的不同需求,加上对地形及周边环境的考量,将该地块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景观区、商业活动区、休闲娱乐区、中心景观区和宅间绿地区。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侧重,可满足不同的需要。生态景观区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也是生态性原则和人性化原则的结合;商业活动区负责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休闲娱乐区是居民娱乐活动的场所,为整个居住区增添趣味性;中心景观区位于两条轴线的交汇处,主要有三个广场构成,且这三个广场各有各的特色和功能;宅间绿地区为住宅之间的缓冲,也为入户道路增添了趣味和景观效果。2.5.2交通分析地块设有三条主干道,包括中心外围的车辆环形路线和连接两个出入口的硬质道路,主干道互相连接,并将各节点互相串联,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次干道则主要负责联接住宅与主干道,同时另设有游园小路,提供休闲趣味,增加道路形式。2.5.3竖向分析项目地块总体上较为平坦,未有较大的高差,且采用层层渐进的方式,中心广场标高最大,后向四方层层递减,高差不大,坡度较缓,方便各类人同行。2.5.4植物设计分析根据中国植被区域划分界限,沭阳县处于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常绿乔木可使用的种类不少,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的使用种类也相对较可观。沭阳全境气候比较温和,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也比较充沛,对于广场植被的使用,为了满足居民夏日遮阳和冬日暖阳的需求,在乔木方面多使用落叶乔木,由于冬季乔木落叶,为确保景观效果,可在乔木下方多设常绿灌木。在植物选用方面,一方面要在合适的地方种植合适的树种,可多种植常规树种,避免出现植物水土不服、后期养护繁琐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多注重植物的观赏效果,在适当的地点种植一些观赏性强的树种,例如观花性树种和彩叶树种,以此来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居民区内人流较多,所以不可过多的使用带刺的或易使人过敏的植物。2.6方案细部设计2.6.1入口景观居住区内有两个主要入口,分别为北入口和东入口,其中北入口为行人入口,东入口为主入口,可提供行人与车辆一同进入。北入口的景观区由入口广场、水景通道和草坪雕塑广场组成。水景通道中部设水池。草坪雕塑广场中心设有艺术雕塑,铺装将行人通道与广场分隔开来,避免造成交通不流畅;东入口则设有道路两侧花坛景观和树木景观,兼有景观灯柱作为装饰。2.6.2彩叶大道彩叶大道将入口景观与中心广场相连接,道路两侧的彩叶树种为特色景观节点,道路中央设有三个水池,水池中间设有花坛,形成“水中花”的效果,避免水面单调,同时也可与两侧的彩叶树种相呼应2.6.3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主要特色为中央的旱喷,通过铺装变化增加观赏性,周边与绿地相连接,确保绿地与硬质景观相互结合。广场中设有特色花型镂空景墙,既能增加景观效果,也呼应玫瑰园玫瑰的花朵含义。2.6.4休闲广场休闲广场位于中心广场西部,由健身区域、两边树阵广场以及对称的休憩景观亭组成,健身区与树阵广场通过绿化隔离带隔离,营造安静的环境,避免嘈杂,影响广场中休憩的居民。树阵广场通过两条游步道通往休憩景观亭,周边植物景观层次丰富,观赏价值较高。2.6.5特色铺装广场特色铺装广场位于中心广场东部,连接中心广场与东部入口,最大的特色为其铺装,通过不同颜色和材料拼接成为一个花朵的形状,与玫瑰园的名字相呼应。2.7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用地面积(㎡)占地比例(%)建筑用地 18687 23.3道路及铺装用地 27773 34.7绿地 33172 41.4水体 425 0.6总计 80057 100结语:随着当代环境的日益恶化,居住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提供人们居住的场所了,更是缓解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危机的有力帮手,建设生态型居住区已刻不容缓。居住区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11]。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12]。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社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3]。致谢参考文献:[1] 欧祥、欧吉. 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 住宅科技, 2003年, 第3期3, 12[2] 李向北、魏莹. 论住宅社区环境中的场所精神[J].重庆建筑, 2004年,S1期[3]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第二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4] 贾建中.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5] 吕正华,马青. 街道环境景观设计. 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0[6] 陈勇,陈斌,邱晓光,王清溪.“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初探.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2001, 第3期[7] 朱家瑾. 居住区规划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9[8] 中国2l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着. 发展的基础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0[9] 陈桦. 浅谈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 建筑学研究前沿 2012.12[10] J. Bamett. Design of Cities. Thomas and Hudson, 1974[11] Jacobs Jane.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Jonmhan Cape London, 1962:32[12] 王新华. 居住区规划方法浅析,合肥规划论坛 2008年第一期[13] 王鑫. 结合规划设计浅谈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中国科技博览 2009(15)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学院园艺学院园林姓名田燕 论文题目江苏省沭阳县玫瑰园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对待毕业实习的态度及实习期间遵守纪律情况优良(15—11分)一般(10—6分)较差(5—0)二、观察、收集、整理、查阅资料及运用数据的水平优良(30—21分)一般(20—11分)较差(10—0分)三、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优良(20—16分)一般(15—11分)较差(10—0分)四、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优良(15—11分)一般(10—6分)较差(5—0分)五、毕业论文(设计)总体评价优良(20—16分)一般(15—6分)较差(5—0分)评定意见、成绩及能否提交答辩: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阅表学院园艺学院园林姓名田燕论文题目江苏省沭阳县玫瑰园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论文选题的价值与合理性优秀(15—11分)一般(10—6分)较差(5—0)二、论文的难度、工作量大小和创新性优秀(30—21分)一般(20—11分)较差(10—0分)三、数据资料分析、归纳、概括及运算的能力优秀(20—16分)一般(15—11分)较差(10—0分)四、文字表达水平、文章的逻辑性优秀(15—11分)一般(10—6分)较差(5—0分)五、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优秀(20—16分)一般(15—6分)较差(5—0分)评阅意见、成绩及能否提交答辩: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综合评分表(由答辩小组填写)学院园艺学院园林姓名田燕论文题目江苏省沭阳县玫瑰园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内容的科学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优秀(30—21分)一般(20—11分)较差(10—0)二、论文写作水平及知识面掌握程度优秀(30—21分)一般(20—11分)较差(10—0分)三、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优秀(40—31分)一般(30—11分)较差(10—0分)论文答辩成绩: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评定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填写)开题报告成绩10%中期检查成绩10%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成绩30%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20%综合评定成绩100%注:综合评定成绩等级: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答辩委员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1
引言 1
1 综述 1
1.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2
1.2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2.1国内现状 2
1.2.2存在的问题 2
1.3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
1.3.1 生态原则 3
1.3.2 经济原则 3
1.3.3 整体原则 3
1.3.4 地方性原则 3
1.3.5 灵活性原则 3
1.4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以合肥安居苑为例 3
1.4.1案例概述 4
1.4.2总体布局 4
1.4.3结构分析 4
1.4.4空间领域 5
1.4.5道路布局与交通组织 5
1.4.6 绿地系统与环境景观 6
2 设计说明 7
2.1项目概况 7
2.1.1区位现状 7
2.1.2城市概况 7
2.1.3气候与土壤资源 7
2.2项目设计依据 8
2.3项目设计原则 8
2.3.1生态性原则 8
2.3.2人性化原则 8
2.3.3经济性原则 8
2.4总体构思和布局分析 8
2.4.1设计总体构思 8
2.4.2布局分析 8
2.5设计内容分析 8
2.5.1景观功能分析 8
2.5.2交通分析 9
2.5.3竖向分析 9
2.5.4植物设计分析 9
2.6方案细部设计 9
2.6.1入口景观 9
2.6.2彩叶大道 9
2.6.3中心广场 9
2.6.4休闲广场 9
2.6.5特色铺装广场 9
2.7经济技术指标10
结语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图
图1区位分析图1
图2现状分析图2
图3总平面图3
图4鸟瞰图4
图5景观分析图5
图6功能分析图6
图7交通分析图7
图8竖向分析图8
图9种植分析图9
图10生态广场节点 10
图11 生态广场节点效果图11
图12 休闲广场节点12
图13 休闲广场效果图13
图14 中心广场节点14
图15 中心广场节点效果图15
图16 小品(一):花坛座椅16
图17 小品(二):景墙17
图18 小品(三):欧式小亭18
图19 效果图(一)19
图20 效果图(二)20
江苏省沭阳县玫瑰园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引言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01.html

好棒文